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清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要坚持斗争,要活下去,迎接胜利的到来”。
太行区民兵英雄、“地雷大王”王来法,以蟠(龙)武(乡)公路为战场,带领民兵运用多种方法,布下各式各样的地雷阵。图为王来法。
根据地民兵就地取材,利用废铁、废瓶、石头、瓦罐等制造地雷。民兵在地道里与敌人作战。
各根据地党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为鼓励群众英勇杀敌和努力发展生产,相继召开群英大会。图为1944年11月太行区召开的首届群英大会会场。
武工队是在反“蚕食”斗争中创造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图为太行区武工队向游击区、敌占区进发。
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七亘大捷纪念碑。
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陈列的左权将军写给家人的亲笔家书。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陈列的左权将军写给家人的亲笔家书。
八路军战士帮助群众修整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平顺县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李顺达创办了太行区最早的劳动互助组,被誉为“边区农民的方向”。
盛夏时节,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巅满目苍翠。 百团大战纪念碑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汪取川近照。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7月25日,在省军区太原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活动室内,今年102岁的汪取川低声吟唱起了这首《大刀进行曲》,老人在心情平静后向记者讲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过往。
何云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巍巍太行,汩汩清漳。
阳明堡飞机场遗址。本报记者李炼摄夜袭阳明堡战斗中被炸毁的敌机。
百团大战胜利后,人民群众欢迎参战归来的英雄。百团大战胜利后,八路军举行图片流动展览。
孙良亭近照。(图片由山西省军区太原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大同服务站温斌提供) 7月21日,省军区太原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大同服务站绿意盎然、宁静怡人。
叶成焕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38年4月18日,朱德总司令专程从八路军总部赶到榆社县郝北村,与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一起为一位烈士送行,这位烈士就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
展览期间,读者被一幅幅根据地地图所吸引。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7月24日讯(记者王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图书馆承办的“山河经纬·红色印迹——馆藏革命根据地地图特展”“文献里的山西抗战展”,于7月23日在省图...
主讲人:何伟志杨靖宇最后战斗画像。杨靖宇将军故居。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资料图片雁门关伏击战中被八路军击毁的敌汽车。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苦战六昼夜,同日军展开狮脑山争夺战。图为坚守狮脑山阵地的八路军。
暑假来临,位于太原城区的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迎来一波又一波年轻的参观者。展厅内,与太原会战相关的文物、照片、展板不时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
张友清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要坚持斗争,要活下去,迎接胜利的到来”。
太行区民兵英雄、“地雷大王”王来法,以蟠(龙)武(乡)公路为战场,带领民兵运用多种方法,布下各式各样的地雷阵。图为王来法。
根据地民兵就地取材,利用废铁、废瓶、石头、瓦罐等制造地雷。民兵在地道里与敌人作战。
各根据地党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为鼓励群众英勇杀敌和努力发展生产,相继召开群英大会。图为1944年11月太行区召开的首届群英大会会场。
武工队是在反“蚕食”斗争中创造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图为太行区武工队向游击区、敌占区进发。
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七亘大捷纪念碑。
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陈列的左权将军写给家人的亲笔家书。左权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陈列的左权将军写给家人的亲笔家书。
八路军战士帮助群众修整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平顺县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李顺达创办了太行区最早的劳动互助组,被誉为“边区农民的方向”。
盛夏时节,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巅满目苍翠。 百团大战纪念碑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汪取川近照。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7月25日,在省军区太原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活动室内,今年102岁的汪取川低声吟唱起了这首《大刀进行曲》,老人在心情平静后向记者讲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过往。
何云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巍巍太行,汩汩清漳。
阳明堡飞机场遗址。本报记者李炼摄夜袭阳明堡战斗中被炸毁的敌机。
百团大战胜利后,人民群众欢迎参战归来的英雄。百团大战胜利后,八路军举行图片流动展览。
孙良亭近照。(图片由山西省军区太原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大同服务站温斌提供) 7月21日,省军区太原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大同服务站绿意盎然、宁静怡人。
叶成焕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38年4月18日,朱德总司令专程从八路军总部赶到榆社县郝北村,与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一起为一位烈士送行,这位烈士就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
展览期间,读者被一幅幅根据地地图所吸引。本报记者王昕摄(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7月24日讯(记者王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图书馆承办的“山河经纬·红色印迹——馆藏革命根据地地图特展”“文献里的山西抗战展”,于7月23日在省图...
主讲人:何伟志杨靖宇最后战斗画像。杨靖宇将军故居。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资料图片雁门关伏击战中被八路军击毁的敌汽车。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苦战六昼夜,同日军展开狮脑山争夺战。图为坚守狮脑山阵地的八路军。
暑假来临,位于太原城区的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迎来一波又一波年轻的参观者。展厅内,与太原会战相关的文物、照片、展板不时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
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烽火岁月里,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李林(1915—1940),原名李秀若,福建漳州人。她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和深厚的群众根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杰出践行者。
新华社太原7月17日电 题:爱民模范马定夫:决不能让群众受到鬼子伤害 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原太谷县)东南部的山顶有一个村子,原名枫子岭村,为纪念在枫子岭战斗中牺牲的马定夫烈士,更名为马定夫村。 1943年7月23日,这是一个悲壮而难忘的日子。
《在太行山上》歌词简谱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这首雄壮有力的抗战歌曲展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积极投身民族解放战争的豪壮与气势,展现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抗战精神。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急时刻,是...
李林像。朔州市政府外事办供图 在山西朔州和福建漳州,各有一尊女英雄持枪跨马的雕像。
夏日的成都市人民公园,草木葱茏,树影婆娑。 许国璋将军遗像前,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的20余名孩子安静站立。
跑了几十年长途车的山西石楼人高虎应,以前从没想到,自己还能靠家门口的风景吃上“旅游饭”。 晋陕大峡谷间,咆哮的黄河陡然回旋,环抱出龟背一般的“黄土峁丘”,流出了近360度的圆形大湾。
图1图2图3图4 山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发展 图1 1938年3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一部在邯郸至长治公路上的响堂铺伏击日军,歼敌400余人,击毁敌汽车180余辆。图为部队向敌军射击。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图1 1937年9月20日,周恩来、刘少奇关于山西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致朱德、彭德怀等电。 图2 山西新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
阴山山脉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内蒙古高原,从山脊南眺,壮阔包容的黄河水如母亲宽厚手掌拂过土默川平原,尽展广袤平坦。 如今,土默川平原焕发勃勃生机,放眼望去尽是规整连片的农田,盛夏时节一片郁郁葱葱。
图一图二 图一 7月7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拍摄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现场。 图二 7月7日,媒体记者在广东省档案馆“抗战档案史料捐赠仪式”现场拍摄“波第8604部队”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