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回应 标题 图文
    • 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八

        本报太原12月2日讯(记者栗美霞)近日,迈点研究院发布“2020年历史遗址型景区品牌100强榜单”,我省的平遥古城等9家景区上榜。 在“2020年历史遗址型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上,故宫博物院、颐和园、拉萨布达拉宫景区位列三甲。

      2021-05-0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云冈石窟开始“行走”世界

        据了解,未来五年,雅昌文化集团将与云冈石窟研究院携手推进云冈石窟艺术大展的全球巡展计划。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揭秘:云冈石窟如何“行走”世界?

        未来五年,雅昌将与云冈石窟研究院携手推进云冈石窟艺术大展的全球巡展计划, “目前已经确定上海、深圳、北京以及海外日本站的计划,今年年底将启动云冈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二步上海站,后续的深圳、北京、日本站正在积极筹备中”。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数字重生”在云冈石窟启动

        9月2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云冈石窟研究院承办,龙门石窟研究院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协办的“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保护”项目启动仪式,在云冈石窟景区举行。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云冈石窟、华严寺等景区国庆假期“限流”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游客接待服务和旅游秩序管理等各项工作,大同市有关部门日前对云冈石窟、华严寺、恒山景区等在国庆节假日期间的开放事宜进行了公告。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云冈石窟、华严寺等景区国庆假期“限流”

        新华社太原9月20日电(记者孙亮全)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游客接待服务和旅游秩序管理等各项工作,大同市有关部门日前对云冈石窟、华严寺、恒山景区等在国庆节假日期间的开放事宜进行了公告。 公告称,云冈石窟、华严寺、恒山景区在国庆节假日期间对全国游客不再免首道门票,自2020年10月9日起恢复周一到...

      2021-05-08    来源:新华网
    • 【聚焦“2020年山西省科技活动周”】3D技术让云冈石窟成为可移动的“瑰宝”

        由于石窟体量巨大,又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外出展览展示一直是困扰云冈石窟发展的瓶颈,为实现云冈石窟洞窟原比例外出展览的目的,云冈石窟研究院进行云冈石窟第12窟原比例3 D打印复制工程。

      2021-05-0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云冈石窟工作日免门票

        本报讯 (记者贾尚志)云冈石窟景区27日消息,8月1日开始,景区在落实周一至周五工作日门票免费政策时,实施新的预约办法。 云冈石窟景区介绍,在工作日门票免费期间,采取线上线下分时段实名预约参观。

      2021-05-08    来源:太原晚报
    • 大同云冈石窟、华严寺景区昨起免收门票

        7月14日起,大同市云冈石窟、华严寺两大景区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间,将采取对全国游客门票免费政策。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云冈石窟互动游戏“印象·佛籁”正式上线

        近日,由云冈石窟研究院携手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原数科技共同制作完成的一款互动游戏“印象·佛籁”正式上线。据云冈石窟研究院负责人介绍,这款填色小游戏是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弘扬云冈文化的又一次探索,在游戏中观石窟,在体验中长知识,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新技术与新方式更好传递着云冈石窟的千年智慧。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终于等到云冈石窟这一场!”

        文博大家、北魏史研究学者张庆捷说,云冈石窟是中原最早开凿的大型石窟群,是北魏王朝集全国之力开凿的皇家石窟,是建筑、雕塑和壁画的结合体,体系庞大,内容精深,涉及佛教和北魏社会诸领域,当之无愧是北魏留给后世的瑰宝。

      2021-05-0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云冈石窟景区举行

        当日下午, “人文清华”云讲坛也走进云冈石窟,带来《千年一窟看云冈》“人文清华”云讲坛直播活动,这是云冈石窟多元文化发展的又一体现,也是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献给广大游客的一份饕餮艺术大餐。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云冈石窟在浙江迈出“行走”世界第一步

        跨越1500余公里,从大同到杭州,高达9米的云冈石窟第12窟“搬”到了浙江大学, 6月12日,名为“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的特展,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亮相。为了满足公众对展览的观看需求,浙大艺博馆推出“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云观展系列活动,公众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进...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云冈石窟景区荣列全国第三

        近日,由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的“2020年5月5 A景区品牌100强榜单”火热出炉。近年来,云冈人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对外宣传展示、服务游客等方面做出表率,全面推进人文云冈、数字云冈、智慧云冈建设工程,景区数次荣登“百强榜”,本次更是荣列第三。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我省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皇城相府三地入围

        8月10日,迈点研究院发布了7月全国5 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晋中平遥古城景区、大同云冈石窟、阳城县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入围。分析数据显示,中老年人作为夏季出游主力军,在旅游决策中更倾向选择以湖泊、山水为代表的避暑、康养游。

