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省校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和顺县以“飞地”模式导入高校资源
【深化省校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和顺县以“飞地”模式导入高校资源
本报讯(记者苗武军)8月3日,“和顺·清控创新基地(太原)推进省校合作飞地共享平台”挂牌成立,开启了资源互补、引才引智、共赢共利、孵化创新的双创模式。
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链接优质社会资源的双创服务平台。清控创新基地(太原)是由清控科创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合作建设,致力于打造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产业生态聚集为主的创新创业高地。和顺县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说,和顺县与清控创新基地(太原)合作,通过“飞地”模式,将科研院校、技术人才、培训辅导等优质资源导入和顺,共建“12大基地”,和顺县从场地、设备、人员、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向其支付服务费用和项目分成。
深化省校合作以来,和顺县通过挖掘推介矿产、农牧、旅游等资源优势,主动“走出去”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广泛引技引智。立足煤炭产业升级,积极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接合作,成立并挂牌“和顺·中国矿业大学智能化矿山研究院”和“和顺·中国矿业大学智能化矿山研究院博士工作站”,全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立足新材料产业壮大,山西银圣科技公司和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立足食品业持续发展,山河醋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接合作,共同开展山河陈醋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围绕“12大基地”建设,和顺县整合原煤矿安全培训中心设备、技术、师资以及煤矿三项岗位人员技能资格等培训资源,成立晋中市首家安全培训公司,依托县内15个煤矿企业,共建集教、食、宿为一体的大学生实习实训、特种作业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山河醋业作为山西农大的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实习后留在企业任职的5人都已成为业务骨干,人均年薪10万元;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完善课程体系等将和顺县石拐会议纪念馆打造为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吸引高校师生了解和顺、扎根和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