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第89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省商务厅组织山西文旅集团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山西工美传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5家文化企业参展,以数千件融合传统与创意的手工艺品和文旅产品,向世界展示三晋文化魅力。 展会中,山西文旅国旅公司以“文化叙事+产品落地”形式,展出涵盖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文创产品,以及深度体验山西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的特色旅游产品,将承载三晋历史底蕴的文创精品与串联名胜古迹的旅游线路推向国际舞台。
本报太原5月15日讯(记者 姚凡)日前,山西省供销社与浙江省供销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双方将以中药材产销为合作切入点,逐步拓展形成再生资源、冷链物流等其他战略领域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并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发展机制,打造供销系统跨省区合作的典范。
本报太原5月15日讯(记者 郝薇)日前,省财政厅与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发布《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专项资金围绕五大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旨在全方位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山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讯(记者张婷)5月15日,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现场华光溢彩,山西文旅集团“唱游山西”文旅体验活动产品发布会启幕,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家旅游目的地机构、旅行社、航空公司、OTA在线旅游平台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晋粤携手创新融合、全域联动的文旅对话与合作新篇。天津、贵州、江西、云南、广西及广东旅游相关行业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5月9日,由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联合河北省商务厅主办的“电商赋能,产业共赢——产业电商惠企对接(河北站)”活动在邢台市平乡县举行。山西省商务厅组织建邦集团等16家有电商发展意向的外贸出口企业赴会,深度参与电商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推动数字化转型行动。
本报太原5月14日讯(记者 郝薇)近日,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印发《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新增500户、净增200户的目标任务,并从挖掘升规潜力、强化激励引导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推进企业“小升规”工作。 《方案》提出,建立全省规下工业企业基础信息库和“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按月动态更新,梯度有序升规;紧盯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和开发区“三个一批”工作实施进展,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入统;鼓励同类规下工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升规,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的个体工商户转企升规,培育引导以其他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向以工业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转型升规。
本报太原5月14日讯(记者 王蕾)5月12日,省工信厅发布消息,4月份我省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9%,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较全国物流业景气指数(51.1%)高1.8个百分点。随着我省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省内的市场消费持续恢复,物流行业活力继续增强。
本报太原5月14日讯(记者 王佳丽)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与去年持平;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0.5%。
本报讯 近日,“晋塔”智能施工升降机进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南扩区)一期建设项目。这是“晋塔”智能施工升降机首次进入新疆市场,也是晋塔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集团首次合作,展示出“山西智造”的硬核实力。
5月12日消息,省工信厅公布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安排。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吸纳毕业生实习意愿和条件的企业发布实习岗位信息,有条件的可给予短期免费住宿等相关支持。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为持续夯实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发展根基,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近日印发《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新增500户、净增200户的目标任务,并从挖掘升规潜力、强化激励引导、加强要素保障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推进企业“小升规”工作。 《方案》提出,建立全省规下工业企业基础信息库和“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按月动态更新,梯度有序升规;紧盯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和开发区“三个一批”工作实施进展,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入统;鼓励同类规下工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升规,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的个体工商户转企升规,培育引导以其他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向以工业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转型升规。
本报讯(记者孟婷)5月12日,2025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大会(山西)举行。与会嘉宾聚焦“‘双碳’目标引领下的绿色科技创新及金融支持”主题,共同探讨了绿色技术发展路径、行业机遇和挑战、政策激励措施、绿色投融资等议题。
5月9日从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获悉,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园可申报了。 申报者需具备开展生产经营和公共服务活动的厂房、场地、设施等条件,生产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建筑面积至少在5万平方米以上,其他类园区建筑面积至少在2万平方米以上,鼓励片区相对集中。
