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共征集到清华大学90项优秀科技成果,当天,38项可再生能源与零碳技术、节能低碳与环境保护、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三大领域科技成果进行现场路演。
2023年,华阳二矿顺利通过省级智能化矿井验收,被评为Ⅱ类中级智能化煤矿。在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方面,华阳二矿累计建成9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19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
双碳目标之下,作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各地既做必选题,也做自选题。高碳省份,负重前行。能源革命,“碳”索未来。
截至目前,阳泉市建成5座智能化矿井、131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4.5%、全省第二。
近年来,山西奋力打造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勇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非常规天然气年产量超过上百亿立方米。
近年来,山西大力推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建成加氢站22座、甲醇加注站65座、LNG(液化天然气)加气站30座,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城市客运、公路运输新能源车辆占比位居全国前列。
论坛期间,发布了《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竞争力报告》《2024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研究报告》《2024双碳科技创新典型案例》等多份行业重量级报告和成果,更好展现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明晰全球新能源企业竞争格局,从而服务全球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
此次研讨会分为专家主题发言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德产煤区新能源开发推动经济新动能的挑战和机遇”“中欧能源企业携手助力地方新能源发展”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
本届论坛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开幕式后,还将举行平行论坛、招商推介、成果发布等活动。
全国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地质水利、生物医疗等领域有影响力的65位院士专家齐聚山西潇河国际会议中心,为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破题指路。
大家共同表示,要通过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搭建研发创新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应用等多种举措,快速实现能源与高水平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支撑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
山西是中国煤层气资源富集程度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我省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煤与煤层气高效高质共采,让曾经威胁煤矿安全的瓦斯变身高效清洁的能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
十年来,我省坚持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紧跟国际能源新趋势,全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体现出使命担当。
此次签约的项目投资规模大、牵引带动性强、科技创新效应明显,涉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国际物流、煤化工、绿色农业等多个绿色低碳产业领域。
山西交科集团发布两项原创技术成果
在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交能融合发展论坛现场,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公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护栏和高速公路补光灯工效性能快速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