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交出了怎样的一份答卷?政府工作报告亮出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引人关注。记者从报告中选取十个“新”,采访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业界专家,解读这些“新”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崭新趋向与强劲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朱少辉,是太重集团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16年间,他从一名起重机设计师,跨专业成了风力发电设计师。从零起步、自主创新,让山西制造的风机迈向先进水平。
站上讲台20余年,她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或奔走于一线,或伏案梳理收集群众呼声,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来关注和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谷、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晗坦言,把数字经济作为履职聚焦点,一方面,能够发挥本职工作专长,另一方面,也有丰富的调研信息支撑。
作为一名设备维修管理员,全国人大代表马通贵在民航基层已经工作了20多年,每天与数百个交通机械设备打交道。他深知:推进低碳技术应用,建设零碳机场,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等不得也慢不得。
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山西)纤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在忙碌的科研工作外,认真整理调研材料,准备着今年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兼社区一中队中队长杨蓉说,她亲历民法典等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见证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全过程,自己领衔提出的不少议案、建议也被采纳或实施。
从省政协委员到全国政协委员,李骏虎提出了很多提案。这些提案涉及建设文学强省、文旅融合发展等内容,广受社会关注。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李骏虎履职已近一年,对这份职责也有了更深感受。
推进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繁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刚刚过去的一年,梁丽萍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内容丰富多彩。
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声,去年全国两会上,杭侃建议,加强中国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完善文化遗产学科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机制;活化利用,让传统村落绽放新光彩,合理建设乡村博物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王润梅说,“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于我而言,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为人民发声、把基层的声音带到会上,我责无旁贷。”
2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锦龙正在认真修改提案。他表示,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要立足本职工作,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履行委员职责。
“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创新突破”,不论是本职工作,还是履职实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都给自己定下了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