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山西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山西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同意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山西省2023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及山西省2024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同意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罗清宇所作的《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冯军所作的《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景海所作的《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王拥军、徐广国、张吉福、李凤岐、吴伟、卢东亮、韦韬、郑连生、田越、汤志平、李成林、赵红严、杨勤荣、熊继军、李正印、张复明、李晓波、李青山、李思进、王立伟、闫晨曦、王蕾、冯军、杨景海、杨盛明、任明龙、卫小春、李悦娥、李俊明、王一德、黄庆学、徐明岗等。
近日,省委召开党外人士通报协商会,就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人事安排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进行民主协商。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1月27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唐登杰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丽当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会议表决通过了总监票人、监票人、总计票人名单,随后进行选举。根据《山西省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办法》的规定,在大会主席团的组织下,新当选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进行了宪法宣誓。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1月27日选举唐登杰为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作为全国中药材主产省份之一,我省素有“北药宝库”之称。
为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张海元代表建议,要坚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补上乡村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为抓手。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出,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锻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加大对先进成形工艺的研究,引进符合先进成形工艺所需的装备,通过成形工艺—成形模具—成形装备—成形制件耦合的全面创新,使锻造装备全面升级。
2023年,我省提出要全力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战和汾河谷地污染治理攻坚战,汾河保护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柴慧萍代表建议,各级各部门要自觉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法治意识,加大黄河保护法和汾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自古以来,山西便是重要商埠和物产集散地,很多老街、名店因经营有方而美名远扬,如太原的羊市街、食品街,运城的朱市巷,大同的南马市角、北马市角、赵大豆巷、草帽巷、稻米店巷等。张之莉代表建议,要充分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和了解老字号。
近年来,太原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进一步拓展了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冯文梅代表建议,要在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现有产业基础优势的前提下,发挥数字经济在补链强链中的引领作用,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我省将特色专业镇建设作为振兴山西制造、推动转型发展、做强县域经济、带动就业富民的重要平台抓手,坚持以传统、特色、专业、优势为标准,遴选培育了10个省级特色专业镇和82个市级特色专业镇,构建起全面覆盖、梯次培育的特色专业镇发展格局。
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新材料,是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张烘代表建议,要加快制定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原平经开区生物全降解塑料项目,编制年度传统塑料替代比例任务、应用目标和要素保障措施,延伸可降解材料产业链发展。
近两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和平遥县委、县政府坚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在古城保护、文化传承、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特别是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培育特优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内容,给我吃了‘定心丸’,对于实现‘打造国家级食用菌现代产业园区’的目标,我更有信心了!
为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张海元代表建议,要坚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补上乡村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为抓手。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出,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锻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加大对先进成形工艺的研究,引进符合先进成形工艺所需的装备,通过成形工艺—成形模具—成形装备—成形制件耦合的全面创新,使锻造装备全面升级。
2023年,我省提出要全力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战和汾河谷地污染治理攻坚战,汾河保护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柴慧萍代表建议,各级各部门要自觉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法治意识,加大黄河保护法和汾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自古以来,山西便是重要商埠和物产集散地,很多老街、名店因经营有方而美名远扬,如太原的羊市街、食品街,运城的朱市巷,大同的南马市角、北马市角、赵大豆巷、草帽巷、稻米店巷等。张之莉代表建议,要充分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和了解老字号。
近年来,太原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进一步拓展了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冯文梅代表建议,要在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现有产业基础优势的前提下,发挥数字经济在补链强链中的引领作用,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我省将特色专业镇建设作为振兴山西制造、推动转型发展、做强县域经济、带动就业富民的重要平台抓手,坚持以传统、特色、专业、优势为标准,遴选培育了10个省级特色专业镇和82个市级特色专业镇,构建起全面覆盖、梯次培育的特色专业镇发展格局。
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新材料,是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张烘代表建议,要加快制定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原平经开区生物全降解塑料项目,编制年度传统塑料替代比例任务、应用目标和要素保障措施,延伸可降解材料产业链发展。
近两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和平遥县委、县政府坚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在古城保护、文化传承、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特别是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培育特优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内容,给我吃了‘定心丸’,对于实现‘打造国家级食用菌现代产业园区’的目标,我更有信心了!
建议省总工会出台建立职工心理疏导相应政策,组织成立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团队为企业职工服务。
加大对无人机场景应用的研发,聚焦无人机产业基础及应用需求,开展中大型无人机飞行验证业务,着力构建链条产业化、场景应用化、人才社会化、保障体系化等四大体系,培育无人机产业生态链条。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正确领导,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
“省财政安排足额资金,办好15件民生实事。全力办好今年15件民生实事,要坚持在发展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一件件有力有效加快推进,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最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山西将通过聚焦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举措,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去年,我和朋友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从忻州偏关出发,行至临汾,又拐道去了云丘山,沿途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到现在还感觉回味无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24年“所有村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今年省政府要办好15件民生实事之一,就是“完成5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我所在的省青年企业家商会坚持“凝聚青年力量、弘扬晋商精神、振兴山西经济、助力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凝聚了一批山西省极具发展潜力与创新活力的青年企业家。
二是创新经营模式,开通定制公交、通勤班车、旅游公交线路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路,打通乡镇到各个村落的非营利性公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深入实施百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二要大力扶持中医药特色化发展,加大对中医特色优势医疗服务项目的倾斜力度,鼓励各地将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持范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崔晓青建议,一、可以在中小学教研体系中关注和研究家庭教育与沟通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定期增加家长课堂,提升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能力。
近年来,晋中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的决策部署,以甲醇汽车启航、甲醇经济领航、甲醇生态护航,大力推进甲醇汽车制造和甲醇化工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甲醇经济新生态。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让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针对晋中龙城水系项目等违法占地问题,举一反三在全省开展耕地保护政治监督专项检查。
“我高中毕业就回村务农, 1998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0多年。”省人大代表、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雪拿出笔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切身感受到我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很多内容都与我们公司发展方向和业务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支持建设中医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现代中药饮片、中药大健康产品生产为主导的现代中药制造业。
班主任与其他老师相比,接触学生机会最多、距离学生最近,也最能全面了解学生身心成长情况,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特殊重要作用。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张馨报道 “今年我带来的是《关于全面覆盖乡村公共交通的提案》。”1月25日,刚刚结束政协会议小组讨论的关改玉委员对记者说。
正在召开的2024山西两会上,政协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医疗卫生等重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一起来看。
如何用积极政策扶持新企业?如何解决基层法院人员?如何应对老龄化和慢性病……2024年山西两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为绘就山西发展新蓝图出谋划策,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 整理:郭子萱 制图:崔雅丽。
过去一年,民营经济成为“热词”之一。山西推动出台山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制定激活民间投资30条、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23条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