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委书记加天山的邀请函 永和,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是连结秦晋的重要枢纽。全县国土面积121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辖2镇5乡、79个行政村、309个自然村。
兴县,它的红色代码叫晋绥。进入兴县,满目的“晋绥”扑面而来。
说起兴县代表性的地方味道,首推应该是冒汤。深秋吃一碗热乎乎的冒汤,浑身都透着熨帖。
兴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儿是晋绥边区(解放区)首府所在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西北行政公署、一二〇师和晋西北军区司令部等重要机关驻地。 甄家沟、明通沟等战斗发生地,留下珍贵的中国革命史料和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
10月19日11时40分罗峪口古渡口 听老船工讲行船的故事 罗峪口古渡口位于罗峪口镇,西岸是陡峭的悬崖乱石,东岸是缓坡塌地。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晋陕商贾往来的重要渡口和货运码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红军通往延安的重要渡口之一。
兴县,地处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的中游腹地,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市北端,东接岢岚、岚县,南邻临县、方山,北依保德,西与陕西省神木县隔黄河相望。全县辖7镇10乡376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国土面积3168平方公里,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县。
糖醋鲤鱼是山西的一道名菜,其中这鲤鱼便是黄河鲤鱼。不过黄河几千里长,捞上来的鱼都应该算是黄河鲤鱼吧,然而保德的黄河鲤鱼比起别的地方的,还是有区别的,至少在名头上先有不同,保德最为有名的黄河鲤鱼叫“石花鲤鱼”,产于天桥峡河段,是黄河鲤鱼中的极品,曾是清代贡品。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的走口外,女的挖苦菜。
10月16日16时30分 冯家川村西口古渡 杨仲清 一首《圪梁梁》一唱四十年 在保德的冯家川村,同样也有一个西口古渡,也是旧时黄河岸边颇负盛名的水路码头,保德人同样是从这里离乡走西口。昔日,他们肩负着养家糊口的使命,背着闯荡的家伙什,背井离乡,口中唱响的则是凄婉动人的家乡民歌。
黄河由河曲县流来,从天桥村入保德县境内,南至冯家川出境,流向兴县。 保德境内黄河段全长63公里,为“V”形河谷。
黄河在这里比了个剪刀手。长达63公里的大河,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在钓鱼台处一折,一个大大的V字映在了大地上。
保德,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东与岢岚县为邻,南与兴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府谷县相望,北与河曲县接壤。全县辖4镇9乡331个行政村,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总人口16.52万,其中农业人口13.62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山西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在河曲除了酸粥,还有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物产,那就是海红果。无奈时间紧,没能在黄河岸边探访到生长于干旱地区的海红果树。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哀怨婉转的二人台曲调一响起,那泪涟涟的送行场景,难舍难分的留恋,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舍直抵人心,不由得潸然泪下。 二人台《走西口》无疑是河曲二人台代表曲目中最为经典的片段,其艺术魅力无省界、无国界。
黄河在这儿拐了一个大弯。 这是大河进入山西后,第一个以它命名的县——河曲。
黄河之水天上来。 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一路蜿蜒而来的黄河,在穿越河套平原后,掉头向南,在黄土高原千万年冲刷出一条深深的峡谷,自古以来,就是山陕两省天然分界,称晋陕大峡谷。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山西境内的黄河,是九曲黄河最为壮观、最富传奇的一段。10月10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在黄河入晋第一县偏关县正式启动。
噫!好一条大河,从雪山而来,穿戈壁,出草原,浩浩汤汤,一往无前,冲进晋陕峡谷,十五万平方公里的三晋大地,因之而美,因之而兴! 来吧,这儿风光绝美。 可听涛声——老牛湾关河相伴,娘娘滩水抱孤洲,天桥峡四桥飞渡,石楼湾河道浑圆,乾坤湾龙舞蛇行,碛口上礁险浪急,壶口瀑声震九天,吴王渡浩漫无垠,风陵渡大河东流,天鹅湖俊鸟轻盈。
粉浆饭,初从《夏县县志》看到这一风味,还是小小地惊诧了一下,没想到这里也有粉浆饭!粉浆饭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吃这种食物的地方,目前我只听说过三处,其一是夏县,其二是汾阳市,还有一处是河南的安阳县。 先说说这种粉浆饭到底是个啥吧。
夏县祁家河段的黄河,风光绝美。 登上双山,远望中条山群峰,充塞于天地间,层峦叠嶂,肆意地铺开去,立刻直观地感受到中条山为何被称为“三晋门户、中原屏障”。
黄河在这里比了个剪刀手。长达63公里的大河,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在钓鱼台处一折,一个大大的V字映在了大地上。
保德,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东与岢岚县为邻,南与兴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府谷县相望,北与河曲县接壤。全县辖4镇9乡331个行政村,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总人口16.52万,其中农业人口13.62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山西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在河曲除了酸粥,还有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物产,那就是海红果。无奈时间紧,没能在黄河岸边探访到生长于干旱地区的海红果树。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哀怨婉转的二人台曲调一响起,那泪涟涟的送行场景,难舍难分的留恋,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舍直抵人心,不由得潸然泪下。 二人台《走西口》无疑是河曲二人台代表曲目中最为经典的片段,其艺术魅力无省界、无国界。
