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记者从省民营经济发展局了解到,我省大力推动省级重点联系民营企业库建设,目前已收到各市推荐及自荐的民营企业942家,正在根据申报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拟于近期向社会公布第一批省级重点联系民营企业名单。
本报讯 根据7月4日公布的《山西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部门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化发展。太原“无废城市”和太原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城市建设是主要依托。
本报讯 7月2日,为期5天的山西(太原)特优农产品夏季产销对接活动在龙潭公园落下帷幕。来自省内11个市的260余家农业企业携酿品、饮品、果蔬、杂粮、肉制品等16个品类近1500种特优产品集中亮相,活动现场人气旺盛,天天爆棚,现场交易额达到1200万元,与高校达成合作意向300万元,实现了成交订单、销售额双双增长,有力推进了“百万乡品进省城”,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高效对接。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大同7月3日讯(记者 翁剑)7月3日,第二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大同古城南城墙启幕。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致辞。
本报太原7月1日讯(记者 李若男)据太原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省货物贸易实现出口460.5亿元,同比增长26.3%。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势头较为强劲,出口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97.0%,远超传统出口商品,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
本报太原7月1日讯(记者 马永亮)6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消费品工业集聚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我省将聚焦家电、中成药、汽车玻璃等重点行业,实施上下游精准招商,引企聚链、集链成群,打造一批消费品特色园区,把资源要素优势转变为产业集聚发展优势。
本报讯 6月30日下午,我省首趟“三晋通”货物快运列车从太原西火车站驶出,约5个小时后抵达侯马,车上所载米、面、油、饮料等物资将于次日一早送往商场、超市等销售点,标志着山西省民生物资运输开启新的物流快速通道。 “三晋通”货物快运列车由10辆载重70吨的棚车组成,构造速度与多数普速旅客列车相同,达到每小时120公里,是客车化开行的货物列车。
仲夏时节,万物葱茏。 进入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可以看到,一个个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一个个产业正茁壮成长,一个个工厂正高效运转,一个个身影正忙于生产。
同时,鼓励各县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银行网点等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探索实现“政务服务+银行”“政务服务+公证”“政务服务+交警”“政务服务+派出所”“政务服务+便民中心”“政务服务+卫生院”“政务服务+联通”“政务服务+税务”等服务模式。
6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第二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将于7月3日至5日在大同市古城南城墙关城举办,旨在集中推介和展示山西专业镇特色优势产品和近两年来的建设成效,搭建专业镇招商引资和开拓市场平台,招引一批投资项目落地,达成一批贸易合同。
天山脚下,亚欧博览会和乌鲁木齐的盛夏一样“热”。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我省38家优势企业携各类名优特精品集中亮相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山西展区,高新技术产品、精美工艺品及农产品受到了众多客商的青睐。本届博览会山西展区分为投资合作展区、农产品及食品专业展区及装备制造专业展区三个板块。
刘勇介绍,在开拓市场方面,各省级重点专业镇站位全国大市场和全球视野,抱团推介,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累计举办和参加各类展会超650场,达成投资贸易合作项目超440个,部分专业镇通过主动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今年1—5月营收增速达41%。
集中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安全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统筹调度公安、交警、应急等部门,确保博览会安全、顺利举行。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山西是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和中心区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大省、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承担着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两大重要使命,山西省锚定转型目标,立足省情实际,正在加快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山西是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和中心区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大省、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山西承担着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两大重要使命,山西省锚定转型目标,立足省情实际,正在加快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山西中北观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煤矿数字医生”项目能实时获取数百米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数据,提前研判故障风险,高效智能保障煤矿安全运行。
6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召开山西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截至5月底,已提供风险保障8678.04亿元,为4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88.22亿元,为井下职工提供意外风险保障498.31亿元,为200万户个体工商户提供“惠商保”风险保障1030亿元。
据新华社电当前已进入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关键期,能源大省山西正加大煤层气增产增供力度。山西省统计局通报称,今年前5月山西省煤层气总产量53.4亿立方米,已超过去年上半年的产量之和。
6月27日, ,为期8天的“2024情系三晋——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正在进行, 15位台湾文创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走进晋城、高平等地,对山西的根祖文化、文博非遗、工艺美术、乡村旅游等进行考察体验,以文创领域的研讨对接为载体,深化晋台文旅产业交流合作。
据了解,目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晋中基地主要生产普货牵引车、危化品牵引车、自卸车、子母运输车等甲醇重卡整车产品。
10月26日, 2023年“投资山西·三大经济圈全媒体记者山西行”晋中线采访调研组走进最后一站——东湖醋园。据该园工作人员介绍, “东湖老陈醋醇香的秘诀就在于东湖醋特有的‘红心大曲’,历经120天养出的‘红心大曲’含有几十种酶类与多种菌类微生物,可快速发酵出酒精。
记者郭若梅 发自山西太原 为宣传山西对外开放新形象及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举措、生动实践,10月23日,由山西省投资促进局主办的“投资山西·三大经济圈全媒体记者山西行”活动在太原启动。 据了解,山西省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采取诸多措施,坚持对标一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先后出台《山西外来投资促进条例》《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多项法规,推进依法招商,健全投资促进体系,引导外来投资向重点产业集聚,强化对外来投资的保护。
,以“服务示范、助力一流”为主题的“依海入晋”大湾区优质企业综改行暨项目交流对接会在并举办,来自大湾区的企业家与综改区职能部门、招商中心以及入区企业负责人围绕产业资源、技术合作、项目落地等内容开展深度交流对接。
