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位于汾河岸畔的祁县城赵镇思贤村的主导产业是酥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晋中段)大力推进全流域生态治理,汾河廊带生态旅游通道的建设,拓宽了当地酥梨产业的流通渠道、销售渠道。
8月以来,数千只白鹭聚集栖息在平陆县黄河湿地,它们时而展翅高飞,时而独立水中,倏忽间又在空中盘旋,伴着水面阵阵涟漪,为初秋的湿地增添了别样灵动的风姿。
我们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色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省生态产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按照“全域规划、突出重点”推进思路,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攻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两带两屏”为主体的空间格局,全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山西投资兴业的企业和客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在山西办事更方便了,投资更便捷了,政务服务效率更高了。
制定了《山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山西省省直机关集中办公区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办法》《集中办公区和分散办公区物业管理及餐饮服务标准》等制度规定,为省直机关规范有序运转、集约节约高效提供了坚实支撑。
山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市场主体的重要论述,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加快“双创”提档升级,推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成长、“四上”企业不断壮大。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外贸政策,我省以龙头企业和开放平台为着力点,持续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外贸新业态提升、外贸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开拓、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发挥等工程,全力以赴提升外贸工作水平,推动全省外贸持续高速增长,屡创新高。
服务山西氢能产业战略规划,拓展全省南北氢能低碳汽车运输大循环,晋南钢铁与大运集团、一汽解放、南京金龙、美锦能源签订氢能战略合作,首次签订300辆氢能汽车,计划2025年孵化5000辆氢能重卡,同时自建20多座加氢综合能源岛,全面推动企业氢能重卡使用。
7月15日,太原、忻州两市分别颁发出首张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的营业执照。
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鼎物流园内,大型吊装设备正在为即将发车的中欧班列吊装汽车配件。我省狠抓市场主体和重大项目,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出台“1+1+8+1”政策体系, “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到山西考察,亲切看望基层干部群众,勉励山西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至此,太原与忻州日常开行的动车组列车达到12对,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
在大同市,近年来实施了服务器制造、数据存储、数据标注、数据清洗、数据呼叫、数据人才培养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源网荷储和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加快推进,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省坚持战略引领、园区承载、项目支撑,围绕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十大产业集群,谋划了一批实体化工程,布局了一批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创建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用好用足山西“特”“优”农业的比较优势。
7月20日,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的铜箔车间设备开始试车调试,为正式投产做好准备。
当天, 《山西日报》刊登了吴俊清的署名文章《牢记嘱托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本报刊登了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的署名文章《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好“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之路》。
7月25日,走进华晋焦煤沙曲二矿调度指挥中心,宽大的智能化综合管控调度大屏上,各系统运行情况、设备参数等一目了然。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7月21日,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等在太原共同举办了“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之智能矿山建设论坛”,行业内领先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汇聚一堂,围绕智能矿山建设思路、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了解,智慧苹果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在3年内完成,建成后的苹果科技示范核心区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具有科技研发、品牌展示、技术交流、教学培训、休闲体验等功能的苹果高新科技示范基地。
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是我省实现转型蹚新路、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之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非营利性服务业,进一步帮助服务业企业纾困解难,促进服务业恢复稳定增长,我省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山西建投潇河公司风塔制造基地采用国内先进设备,以首次引进数控双曲线切割机并正式投产为标志,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潇河)园区全面进军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刘文柱摄图片统筹:冷雪本版责编:康少琼版式:刘铁军。
定襄县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12个先行启动区之一,借助发展机遇,全力延长产业链条、补齐产业短板、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拓宽应用领域,进军高精尖应用行业。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优化提升,加快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产业承载作用,全力谋划转型长远盘。
7月20日,山西焦煤按照能源保供要求,按时将6万余吨优质商品煤从京唐港发往广州华润热电公司,为当地迎峰度夏及时提供能源保障。
针对段村养殖户多的情况,汾西县供电公司对10千伏师沟线进行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并对段村养殖户的老旧线路进行改造。在大同市,云冈区供电公司马军营供电所所长梁尚乾和同事每周都要对云冈石窟景区周边的重要线路、台区巡查两到三次,并巡检调试景区充电站的充电桩,确保景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和充电站设备稳定运行。
眼下,在华阳集团一矿百米井下,滚滚乌金乘着皮带翻涌而出。今年4月以来,先后印发了《2022年度指导监督市级国资工作计划》,组织各市国资委和省市县国有煤炭企业召开了全省国有煤炭企业增产保供工作推进会,启动了对各市国资委和省属企业的督导检查,将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的要求贯彻到煤炭增产保供工作中。
6月29日,中国移动“智矿通”产品发布暨潞安化工集团“智矿通”(高河能源)全国首发仪式在长治市举行。针对这一问题,高河能源积极与中国移动研究探索解决方案。
提出通过盘活存量资源解决设备超过载问题和满足增量需求,将容量较大但用电负荷较小的变压器替换重载或过载变压器,再将换下的变压器替换到可以满足其他用电负荷的地方,以此降低安全风险,提高设备利用率。
“沁水区块郑庄工区CZBL-03井通过开展氮气泡沫洗井工艺试验,有效解决了煤粉堵塞问题,日产量达到5000立方米,此举大幅提升了单井生产周期和高产能力。通过煤成气井产能的稳步释放,郑庄工区日产量已突破65万立方米。
7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晋中市寿阳县的全国首座5 G矿井——新元煤矿。
同时多方沟通协调,适时优化调整保供计划,科学安排每日发运,提高煤炭储备和运输能力,高质量完成保供任务。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省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省煤化工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对发展和传承响铜乐器产生兴趣,他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工艺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并开发“玖兴炉铜乐器+养生”“玖兴炉铜乐器+理疗”的创新发展模式,使传统文化和技艺能薪火相传。
日前,一艘载有6万余吨山西焦煤集团优质商品煤的货轮由京唐港起锚,发往广州华润热电公司,为当地迎峰度夏及时提供能源保障。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对发展和传承响铜乐器产生兴趣,他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工艺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并开发“玖兴炉铜乐器+养生”“玖兴炉铜乐器+理疗”的创新发展模式,使传统文化和技艺能薪火相传。
肩负着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山西实现高质量低碳转型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晋中基地生产的第二代甲醇重卡,动力上搭载了全新自主开发的13 L甲醇发动机,动力更强,能耗进一步降低,同时满足国六排放标准。太古供热项目是目前世界上首个投运规模最大、地形最复杂的大温差长输集中供热项目,被评为北方城镇供热节能最佳实践案例和智慧供热优秀实践案例。
在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路径中,长治市按照产业高端化、产品差异化、生产集约化的发展思路,延伸煤焦化、煤电化、煤气化等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构建特色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生产出一系列高端化学品。
本栏责编: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