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将以项目为牵引,进一步立足实际,开阔视野,持续深化与各个高校的省校战略合作,寻求更多的具体项目和研究课题,构建充满生机的省校合作新生态,推动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1+1>2”的互利共赢效应。
8月20日, ,兰州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日前在晋城一中挂牌。至此,晋城一中凭借突出的办学成绩已成为36所双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按照计划,到今年底,晋城将打造50所以上双一流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100所双一流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目标。
朔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麻祥表示,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与更多高校的交流合作,以更务实的态度吸纳人才,确保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不断强化政策供给,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激发新的活力。
圆梦学子名校之路,确定运城中学为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33所高校优质生源基地,通过建立本土人才数据库、设立奖学金等,引导高校大学生“归巢”回报家乡、反哺桑梓,为盐湖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本报讯8月18日,天津科技大学授予稷山县稷王中学优质生源基地,这仅是该县深化校地合作取得的一项成果。组织稷山螺钿漆器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借助国内一流高校平台,展现稷山螺钿漆器的艺术魅力。
为加快院县合作项目早日落地生根,该县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一致意见,灵丘县政府每年提供100万元用于运转教授工作站和筹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所),尽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首个项目——有机旱作农业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本报讯三大智库多面覆盖、研学基地倒屣相迎、县校合作决胜千里、部门联动众志成城……8月17日, ,该县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深化校地合作的工作部署,推动人才兴县战略,催生出芮城县县校合作新生态。全县18家技能职业培训学校已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型人员440人、厨师技能服务人才980人,为各高校储备了技能服务型...
运城市不但充分发挥农产品供应、技能服务人才输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招商引资上推动与全国高校全方位合作,努力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落地一批产业项目。
蒲县借助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政策东风,以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实训、优质产品供应为突破口,量身定制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一揽子政策,力争形成“引进一所高校、共建一个基地、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本报讯8月12日, ,今年以来,朔州市充分发掘利用红色资源和地方特色资源,积极与高校合作共建红色教育与国情教育基地,推动省校合作战略在朔州市落细落实、见实见效。高校师生表示,在研学之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右玉精神,进一步明晰了右玉精神的时代意义。
8月3日, “和顺·清控创新基地(太原)推进省校合作飞地共享平台”挂牌成立,开启了资源互补、引才引智、共赢共利、孵化创新的双创模式。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完善课程体系等将和顺县石拐会议纪念馆打造为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吸引高校师生了解和顺、扎根和顺。
三等奖及入围奖,评选成果将于9月下旬对外公示, 9月底举行颁奖典礼,并在小河古村打造文创产业孵化基地,获奖产品将在孵化基地、景区示范点和文化馆等处展示展销,优秀参赛者还有机会进入文创行业优秀公司实习就业。
今年6月以来,临汾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省校合作的战略部署,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积极与全国高校对接,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本报讯大学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产业是集聚人才的沃土。下一步,该市还将把深化市校合作各项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创新深化市校合作机制,真正让人才成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日前,阳泉市城区政协领导带队赴京,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5所高校相关部门开展省校合作对接洽谈。下一步,校地双方将共同推进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促进人才共享、互利共赢,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本报讯永济市将深化省校合作作为厚植发展优势、积蓄发展动能、实现振兴崛起的战略举措,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持续深化校产、校地、校企融合,通过深耕人才项目沃土, “智”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完成7个前沿科技项目的合作对接工作,真正为全方位推动永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提供了“高能”引擎。
山西在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比如丰富的红色资源、优质多样的农产品、特色劳务品牌以及优质生源等,可以为全国高校提供高质量服务。
本报讯为推动省校全方位合作,高质量地完成大学生实习实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8月4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深化省校合作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部署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日常管理,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做好省校合作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
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晋城市把吸引和集聚高校人才和创新资源作为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以“12大基地”建设为载体,与全国高校不断创新合作模式,细化合作项目,完善合作机制,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本报讯近日,昔阳县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举行县校合作“云洽谈”活动。县校合作以来,昔阳县已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即将与一批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县校合作呈现广度上不断延伸、深度上不断拓展的强劲势头。
“非常感谢长治市为我们提供的实习岗位,这些岗位都是根据我们所学专业而量身提供的,让我们所学知识有了实践之地。据悉,参加实习实训的高校师生将分赴长治的壶关、武乡、沁源、长治高新区等县区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支教、机关实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活动。
盛暑时节,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耕年带领的95名师生,深入大同市云州区许堡村等3个村庄,围绕乡村振兴“一揽子”课题开展调研、实训,并于7月10日在云州区坊城新村举行学院“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智慧电厂建设、储能技术开发、碳达峰碳中和5个方面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在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政策研究,项目投资决策,突发事件处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经营管理,智慧电厂建设,储能技术开发,碳达峰碳中和及固废利用10个方面开展智库建设。
开栏话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山西与全国高校全方位合作,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
作为新时代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家乡建设转型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7月7日至9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一行在我省调研省校合作相关人才工作,并看望华东师大在晋选调生。在太原理工大学,表示要强强联合、互学互鉴,共同谱写“双一流”建设新篇章。
深化省校合作 共建“12大基地” 推动省校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带动全省创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创新生态更加优化 山西日报记者陈俊琦报道 让实习实训大学生免费拎包入住并发放生活补贴、为高校干部人才提供挂职锻炼岗位、对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我省再次大手笔出台“人才新政”,向全国高校和优秀人才...
让实习实训大学生免费拎包入住并发放生活补贴、为高校干部人才提供挂职锻炼岗位、对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我省再次大手笔出台“人才新政”,向全国高校和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欢迎到丰饶厚重的三晋大地共创新业绩。建立各层级、多领域对接合作机制,开展市县党政正职、企业家访名校等系列活动。
让实习实训大学生免费拎包入住并发放生活补贴、为高校干部人才提供挂职锻炼岗位、对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6月19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再次大手笔出台“人才新政”,向全国高校和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 文字整理:巩...
文字整理:王君 制图:欧阳琼.
文字整理:王君 制图:欧阳琼.
文字整理:王君 制图:欧阳琼 编辑:刘佳灵.
文字整理:王君 制图:欧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