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婷)近年来,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生态,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光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了四梁八柱,全力打造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 聚焦“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条,围绕康佳、中科创源、星心等链主企业,细分领域,持续开展延链、补链、强链。
本报讯 3月21日,“晋创谷·朔州”揭牌仪式在朔州市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这标志着“晋创谷”实现11个市布局全覆盖。副省长汤志平出席仪式并揭牌。
汾阳新晋商酒庄全景。本报记者李全明摄 202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既要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也要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
大同古城一角。本报记者翁剑摄 近年来,大同市平城区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指引,以“全域旅游、全季体验、全龄服务”为抓手,通过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业态布局、提升服务品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特色路径;通过打造“数字文创产业园”“非遗研学基地”等创新项目,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山西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平城样本。
3月20日,位于长治经开区的成功集团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流水线上开足马力赶制出口订单,满足市场需求。今年以来,长治市大力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服务增效率,用好用活助企惠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总投资4.39亿元,建筑垃圾总处理规模达80万吨/年,配套建设3条垃圾处理线、4条生产线……阳泉市环保产业矩阵再添新军,山西建投安装集团固废处置业务又迈新步。3月18日,阳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建筑垃圾资源利用一体化生态项目开工。
本报讯 3月19日,记者从晋中市水利局获悉,今年晋中市重点谋划72个水利项目,其中新建项目50个,续建项目22个,总投资63.05亿元。 据了解,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晋中市水利部门紧盯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多方位争取资金,现已下达省级以上水利资金1.56亿元,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报讯 3月20日消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关于加快我省数字贸易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始实施。其中提出,支持太原申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本报讯 3月20日,娄烦县娄烦村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机具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投入到工作中。 据了解,2025年,围绕“特优、绿色、融合”,娄烦县各乡镇、各部门紧锣密鼓谋划项目储备、项目建设,共谋划实施重大项目157个,总投资394.63亿元。
本报讯(记者范珉菲)3月19日,记者从太原市“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太原市将聚焦“全方位扩大内需”,积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紧扣“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增长空间、畅通内外循环,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更多更好惠民助企。 2024年,太原市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发挥省会引领作用,率先在全省启动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同步开展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涉及消费135亿元,占全省近50%。
3月17日,位于运城市临猗县科技创新产业园内的山西星辰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加紧生产、检测智能化扫地机器人,赶订单供应市场。该公司年产智能车8万台、智能传感器50万套等系列科技产品,具有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术优势。
本报讯 3月18日,记者了解到,阳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在平定县融智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启用,这是阳泉市市场监管局建成启用的第69个线下“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站点,将重点服务平定县绿钙产业专业镇,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质量服务。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是面向企业、产业、区域,提供包括标准制定、计量校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质量管理咨询等服务的全方位质量服务平台。
3月17日拍摄的中国宝武太钢集团不锈冷轧厂不锈钢生产车间一角。太钢通过构建五维创新体系,已形成宽幅精密带钢、核电用钢、造币钢等多个品种,其中铁路客车用钢、电站用钢、车轴钢等14个品种持续领跑国内市场。
本报讯(记者杜鹃)3月18日上午,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天津、山西、河北三地同步举行。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河北省副省长董兆伟,山西省副省长汤志平,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出席并讲话。
3月17日,大同市快康宝食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里,工作人员在赶订单。该公司采用“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就地取材、就近用料,已经初步形成“本地+外埠”“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
本报讯 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赋予山西省的重大任务,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太原市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怎样从产业体系、项目建设、改革试点等方面协同发力,有效推动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回答相关热点问题并介绍下一步规划。
3月16日,在长治市高新区,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该企业专注于高端专用装备制造,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本报讯 3月15日,记者从兰花集团玉溪煤矿获悉,该矿井下矸石智能分选和不可利用矸石返井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晋城市首个煤矸石固废综合处置项目正式建成投运。 在玉溪煤矿地下600米深的巷道中,一台高10余米的设备连接在煤矿主皮带上。
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云州区杜庄乡熊猫电站。
本报讯 3月17日,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公告,太原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47名,报名时间为3月17日至5月31日。 根据公告,本次招聘对象为符合招聘条件的博士研究生。
二月二十三日,山西省平遥一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园区,捣固型焦化改造升级项目各个车间有序运行。 梁生仁摄。
“晋创谷·运城”科创城创新驱动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有序工作。山西宏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中央空调。
本报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万物复苏、春山可望的时节,平顺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超轻高强航天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正来制药GMP易地技改项目有序开展,众多企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全县上下正以饱满的干劲向着经济“开门红”奋力冲刺,为全年的发展筑牢根基。 走进位于平顺县工业园区年产5000吨超轻高强航天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程车辆往来穿梭,项目施工人员分工明确、协同作业,以保障安全、保证质量、加快进度为工作准则,全力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力求早日推动项目落地投产。
本报讯 2月21日上午,尽管天气寒冷,求职者的热情却丝毫未减。由朔州市人社局联合各县(市、区)人社局等举办的第二场“春风行动”招聘会如期进行。