为贯彻山西省招商大会精神,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方面的内在优势,不断增强山西地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助力山西地方企业提升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动能塑造,山西省长三角招商局会同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于10月19日至23日组织长三角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赴吕梁市,开展了“长三角金融机构走进山西系列活动·走进吕梁”活动。 活动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华鑫煤焦化实业集团及其下属庞泉酒业、中航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并在部分企业举办了企业对接专项座谈会。
10月24日,省工信厅公布2023年省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据悉,下一步,我省将充分发挥省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的行业引领作用,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省商务厅副厅长侯向军介绍,山西综改示范区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合成生物产业链。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美誉,是国家重点打造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0月23日,“投资山西·三大经济圈全媒体记者山西行”活动在太原汾河畔正式拉开帷幕。
10月25日, ,省商务厅会同7部门制定了《全省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从六方面推动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出台推动文化贸易、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国际人才流动,提升金融跨境服务能力,探索数据跨境通道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夯实服务贸易支撑体系。
10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二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专场新闻发布会。
为宣传好山西对外开放新形象及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举措、生动实践,展示山西良好营商环境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新成效。10月23日,“投资山西·三大经济圈全媒体记者山西行”活动在太原的汾河水畔正式启动。
10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一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专场发布会。同时,积极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中长期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持续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完善电力需求侧市场化响应机制,售电侧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山西日报记者杨文报道 关键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效能持续提升。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显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意识显著增强,经营主体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组织省直有关部门、部分市、部分产业链链主企业赴德国、奥地利、法国、日本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加强了我省与国内外重要地区和企业的投资合作和经贸交流,全面展示了我省转型发展新形象。
据省商务厅副厅长侯向军介绍,山西综改示范区培育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合成生物产业链。开发区持续补链延链强链,通过不断持续发挥链主招商作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找准有望突破形成优势的重点环节、影响发展壮大的薄弱环节、制约发展急需引进的关键环节,研究形成产业链图、全景图、分布图、路线图和企业库等产业链招商图谱体系,并在全省招商引资大会上发布。
,该厅联合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落实举措》,加大对外商在晋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践行“三新一高”重大战略部署,把比较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胜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国艺同行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投资企业对晋城市析城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和长治市平顺虹梯关通天峡景区康养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深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
在观看直播后,大家纷纷留言表示,每个项目都很有吸引力,山西一手抓旅游项目招商,一手抓“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山西文旅业的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好。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被誉为是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深圳、宁波、广州、杭州等外贸强市陆续“组团出海”招商引资。
1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2022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获悉,山西将大力实施长板招商,高质量推动招商引资。
3月5日下午,蓝佛安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以更大力度促进投资和消费回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同时,聚焦风电装备产业链、光伏产业链、氢能产业链、现代医药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以及合成生物产业链开展招商。
5月12日,由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台办、省工信厅、太原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投促局、山西省珠三角招商局、太忻经济一体化太原区运营中心协办的山西省招商引资政策暨海峡两岸(太原)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推介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东莞市、广州市台协及30余家台商企业代表参会。
潮平岸阔风正劲 春和景明,万物生长。 深圳湾湿热的海风似乎还吹拂在耳际,时隔9个多月,太原市党政代表团又一次走出去,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扬帆启“杭”,“沪”赢未来。
▲2023年全省投资促进机构抓落实工作会议现场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刘妍报道 明确目标谋发展,鼓足干劲抓招商。5月6日,2023年全省投资促进机构抓落实工作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在省投资促进局召开。
山西日报客户端综合报道 4月13日,山西召开了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等省领导全部参加。
新华网太原4月15日电(记者 孙亮全) 在山西13日召开的全省招商引资大会上,山西省委书记蓝佛安以“案例”的方式,列举了长板招商“十二法”。 这是多年来山西第一次召开规模如此之大的招商引资大会。
4月13日,山西省招商引资大会在太原召开。结合各地招商实践,省委书记蓝佛安勉励各地各相关部门用好十二种招商方式,以长板招商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为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注入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