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关改玉:“钢轨医生”见证高铁腾飞,关注乡村交通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4>>2024山西两会>>要闻

时 间
2024
01/28
06:18
分 享
评 论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张馨报道 “今年我带来的是《关于全面覆盖乡村公共交通的提案》。”1月25日,刚刚结束政协会议小组讨论的关改玉委员对记者说。

1988年出生的关改玉,是中铁十七局集团铺架分公司首批取得国家资格认证的唯一女探伤技工,也是连任两届的山西省政协委员。

▲省政协委员关改玉

在无缝轨道施工领域存在这样一个基层工种——探伤。关改玉介绍,探伤是钢轨移动闪光焊接的最后一道工序,由探伤工通过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对钢轨焊接接头进行检测。如果焊接不合格,容易产生病害,甚至发生断轨。因此,必须通过接头探伤,真实准确把握焊接质量,确保行车安全。可以说探伤工就是给钢轨诊断的“医生”,是轨道施工的重要技术岗位。

作为一名钢轨探伤技工,关改玉的工作就是沿着铺好的钢轨,对焊接头一个不落地检测。“为了精准检测,尝尝要蹲在道砟、枕木上对焊接处除锈、涂油等,一个焊口接着一个焊口,在线路上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天下来,膝盖被道砟扎得青一块紫一块。高架铁路桥周围没有电梯,需要攀爬20多米高的高架梯才能抵达施工面。”乐观积极的关改玉回忆说,在津秦客专抢工期“大会战”的日子里,每天下午19时多上班,次日早上7时多才能下班,有时候甚至要干到次日9时多才能休息,最高峰时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每天在线路上步行接近20公里。在参建的9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关改玉检测焊头共1.2万余个,准确率达96%以上。

▲行走在铁路间的“钢轨医生”

京沪线、海南东环铁路、汉宜铁路、邯黄铁路……在基层工作的15年间,关改玉跟随高铁建设线,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见证了中国高铁速度的不断提升,为中国的基建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高铁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引发了关改玉的思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关改玉始终关注民生、持续关注热点,结合实际提出更利于民、更有质量的提案。

▲关改玉与同事一起攻关技术难题

“我的家乡在运城市万荣县的一个村庄里,过去,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条件相对较差,公交车只在市区、县城以及少部分离城市比较近的村落运行,所以我对交通这方面格外关注。”关改玉坦言,尤其是在乡村,私家车的普及让一部分人不再依赖公共交通(主要指私人运营大巴车)。公共交通逐渐走向没落,发车次数越来越少。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买车,反倒造成了一部分人出行困难。

因此,关改玉提出,打通并全面覆盖地级市到县城以及各个乡镇的公交车运行,形成一体化。应尽快做到全面覆盖,减少出行阻碍。同时,打通乡镇到各个村落的公交车,让公共交通打通覆盖到各个村落,尽快顺应时代的潮流,让距离不再是距离。

“希望我的提案可以帮助一部分人。作为一名来自铁路战线上的省政协委员,我要不断努力学习,拓宽视野,继续履好职,尽好责,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改玉说。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