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议政】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微议政】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1月17日下午,在代表团会议结束后,省人大代表、运城市工信局副局长逯奎生拨通了运城市工信局产业科科长李云的电话,两人就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交流探讨。
逯奎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加强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和入企服务。近年来,运城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步伐,致力于服务质效的提升。
李云:是的。在运城,“一条龙”全程代办服务和为企业制定“一对一”服务方案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标配,实现了服务时段“全天候”、服务范围“全周期”、服务渠道“全贯通”,确保企业从签约到落地、从建设到投产都能畅通无阻。
逯奎生:我们也要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进一步为广大市场主体强信心、增动能、添活力。
李云:我注意到,运城各地出现很多“加码”服务。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代办”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四证同发”服务模式,通过“开心办”微信小程序,实现高频事项“指尖办”,提升“全代办”服务便利化、数字化水平。绛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高新企业,盘活12家停产企业闲置资产,产值达25亿元。
逯奎生:政府工作报告还要求建立民营经济“1+N”服务体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也是我们未来如何做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努力方向。
李云:今后工作中,我们会先深入调研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把“1+N”服务体系中的“N”具体内容摸清楚,例如在政策咨询、融资对接、人才招聘等方面制定精准服务方案。同时,明确亲清政商关系的具体准则和行为规范,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知晓如何与企业打交道,做到既热情服务、积极作为,又清正廉洁、公私分明。
逯奎生:只有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才能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我们要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不断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准度,让企业在运城这片土地上安心发展、做大做强,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郭正
专家点评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志林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这就要求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更加注重制度的完备性,更加突出公平竞争,更加强调政府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但我们也要清楚,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迭代升级、常抓不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重点,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化营商环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夯实制度基础。通过及时制定修订相关地方法规条例,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是维护公平竞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保护省内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更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
三是强化司法保护。对于涉及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的纠纷案件,建立司法公正审判保障机制,确保法官能够根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地作出判决。法院内部的审判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案件质量的检查,例如营商环境案件的审判程序是否合法、法律适用是否正确等。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完善干部激励、监督等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干部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干部责任,有效督促干部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以高水平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