2月24日,长治市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该公司总投资1亿元的信创工控计算机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于去年5月投入使用,拥有4条SMT贴片设备生产线、3条自动组装线等,满负荷运转情况下,产能将增加一倍,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本报讯 记者2月21日从阳泉市工信局获悉,2024年,阳泉市10个专业镇实现产值108.86亿元,培育各类经营主体约2300户,带动就业近3万人,优势产品的品牌效益日益突出,带动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2024年,阳泉市新认定郊区西南舁苹果、高新区电子消费品、盂县静脉产业、平定县绿钙产业等4个专业镇为第二批市级专业镇,加上已认定的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盂县耐火材料专业镇、平定砂陶专业镇、平定新能源电池专业镇、矿区煤机装备专业镇、平定富硒农业产业专业镇,目前全市共有10个市级专业镇,其中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为省级重点专业镇。
在纪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加紧生产。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张书亚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中航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宽体矿用重卡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产品。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2月19日,记者走进晋中开发区中航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只见该公司道路两旁整齐停放着近百辆崭新的宽体工程重卡。
河东大地春风暖。 2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山西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磁科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临汾: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 向“优”而行,“近悦远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物流建设项目、盐湖乐学天地项目、运城北物流集中产业圈项目……一个个市县领导站上台前,读“简历”、摆“照片”,将精心挑选的优质“对象”,推介给100多家民营企业和60余家省市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负责人,撮合民间资本与优质项目现场“相亲”。 2月21日上午,运城市举办了首季“开门红”政金企对接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活动。
本报晋中2月21日讯(记者郝光明 通讯员张凯鹏)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第一批“快递进村”工作典型案例,“榆社县快商合作进村”项目工作典型案例名列其中,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近年来,榆社县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省政府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民生实事,以快商合作模式推进快递进村,全县167个行政村均设立标准化村级快递便民服务点,增加农村快递便民服务点80余个,增加农村地区快递行业工作岗位100余个,解决了农村居民“家门口”找工作问题。
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晋城市国际友城南非莎拉巴特曼市荣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的“对华友好城市优秀伙伴奖”。 “两市长期保持友好来往,持续推动在高层互访、青少年交流、经贸及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双方不断努力,友城合作盛开并蒂花、结出友谊果。
向“优”而行,“近悦远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
本报讯 2月16日下午,走进朔州金华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一台台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在工位上忙碌着。
本报讯 2月19日,记者从晋城市相关部门获悉,经过近三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该市引进的海归博士碗海鹰研发的煤矿瓦斯抽采柔性封孔材料——纳米扩散膨胀剂填补了行业空白,将于今年向全国市场推广。 纳米扩散膨胀剂是针对煤矿瓦斯抽采钻孔密封而研发的新型无机封孔材料。
2月19日,永济市山西阳煤千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高效生产汽车零部件。该企业围绕推进技术创新与智能设备应用,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产过程向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变,提高了品质和效率。
2月20日,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长治园区内,钢结构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正加紧作业。该园区在绿色建材研发和生产等领域持续发力,着力打造集研发、智能制造、销售、施工安装于一体的高科技建筑产品生产安装基地。
2月19日,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落阵营村,占地3000亩的高效设施农业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新建2250亩钢架拱棚,将传统分散经营转变为现代集约模式,从育苗到销售全流程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大学师生在河曲县研学实践。“青才聚秀容 共建忻家园”主题青年发展论坛现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长治市积极顺应山西全面融入国家区域总体格局的大势,不断推动与中原城市群“左邻右舍”在经济、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务实合作,共同打造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在井下,视频摄像头覆盖各采掘工作面、巷道、零星作业地点、变电所等重要场所;在井上,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终端24小时实时监控及视频回放……近日,记者走进兰花集团伯方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只见一块巨大的调度大屏正在实时显示矿井各地点安全生产画面,轻点鼠标,便能实时切换画面,真正实现“一键”看现场,“一屏”览全局。随着“天眼”系统的全面投用,伯方煤矿井下作业实现全方位、全周期、可视化。
2月17日,在晋中市委二楼会议室举行的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百乡千村”治理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谋划汇报会上,该市11位县(区、市)委书记同台竞技,“亮家底、晒蓝图、比担当”,共同勾勒“千万工程”的晋中实践新路径。 “榆次区将抓产业破局以融合赋能。
阳泉郊区消防救援大队宣讲员走进社区为孩子们进行消防科普宣传。本报通讯员摄喜庆的窗花让孩子们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本报讯 2月17日,记者从长治市获悉,在该市召开的金融服务长治高质量发展“早春行”座谈会上,17家金融机构当场与长治24家企业签订了授信或贷款协议,总金额119.5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长治作为全省的经济大市、工业大市,创新氛围浓厚、转型发展态势强劲。
本报讯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临汾市各类企业纷纷按下“复工键”,各生产线正加足马力投入生产,全力冲刺新年“开门红”。 2月19日,山西品诚亨晟精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各类设备在工人操控下精准运行,一派繁忙。
本报讯 日前,山西磊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光储充智能超充站投入使用,此为潞州区首家大型重卡光储充智能超充站。该充电站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等为一体,在为大型重卡提供高效便捷充电服务的同时,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本报讯 2月14日,昔阳县人民政府与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总投资60亿元、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晋中。这是晋中市大力实施市委“156”战略举措、持续优化打好“五张牌”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市上下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的标志性成果,为该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注入了新动能。
本报讯 2月17日,记者从长治市获悉,该市首批16个城建重点项目已经集中开复工。 据了解,今年,长治市计划实施83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60亿元,涵盖城市更新、交通路网、生态治理、民生保障四大领域。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以科技之“智”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式高效协同转型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