进了河东,诚惶诚恐。 河津,是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的第十二站,也是进入运城的第一站。
11月21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来到了河津高禖庙。 庙宇中悬挂着一副楹联,“万脉同源,五千年华夏文明崇圣地;千枝一体,亿万代炎黄根祖仰高禖”,是对河津根祖文化的高度概括。
在河津,处处散落着古中国文化的遗迹,一代代名流留下众多故事,但如果没有人传播,后人如何知晓?时下,河津就有这么一批年轻人,组建了吾人问津文化宣讲协会,他们扛起了传播河津文化的大旗,讲起了河津故事。 吾人问津的创办人任琦出生于1985年,都说三十而立,任琦真正立志的那一天,河津固镇窑获得了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黄河河津段 黄河河津段为秦晋自然界河,北由乡宁县入境,经市境西缘向南流入万荣县境内,在万荣庙前村上首度与汾河汇流。流程约30公里,流域面积307.5平方公里。
师家滩,这个黄河边只有500多口人的小村庄里,据说住的都是晋国音乐家师旷的后人。 村子不大,好东西不少:禹王庙、清长城点将台、师家大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乡宁,很多人待客都会端上一盘名为乡宁小炒的菜,虽说是一道菜,但热菜却与汤结合,人们既可以吃到菜,也可以喝到汤,汤汤水水之间,既有菜的鲜美,也有热汤的温暖,尤其是在冬日里,感到非常可口和满足。乡宁流行水席,而乡宁小炒是水席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佳肴。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走到乡宁,已经走过了10个县,其中多数是农业县。这些县里面会有一些农业园区,用来搞观光农业,农家乐饭店、蔬果采摘和休闲,这三样内容必不可少,但主要也就是这三样内容,不好用千篇一律来形容,起码是比较单调重复。
“未来,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打造五彩黄河滩,让这里成为民生幸福之地、养生静心之地、修身乐活之地……”依托黄河十里大峡谷,乡宁县枣岭乡针对沿黄线路做出了未来的旅游战略规划。今后的黄河会更加具有魅力,不仅能讲述昔日的故事和荣光,更能营造全新的旅游业态,以博大的胸怀欢迎八方游客,尽赏母亲河的岁月静好。
乡宁县委书记樊洪平的邀请函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南端、临汾西隅,国土面积202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5镇5乡)、175个行政村,24万人。 乡宁文脉厚重,风景秀丽。
因为我们的到来,奔腾呼啸、烟雨蒙蒙的壶口突然热闹起来。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本来是奔着壶口彩虹来的,结果天公不作美,阴沉着,大风吹得河水烟一般飞散在空中,飘落在人的身上,冰湿一片,每个站在壶口的人都哆嗦着。
到吉县第一顿饭,服务员端上来一盘大白馒头,看着就诱人,旁边顺手摆了一碗像西红柿酱一样的东西。采访团里除运城人、临汾人知道这东西叫面辣子,其余几人皆不熟悉。
5A级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 每年,国家旅游局都会把5A级景区向全世界推广,有了5A级景区这块金字招牌,就意味着能迎来更多的游客,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所以许多景区一门心思“创5A”。
吉县因壶口瀑布而名扬四海,奔腾汹涌的黄河,带给了吉县的乡镇和村庄很多变化。新农村,焕发新动力,在全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之时,这些村落竭力展示着自己的风采,缔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吉县县委书记郝忠祥的邀请函 吉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黄河中游东岸,总面积1777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东西沟通晋陕,南北纵深吕梁,209、309国道交叉相会,青兰高速、吉河高速和即将建设的隰吉高速贯穿全境,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
入冬的大山失去了繁枝茂叶的包裹,裸露着肌理。残塬沟壑上稀疏而干枯的灌木、荆棘与山融为一色,远看土黄色、褐色、红褐色深浅相间,一片苍凉。
从偏关出发,走过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再到大宁,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已经走了9个县。除了河曲、保德、柳林,它们都在山西10个深度贫困县之列。
对大宁的美食探访并不太容易,着实不好找到一个食物,当一说出它时,人们便会说这是大宁特产。我最终决定以炒棋子为代表来说说大宁的特产。
这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食物,让人觉得好奇的是它叫“碨”。碨,一种加工面粉的工具,如今的词典解释这个字:方言,石磨。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走到石楼是第七站。一路行来,石楼县发展旅游的殷切之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黄河从石楼县曹家垣乡许家山村入境,自石楼县西山乡后北头村出境,流经石楼县共59公里,历4个乡镇15个村。 全县有屈产河、义牒河、坪泉河、和合河、小蒜河、韩家山河六条支流,由东向西注入黄河。
临县副县长、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张犬照说,临县的旅游就是碛口的旅游。 临县并非没有其他旅游资源。
10月23日,9时 李家山村 利用生态资源,打造写生基地 1989年,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临县,位于晋陕黄河峡谷中部、吕梁山西侧。西汉置临水县,因境内湫水河(旧称陵水)得名。
10月22日,14时30分 碛口古镇 李世喜:碛口景区的001号讲解员 千里走黄河采访第五站——碛口古镇,已是名声在外。尽管不是节假日,来古镇旅游的旅行团依然天天都有。
10月14日10时 旧县古村 这里是元曲大家白朴的故乡 上午8点多出发,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一行沿249省道一路南行,在重型货车的夹缝中穿梭。采访团的目标是河曲旧县古村,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传统保护村落,距县城40多公里。
黄河河曲段简介 黄河从河曲坪头村入境到窨子村出境,全长76公里,最宽阔处大约1500米以上,最狭窄处340米。有较大的弯6处,卡口2处,总落差53.1米。
金戈铁马声犹在,大河边城扑面来。偏关,偏头关,从地图上看,东高西低,以河为界,就像一个人偏着头看你。
“南堡子的莜面,天峰坪的糕,中大街的碗托香塌脑,教儿埝的羊肉,关河口的虾,老牛湾的黄河鱼人人夸,寺沟的糜米,禹门福的醋,保健美容又养肚,田峰的香米,水泉的杏,刘三的烧肠子有嚼劲儿。”每个地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美食图鉴,这是偏关县流传的美食顺口溜,我们可以据此寻访地方风味。
黄河偏心,长城偏爱。偏关因黄河而缠绵,因长城而雄健。
10月12日 9时30分 寺沟村 寺沟村古寺清幽黄河与长城并行 偏关当地的很多文化学者都提到了位于寺沟村的护宁寺。一座寺庙与黄河的联系究竟在哪里?它们中间又有哪些故事呢? 带着心中的疑问,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一行顺着沿黄公路来到寺沟村。
10月10日 13时30分 乾坤湾 乾坤湾里藏着老牛湾的来历 今年的秋天来得比往年早一些,气温也略低于往年。深秋的天湛蓝空旷,与天衔接的黄土高原已经换上褐色的外衣,与土黄色更加接近,边塞的苍茫辽阔在秋日更加壮阔。
站在偏关老牛湾古堡内的石窑洞顶上,从高处看黄河从内蒙古境内骤然拐了一道大弯,流进山西省偏关县境内,这里便是黄河入晋的第一县,三晋黄河第一湾。 老牛湾风光无限 不仅可以拍照还能发展冰雪运动 4亿多年前泥盆纪形成的石灰岩山体被黄河深切出一条河谷,两岸壁立万仞,大河奔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