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全省各级党组织勇当“战士”不当“绅士”,毫不放松对各类阵地的管理,切实把哲学社科理论阵地、高校阵地、文化文艺阵地、民族宗教阵地等管好管到位。
针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会议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充分焕发三晋文化的时代光彩、积极推动文化领域改革创新5个方面作了强调。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在兴县蔡家崖村,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
参加第三届山西艺术节(云上艺术节)展演剧目音乐剧《火花》剧照。6月11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及“非遗在身边”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市钟楼街后广场举办。图片统筹:孙蕊本版责编:姚毅版式:刘铁军。
“围绕中心,坚持把立法工作放到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全省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针对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制定完善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制定修改汾河、湿地保护等一批法规,省市联动、市市协同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保护立法,支撑全省一盘棋、共抓大保护。
坚持以线索核查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扫黑除恶线索核查利剑作用,常态化开展线索核查工作,采取专班核查、异地核查、提级核查等措施强有力推动线索清零攻坚,做到跟踪督办、核必见底,确保线索核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近年来,省工商联以促进“两个健康”为指引,始终把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政治引领,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
一边是居民群众反映情况、诉说困难,一边是人大代表征求意见、认真记录……这是我省人大代表联络站日常工作的场景。
扎实开展“小切口”立法、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专项规划、组织政府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政府部门重大行政决策、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720个、全省治安案件下降44.75%等多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法者,治之端也”。
省、市、县三级成立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组织实施“统战大讲堂”“晋商大讲堂”,持续擦亮新的社会阶层“晋新晋力”工作品牌,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等政策措施,支持统战成员聚焦“六新”突破献计出力。
“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连续4年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累计解答群众免费法律咨询155.9万人次,受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2.59万件……一项项为民举措,化为一个个暖心服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民主法治就在身边。杨文图片统筹:杨文本版责编:高鹏版式:刘铁军。
民主法治,国之基石。近年来,我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省人大常委会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健全各项制度机制,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8月10日上午,晋城市委召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专题会议,听取了相关部门关于“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进展的情况汇报,大家兴奋不已。
吕梁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是拱卫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腹地。近年来,吕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任,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相继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持续实施“3个100万亩”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上升到全省第三。“吕梁市紧紧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进一步推进饮用水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坚决打击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让母亲河壮美安澜。
绿色是右玉的本色,生态是右玉的灵魂。马世界主题公园、城市会客厅、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夏训基地、年产1.5万吨中药饮片、年产1000吨亚麻酸乙酯、北京道威共享储能电站、华朔新能源独立储能等项目纷纷落地右玉,为右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高标准打造“五条绿色生态走廊”即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峨嵋岭绿色产业示范带。
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执行环保法各项制度规定,强化制度权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高效,以制度促提升。
8月5日一大早,家住省城康乐街的董宇新骑着自行车上了滨河东路的自行车道,准备沿着自行车道去位于龙城大街的公司上班。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培育打造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首批10条重点产业链,牵引制造业实现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据介绍,山西特钢材料产业链以太钢集团为核心,集合了19户重点企业, 2021年产业链营收为700亿元左右。
省、市、县三级成立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组织实施“统战大讲堂”“晋商大讲堂”,持续擦亮新的社会阶层“晋新晋力”工作品牌,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等政策措施,支持统战成员聚焦“六新”突破献计出力。
“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连续4年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累计解答群众免费法律咨询155.9万人次,受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2.59万件……一项项为民举措,化为一个个暖心服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民主法治就在身边。杨文图片统筹:杨文本版责编:高鹏版式:刘铁军。
民主法治,国之基石。近年来,我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省人大常委会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健全各项制度机制,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8月10日上午,晋城市委召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专题会议,听取了相关部门关于“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进展的情况汇报,大家兴奋不已。