黄河在这儿拐了一个大弯。 这是大河进入山西后,第一个以它命名的县——河曲。
黄河之水天上来。 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一路蜿蜒而来的黄河,在穿越河套平原后,掉头向南,在黄土高原千万年冲刷出一条深深的峡谷,自古以来,就是山陕两省天然分界,称晋陕大峡谷。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山西境内的黄河,是九曲黄河最为壮观、最富传奇的一段。10月10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在黄河入晋第一县偏关县正式启动。
噫!好一条大河,从雪山而来,穿戈壁,出草原,浩浩汤汤,一往无前,冲进晋陕峡谷,十五万平方公里的三晋大地,因之而美,因之而兴! 来吧,这儿风光绝美。 可听涛声——老牛湾关河相伴,娘娘滩水抱孤洲,天桥峡四桥飞渡,石楼湾河道浑圆,乾坤湾龙舞蛇行,碛口上礁险浪急,壶口瀑声震九天,吴王渡浩漫无垠,风陵渡大河东流,天鹅湖俊鸟轻盈。
粉浆饭,初从《夏县县志》看到这一风味,还是小小地惊诧了一下,没想到这里也有粉浆饭!粉浆饭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吃这种食物的地方,目前我只听说过三处,其一是夏县,其二是汾阳市,还有一处是河南的安阳县。 先说说这种粉浆饭到底是个啥吧。
夏县祁家河段的黄河,风光绝美。 登上双山,远望中条山群峰,充塞于天地间,层峦叠嶂,肆意地铺开去,立刻直观地感受到中条山为何被称为“三晋门户、中原屏障”。
别的地方说历史悠久,千年以前、两千年以前,就算了不得了。夏县说自己历史悠久,那是真的悠久。
夏县县委书记张宏志、县长樊双全的邀请函 夏县,古称安邑,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享有“华夏第一都”的美誉。县域面积1352平方公里,地形概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现辖6镇5乡257个行政村36万人。
未到平陆,同事们便说要吃油泼面,要吃张店羊汤。絮叨着到了平陆,赶紧先咥一碗油泼面。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这次大型采访活动,对采访团每个成员来说,都是一次对山西历史文化、山西文旅发展深入了解、深入学习的旅程,总有新得,总有惊喜。在平陆,至少对于我,又获得一个新知识——周仓,关羽关二爷的贴身护卫,无论关羽是在人间为将为帅,还是上天为神为圣,跟随在身边的,永远都有扛刀的周仓。
12月8日12:00 西祁村的周仓文化园即将迎客 前几日一场飞雪之后,气温骤降不少。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8日正午时分来到了平陆县部官乡西祁村。
黄河平陆段 平陆县水域面积共79235.2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5%。其中,河流面积13987亩,黄河三门峡水库库区面积59925.4亩。
芮城人推荐他们的地方特色美食——泡泡油糕、卤肉、麻片糖、芝麻糖。 初听也没有十分惊艳的地方,这些吃食基本上很多地方都有。
12月3日到6日,在芮城走访的4天里,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在这里总能巧妙结合起来,创造历史,也改变生活。 远古时,西侯度人用火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风后发明指南车助黄帝统一中原,大禹治水让人民生活安定。
芮城黄河段 黄河从晋陕大峡谷汹涌奔腾而来,在晋、秦、豫交界处拐弯掉头向东流入芮城,一改其桀骜不驯的倔强而变得平缓温顺。黄河在芮城境内河道80.3公里,来了个90度大转弯,与渭河、洛河交汇,开始自西往东流,也宛如巨大的肘弯将芮城揽入环抱。
说到永济的美食,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永济的牛肉水饺,曾经的地位堪比沙县小吃,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其招牌,让永济牛肉饺子一度名声在外。不过,既然是寻访美食,那就说点不常见的,当地却甚为常见的独特滋味。
到永济,鹳雀楼和普救寺非去不可。 2002年,消失近800年的鹳雀楼重新亮相,海内外为之雀跃——谁不想去看看从小就背诵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那座楼呢?普救寺名气也大得很,从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开始,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让普救寺成为无数青年男女向往的爱情圣地。
永济市委书记徐志英的邀请函 永济地处晋陕豫三省交会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祖国版图之腹地。全市国土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7镇3个街道,265个行政村,23个社区,人口46万。
行至永济,一路所见,感觉旅游资源之丰富无出其右者。 四天的行程满满当当,尚不能将其全部走马观花一遍。
万荣,千里走黄河第十三站,河东第二站。 不到河东,不知中华历史之悠悠。
蒸菜,是万荣县普通家庭最为常见的一种地方风味,自然也是招待客人的特色饭菜。以往蒸菜甚为简单,主妇们根据季节不同,采用不同的新鲜食材来制作。
到了万荣县,听几段万荣笑话方算不虚此行。 万荣笑话是深深植根于万荣民间的。
万荣笑话里有个段子,说外地人路过万荣地界,坐在一家门前歇歇脚,主人家宁可给路人一个馍,也不给他一碗水。还有一个段子说,万荣人缺水,洗脸都要精打细算,几人晒自家省水高招,有人最后说,家里人早晨排队站好,一口水喷过去,各自擦把脸就算洗过了。
黄河万荣段 黄河,由河津禹门流经宝井乡西,然后南下进入临猗。是该县与陕西韩城的天然界线。
我们走到了晋陕峡谷的终点。 从偏关老牛湾开始,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走过了3市11县,也走过了黄河最长的这段峡谷——晋陕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沿途630公里,看遍水位落差600米的壮观,终于来到龙门。
头一天到河津,与当地的地方文化宣传志愿者“吾人问津”团队打听,最能代表河津的地方美食是啥。他们推荐樊村“胡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