      2021-05-08    来源:山西晚报
    • 【“飞阅”中国】一眼千年,感受云冈石窟的精美与厚重

        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2021-05-08    来源:新华网
    • 林武调研汾河水源地保护和生态补水工作

        他强调,稳定汾河生态基流 保障流域水质达标 本报讯(记者 张巨峰)5月9日,省长林武深入汾河二库、兰村水文测站,调研汾河水源地保护和生态补水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

      2020-05-09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 牢记嘱托!让汾河水量丰水质好风光美

        5月的太原汾河景区,碧波荡漾的汾河水,从北向南,像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广场上,市民或跑步、或踢毽子、或抖空竹,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5月12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听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情况介绍。

      2020-05-15    来源:山西晚报
    • 我省将投入870多亿元修复汾河流域生态

        山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布局是以河流为纽带,实施源头区保护,通过对河流自然形态的修复及两岸的水生态空间管控、种植结构调整、绿色产业导入,构建“一源、两路、三线、四区、五带、多节点”的河流生态景观空间布局。

      2020-06-06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我省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V类

        本报太原7月2日讯(记者张剑雯)记者今天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我省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全部退出劣Ⅴ类为新起点,继续深入推进水污染协同治理,确保汾河流域水质在初步达标的基础上实现稳定达标。

      2020-07-03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晋中1至6月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7月15日,晋中市就上半年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市紧紧围绕“6月底前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体全面消除劣V类”这一硬指标,实施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全面推进汾河流域治理。1—6月,汾河流域晋中段5个国、省考断面中,王庄桥南断面综合水质为V类,COD、氨氮、总磷月均浓...

      2020-07-25    来源:山西日报
    • 山西将实施林草十大工程 推进汾河上游生态修复

        新华社太原8月1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这个省今年将实施汾河上游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十大工程,全面推进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把山西人民的母亲河建成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涵养和保护好“华北水塔”。 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贯山西6市45县,以全省27%的水资源和25%...

      2020-08-02    来源:新华网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美丽汾河入画来

        太原汾河景区三期迎宾桥至晋阳桥段。我省先后出台《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2015-2030年)》《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等文件。

      2020-08-03    来源:山西日报
    • 汾河美起来了

        美丽的汾河水(省城段)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作出了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指示要求,今年视察山西时又做了重要指示。

      2020-11-04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图解 | 汾河再现锦绣风光

        编辑:王伟婷 校对:薛江凌.

      2020-10-17    来源:山西日报
    • 【中央媒体关注山西】汾河这样重现清流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境内黄河流域面积9.7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2.2%,占全省面积的61.9%,被誉为“华北水塔”。从全省看,各地已建成135座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全流域跨县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全覆盖。

      2020-10-11    来源:山西日报
    • 一泓清水 看汾河

        治理后汾河三期工程静乐县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汾河三期水上运动中心临汾尧都区汾河吴村段生态修复工程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工程建设现场治理后的汾河太原城区段汾河源头九月,秋高气爽。

      2020-09-28    来源:山西日报
    • 汾河水清凌凌

        该工程总投资2亿多元,采用沉降和植物根系净化改善水质,工程占地1300多亩,全长4公里,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改善汾河的水质。

      2020-09-21    来源:山西日报
    • 汾河中上游开建81项生态治理工程

        本报讯 (记者郜蓉)8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情况。在汾河水质逐渐改善的基础上,我省在汾河中上游陆续开建81项生态治理工程,努力构建汾河流域“水丰、质好、河美”的生态廊道,力争早日重现“汾河晚渡,泛舟南下”的美景。

      2020-08-26    来源:太原晚报
    •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好转

        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复的《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要求,省水利厅率先启动了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目前正在推进13.5公里先行示范段工程,计划年内主体工程完工,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力争年内全面开工。

      2020-08-26    来源:山西日报
    • 【决战完胜 走向小康】汾河消息

        无疑,吕梁山是汾河的源头,管涔山是汾河的源头,森林,是汾河的自然源头,那么,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则是生态汾河的现代源头……汾河的被找了回来,汾水的如约归来,是许许多多的人们,在守护着她长大,长大,是整个吕梁山太行山的绿,在簇拥着她长流,长流……景平。

      2020-08-19    来源:山西日报
    • 焦点访谈聚焦汾河完美蜕变

        据了解, 2017年之前,汾河干支流上13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有8个常年为劣Ⅴ类水质,汾河流域主要城市黑臭水体33个,城镇污水与工业废水占河道径流90%以上,部分河段每年断流2—3个月。

      2020-08-18    来源:山西晚报
    • 【中央媒体关注山西】央视《焦点访谈》8分钟讲述汾河蜕变

        据了解, 2017年之前,汾河干支流上13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有8个常年为劣Ⅴ类水质,汾河流域主要城市黑臭水体33个,城镇污水与工业废水占河道径流90%以上,部分河段每年断流2个月—3个月。记者截稿时,数据显示,澎湃新闻、网易、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对该报道转载仍在持续,网络热度处于继续升温态势。

