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能融合 畅享未来 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交能融合 畅享未来 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9月11日,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论坛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志川,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鹏出席并致辞。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郭丙福主持。
本次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论坛以“交能融合 畅享未来”为主题,由省交通运输厅、山西交控集团共同主办,山西交科院集团承办,旨在聚焦我省交通与能源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发展路线、解决方案等,促进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为我省能源革命作出交通贡献。论坛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话交能融合未来发展,围绕交通新质生产力发展、低碳建造、交能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交通和能源行业同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双碳”工作的关键领域。近年来,山西抢抓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大机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扎实开展试点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持续优化,积极探索新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绿能”“储能”“新能”“智能”融合推进,区域交能融合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为推动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促进能源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山西交通运输行业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交通与能源产业链内在融合、要素间交互融合、区域间协作融合的发展态势,共同推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论坛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以《时空智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作特邀报告,将复杂高深的时空智能概念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结合,介绍了时空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以及时空智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王复明作了题为《“产科教融合”共享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特邀报告,深入阐述了“产科教融合”理念在共享平台建设中的实践,为交能融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视角和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陈湘生作了题为《地铁地下车站双洞密贴顶管机建造技术》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前沿的工程理念与创新成果,为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了直接参考与借鉴。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路衍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公路规划和政策研究的专业角度,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路衍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路衍经济的广阔发展前景。
教育部长江学者、同济大学教授孙立军以《路面低能耗再生技术》为题,通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实践经验展示,讲述了路面低能耗再生技术在交通能源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等内容。
论坛期间还同步进行了我省交能融合方面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等相关展览展示。
交通运输部规划院、交科院,国内知名高校、省直相关部门、兄弟省份交通企业领导和部分省属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论坛。
文字 | 马 佳 李达峰
图片 | 刘文柱 张津铖
审核 | 曹海涛 责编 | 池晓宏 编辑 | 袁昭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