吕梁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是拱卫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腹地。近年来,吕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任,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相继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持续实施“3个100万亩”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上升到全省第三。“吕梁市紧紧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进一步推进饮用水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坚决打击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让母亲河壮美安澜。
绿色是右玉的本色,生态是右玉的灵魂。马世界主题公园、城市会客厅、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夏训基地、年产1.5万吨中药饮片、年产1000吨亚麻酸乙酯、北京道威共享储能电站、华朔新能源独立储能等项目纷纷落地右玉,为右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高标准打造“五条绿色生态走廊”即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峨嵋岭绿色产业示范带。
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执行环保法各项制度规定,强化制度权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高效,以制度促提升。
8月5日一大早,家住省城康乐街的董宇新骑着自行车上了滨河东路的自行车道,准备沿着自行车道去位于龙城大街的公司上班。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培育打造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首批10条重点产业链,牵引制造业实现链式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据介绍,山西特钢材料产业链以太钢集团为核心,集合了19户重点企业, 2021年产业链营收为700亿元左右。
“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位于汾河岸畔的祁县城赵镇思贤村的主导产业是酥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晋中段)大力推进全流域生态治理,汾河廊带生态旅游通道的建设,拓宽了当地酥梨产业的流通渠道、销售渠道。
8月以来,数千只白鹭聚集栖息在平陆县黄河湿地,它们时而展翅高飞,时而独立水中,倏忽间又在空中盘旋,伴着水面阵阵涟漪,为初秋的湿地增添了别样灵动的风姿。
我们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色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省生态产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按照“全域规划、突出重点”推进思路,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攻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两带两屏”为主体的空间格局,全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山西投资兴业的企业和客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在山西办事更方便了,投资更便捷了,政务服务效率更高了。
制定了《山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山西省省直机关集中办公区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办法》《集中办公区和分散办公区物业管理及餐饮服务标准》等制度规定,为省直机关规范有序运转、集约节约高效提供了坚实支撑。
山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市场主体的重要论述,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加快“双创”提档升级,推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成长、“四上”企业不断壮大。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
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外贸政策,我省以龙头企业和开放平台为着力点,持续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外贸新业态提升、外贸转型升级、国际市场开拓、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发挥等工程,全力以赴提升外贸工作水平,推动全省外贸持续高速增长,屡创新高。
服务山西氢能产业战略规划,拓展全省南北氢能低碳汽车运输大循环,晋南钢铁与大运集团、一汽解放、南京金龙、美锦能源签订氢能战略合作,首次签订300辆氢能汽车,计划2025年孵化5000辆氢能重卡,同时自建20多座加氢综合能源岛,全面推动企业氢能重卡使用。
7月15日,太原、忻州两市分别颁发出首张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的营业执照。
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鼎物流园内,大型吊装设备正在为即将发车的中欧班列吊装汽车配件。我省狠抓市场主体和重大项目,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出台“1+1+8+1”政策体系, “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到山西考察,亲切看望基层干部群众,勉励山西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至此,太原与忻州日常开行的动车组列车达到12对,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
在大同市,近年来实施了服务器制造、数据存储、数据标注、数据清洗、数据呼叫、数据人才培养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源网荷储和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加快推进,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省坚持战略引领、园区承载、项目支撑,围绕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十大产业集群,谋划了一批实体化工程,布局了一批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创建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用好用足山西“特”“优”农业的比较优势。
7月20日,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的铜箔车间设备开始试车调试,为正式投产做好准备。
当天, 《山西日报》刊登了吴俊清的署名文章《牢记嘱托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本报刊登了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的署名文章《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好“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之路》。
7月25日,走进华晋焦煤沙曲二矿调度指挥中心,宽大的智能化综合管控调度大屏上,各系统运行情况、设备参数等一目了然。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7月21日,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等在太原共同举办了“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之智能矿山建设论坛”,行业内领先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汇聚一堂,围绕智能矿山建设思路、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了解,智慧苹果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在3年内完成,建成后的苹果科技示范核心区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具有科技研发、品牌展示、技术交流、教学培训、休闲体验等功能的苹果高新科技示范基地。
本栏责编: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