      2020-08-18    来源:山西日报
    • 城市新名片 大同市拟增选黄花为市花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胡雁)为更好地体现大同市市花的地域性、观赏性、经济性、历史性和文化性,近日,按照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则大同市拟在原有市花丁香的基础上增选黄花为市花。 “市树、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名片”,是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展示城市风貌的象征,是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020-06-10    来源: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项目加紧施工

        7月1日,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项目工地内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项目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2020-07-03    来源:大同日报
    • 晾晒黄花

        7月28日,云州区西坪镇下高庄村黄花地头加工点工作人员正在晾晒黄花。 进入7月后,云州区黄花进入盛产期。

      2020-07-30    来源:大同日报
    • 山西产业扶贫产品展播:云州黄花菜

        黄花又名忘忧草、金针菜,它与蘑菇、木耳并称为“素食三珍”,自古就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诗句。“小黄花,大产业”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黄花品质优良,全国独一无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农民丰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20-07-22    来源:黄河新闻网
    • 科技创新 研发新品

        八月二日,在长治市潞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豆芽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调试设备。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研究开发出的“大气营养豆芽”集中了五项专利技术。

      2020-08-04    来源:山西日报
    • 科技创新促转型

        8月7日,山西成功集团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生产车间赶制订单。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保持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态势,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2020-08-08    来源:山西日报
    • 大同云州:一株“摇钱草” 万户脱贫计

        【重温“三篇光辉文献” 重整行装继续征程】 大同云州: 一株“摇钱草” 万户脱贫计 立夏时节,在大同云州区的有机旱作黄花种植基地,刚刚种进去不久的青苗正长得欢生。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为山西农业现代化指明的一条特色路,如今,这条特色路成为越来越多乡亲们的...

      2020-05-13    来源: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

        图为市委书记李正印在柳林县孟门镇就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项目进行调研。 记者 李雅萍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雅萍 罗丽) 5月28日,市委书记李正印深入中阳县、柳林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2020-05-29    来源:吕梁日报
    • 光伏照亮脱贫路

        光伏扶贫工程启动后,石楼县共筹资5.7亿元,建成了总规模86.3MW的光伏扶贫电站,惠及9个乡镇的113个贫困村9600户贫困户,每年光伏收益达6000余万元。图为石楼县灵泉镇孟家塔2.2MW电站内,蓝色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别是一番风景。

      2020-06-23    来源:吕梁日报
    • 黄土地上向阳花开——来自山西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故事

        105岁的庞玉英坐在新家的炕上,向前来看望她的乡村干部拱手致谢。虽然耳朵有点背,也不大能说清楚话,但她眼睛发亮,满脸笑容。

      2020-08-22    来源:新华网
    • 大同:“光伏扶贫”照亮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

        本报记者赵志成 本报通讯员马静波 2014年,大同第一块太阳能光伏板落户; 2015年,大同成立山西省最早的县级管理平台; 2016年,大同市天镇县在山西首家实现贫困村光伏扶贫全覆盖; 2017年,大同光伏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运维; 2018年至今,大同光伏发电收益一直稳居全省...

      2020-08-24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9 月29 日,襄垣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题书法展在襄垣文庙开展。此次展品完整地展现了当前襄垣县的书法创作面貌,观众不仅能从中了解当地书法家的风格特色与艺术成就,而且感受到襄垣县扶贫攻坚的成果。

      2020-09-30    来源:长治日报
    • “晋”善“晋”美 山西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

        

      2020-11-29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决胜2020丨常明昌:钻研小蘑菇,贡献脱贫大力量

        猴头、灵芝、冬虫夏草......说起食用菌,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常明昌如数家珍。10月22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刚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的常明昌,回顾了35年食用菌种植研究生涯。

      2020-10-26    来源:山西云媒体
    • H5|山西:脱贫不是送钱花 要扶贫、扶智、扶志

        头雁引领——激励贫困群众有“志”想做 技能培训——助力贫困群众有“技”可依 带贫益贫——保障贫困群众有“人”领做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对象更是脱贫致富主体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山西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020-10-22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动漫 | “数说”山西脱贫攻坚成就

        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今年的主题是:决战完胜在今朝。

      2020-10-17    来源:山西新闻网
    • 决胜2020丨7张海报,看山西今年脱贫攻坚成绩单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之年 2020年是脱贫摘帽全面收官之年 到今年6月底 山西剩余贫困人口 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两类户”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问题整改到位 7张海报 看今年山西如何做足成色交好总账 文...

      2020-10-17    来源:山西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