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连日来,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围绕这一话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感受、提建议、话落实。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1月20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表示,要继续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加快壮大新质生产力,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做好治水兴水治林兴林大文章”“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完善全面绿色转型体制机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建设美丽山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目标任务,连日来,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代表委员,畅议全力抓好2025年工作任务落实,积极为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贡献才智。 坚持生态修复治理 让三晋大地披绿装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
76个“两重”项目开工建设,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11.2%,民间投资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发放以旧换新补贴48.3亿元,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类消费分别增长40.9%、24.8%,惠及160余万人……2024年,我省坚持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相结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扩内需各项工作,有效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1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太原闭幕。本报记者刘通摄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 郭宁)1月20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太原胜利闭幕。
1月20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等,大家表示要认真履职,勇于担当,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兆民 赵夏雨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李正印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徐广国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1月16日至20日在太原举行。 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协商议政、广聚共识。
本报讯(记者杨文)1月20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唐登杰、罗清宇、陈安丽、李凤岐、贺天才、王纯、张志川、吴俊清、郭海刚出席,谢红主持。
本报讯(记者郭宁)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省领导李金科、李凤岐、卢东亮、谢红、汤志平、赵红严、杨勤荣、林红玉、张韶华、徐广国、张吉福、李正印、张复明、李晓波、李青山、李思进、王立伟、闫晨曦、王蕾等分别参加了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等求真务实、振奋人心,聚焦中心准、创新亮点多,对今后工作的部署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行性。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寇宁制作:李浩瑜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省政协常委、晋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革省委会副主委黄登宇省政协委员、运城市政协副主席、民进运城市委会主委翟冬鸿省人大代表、阳泉市第四人民医院(阳泉市妇产医院)妇产科护师侯敏省人大代表、柳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主任科员、陈家湾镇双卜咀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马爱玲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寇宁摄 老年运动康养、居家适老化改造、农村养老服务体系……2025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银发经济、老龄化服务等养老话题,共绘养老“幸福蓝图”。 完善老年运动康养产业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离不开老年运动康养政策体系的顶层规划。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岳威制作:张琪 李永江 “我国目前有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者100余万人,透析患者平均年支出医疗费用在9万元以上,约有30万透析患者有肾移植的愿望,但由于器官短缺或经济困难等原因,我国每年只有1万余人获得肾移植的机会。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寇宁制作:李浩瑜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岳威制作:李浩瑜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医养康养基地;今年再办好15件民生实事,其中,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0个标准化社区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养老和助餐服务;推动城市整体解决“一老一小”等民生关切,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1月17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金湘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讯(记者郭宁)1月18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由省政协副主席李思进带队,近50名出席会议的港澳委员和列席会议的港澳特邀人士、台胞、海外侨胞赴“晋创谷·太原”考察。 “晋创谷·太原”作为全省首家晋创谷示范项目,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太原的重大任务,也是太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抓手。
张岐云同志提出,因年龄原因,请求辞去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秘书长职务。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有关规定,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接受张岐云同志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秘书长的请辞。
本报讯(记者杨文)1月19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省领导唐登杰、金湘军、张春林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本报讯(记者杨文)1月19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唐登杰、罗清宇、陈安丽、李凤岐、谢红、王纯、张志川、吴俊清、郭海刚出席,贺天才主持。
76个“两重”项目开工建设,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11.2%,发放以旧换新补贴48.3亿元,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类消费分别增长40.9%、24.8%,惠及160余万人。2024年,我省消费品销量喜人、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再提速、一批批“两重”项目加速开工、金融赋能释放发展活力。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罗清宇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了人大力量。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1月17日下午,在代表团会议结束后,省人大代表、运城市工信局副局长逯奎生拨通了运城市工信局产业科科长李云的电话,两人就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交流探讨。
1月19日,省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汇智献策。 2024年,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山西文旅乘势“出圈”。
1月19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就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进行认真审议。代表们谈感受、提建议,各抒己见,共同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山西转型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两天,离石区快递小哥高文清的心情特别舒畅。一件困扰他的烦心事在当地社工部门的帮助下得到圆满解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月17日下午,晋中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积极围绕“聚焦加快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踊跃发言、建言献策。
1月19日,出席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委员们围绕中心工作结合自身领域,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5年工作安排时指出,“聚焦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强调“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报讯 近日,山西建投八建集团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完成“建筑施工采购价格指数数据集”数据资产登记,并顺利实现数据资产入表,成为全国首家实现建筑施工采购价格指数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 “建筑施工采购价格指数数据集”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不仅能够实现对采购成本的精细化控制,还能优化物料和设备租赁供应商的管理,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76个“两重”项目开工建设,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11.2%,发放以旧换新补贴48.3亿元,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类消费分别增长40.9%、24.8%,惠及160余万人。2024年,我省消费品销量喜人、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再提速、一批批“两重”项目加速开工、金融赋能释放发展活力。
本报讯(记者郭宁)1月19日,省政协副主席徐广国主持召开省政协主席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李正印、张复明、李晓波、李青山、李思进、王立伟、闫晨曦、王蕾,秘书长张岐云出席。
1月18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肩负着全省人民的重托,满怀信心走向会场。 本报记者阮洋摄。
本报讯(记者郭宁)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认真履职尽责,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截至1月18日18时,共收到提案896件。
本报讯(记者杨文)1月19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本次代表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议事原案。议案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纯主持会议。
本报讯(记者杨文)1月19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省领导唐登杰、金湘军、张春林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本报讯(记者郭宁)1月19日,省政协副主席徐广国主持召开省政协十三届十二次常委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省政协副主席李正印、张复明、李晓波、李青山、李思进、王立伟、闫晨曦、王蕾,秘书长张岐云出席。
2024年12月25日,随着汾石高速、浮临高速正式通车运营,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迈入“高速时代”,较原规划时间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它将串联起城市与乡村、沟通起资源与市场、连接起现在与未来,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幸福路越走越畅,交通网越织越密。
提到山西特产,在一年前,大家可能会想到酸溜溜的老陈醋、清冽冽的杏花汾和黄澄澄的沁州黄,但是在经历了2024年初的山西特产大起底之后,大闸蟹、三文鱼、火龙果这些“宝藏特产”也崭露头角,为山西农业打上新标签。“大闸蟹、三文鱼、火龙果等成为新特产”,也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痛经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痛经,是许多女性每月的“难言之痛”。虽然山西早在2015年就已提出有关“痛经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但仍有许多女职工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从未听闻“痛经假”。
摄影记者:焦晋伟.
摄影记者:焦晋伟.
摄影记者:焦晋伟.
本报太原1月18日讯(记者郝薇)1月18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在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2025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作进一步审查。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通过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和《关于2024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并决定将这两份报告提交大会主席团。
王正通委员:聚焦“向新向绿” 推进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我省是能源大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中央赋予山西的历史使命。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形成,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我省在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煤电发展挑战加剧、核心技术亟待攻关、金融资源配置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翻开2024年山西文旅日志,从“《黑神话:悟空》27处取景地”到“接住泼天流量”,从“山西文旅赢麻了”到“山西文旅上大分”……这一年,山西文旅如璀璨星光,点亮中国文旅舞台,惊艳全国游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省要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内容在报告中所占篇幅不小,在人大代表中引发热议。
1月18日,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继续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报告目标清晰、举措得力,是一份脚踏实地、振奋人心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