4月3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在山西省公路养护中试基地阳曲园区,车间外码放整齐、等待交货的公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护栏。在交通科技园,高标准固废利用与低碳材料实验室为我省工业固废在交通领域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山西日报记者赵建军报道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茁壮成长,也是施工建设的黄金时期。眼下,山西省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快进模式”,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开足马力,施工人员紧密协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处处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记者王蕾)近日,省能源局对新型储能项目库进行了调整。经申报、评审和公示,此次调整入库119个项目、总容量2400万千瓦,调整出库89个项目、总容量1566.576万千瓦。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记者马永亮)近日,“共赴山海同谋划、携手前行促便利”之2025年京津冀晋内蒙古“五地共建”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互认业务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此次会议共同发布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优质企业互认名单2970家,对推动我省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实习记者宋烨)5月9日,以“创新、合作、共享”为主题的第二次黄河流域中药材产教融合共同体大会在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举行,来自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黄河流域中药材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作为我省首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山西药科职业学院联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成立,涵盖黄河流域9省域的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单位,贯穿中药材产业全链条。
为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省财政厅、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近日联合发布《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主要支持五大方面,最高奖励500万元。自6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讯 日前,第89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省商务厅组织山西文旅集团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山西工美传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5家文化企业参展,以数千件融合传统与创意的手工艺品和文旅产品,向世界展示三晋文化魅力。 展会中,山西文旅国旅公司以“文化叙事+产品落地”形式,展出涵盖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文创产品,以及深度体验山西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的特色旅游产品,将承载三晋历史底蕴的文创精品与串联名胜古迹的旅游线路推向国际舞台。
本报太原5月15日讯(记者 姚凡)日前,山西省供销社与浙江省供销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太原举行。双方将以中药材产销为合作切入点,逐步拓展形成再生资源、冷链物流等其他战略领域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并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发展机制,打造供销系统跨省区合作的典范。
本报太原5月15日讯(记者 郝薇)日前,省财政厅与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发布《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专项资金围绕五大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旨在全方位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山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讯(记者张婷)5月15日,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现场华光溢彩,山西文旅集团“唱游山西”文旅体验活动产品发布会启幕,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家旅游目的地机构、旅行社、航空公司、OTA在线旅游平台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晋粤携手创新融合、全域联动的文旅对话与合作新篇。天津、贵州、江西、云南、广西及广东旅游相关行业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
5月9日,由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联合河北省商务厅主办的“电商赋能,产业共赢——产业电商惠企对接(河北站)”活动在邢台市平乡县举行。山西省商务厅组织建邦集团等16家有电商发展意向的外贸出口企业赴会,深度参与电商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推动数字化转型行动。
本报太原5月14日讯(记者 郝薇)近日,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印发《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新增500户、净增200户的目标任务,并从挖掘升规潜力、强化激励引导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推进企业“小升规”工作。 《方案》提出,建立全省规下工业企业基础信息库和“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按月动态更新,梯度有序升规;紧盯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和开发区“三个一批”工作实施进展,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入统;鼓励同类规下工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升规,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的个体工商户转企升规,培育引导以其他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向以工业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转型升规。
本报太原5月14日讯(记者 王蕾)5月12日,省工信厅发布消息,4月份我省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9%,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较全国物流业景气指数(51.1%)高1.8个百分点。随着我省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省内的市场消费持续恢复,物流行业活力继续增强。
本报太原5月14日讯(记者 王佳丽)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与去年持平;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0.5%。
本报讯 近日,“晋塔”智能施工升降机进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南扩区)一期建设项目。这是“晋塔”智能施工升降机首次进入新疆市场,也是晋塔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集团首次合作,展示出“山西智造”的硬核实力。
5月12日消息,省工信厅公布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安排。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吸纳毕业生实习意愿和条件的企业发布实习岗位信息,有条件的可给予短期免费住宿等相关支持。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为持续夯实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发展根基,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近日印发《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新增500户、净增200户的目标任务,并从挖掘升规潜力、强化激励引导、加强要素保障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推进企业“小升规”工作。 《方案》提出,建立全省规下工业企业基础信息库和“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按月动态更新,梯度有序升规;紧盯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和开发区“三个一批”工作实施进展,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入统;鼓励同类规下工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升规,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的个体工商户转企升规,培育引导以其他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向以工业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转型升规。
本报讯(记者孟婷)5月12日,2025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大会(山西)举行。与会嘉宾聚焦“‘双碳’目标引领下的绿色科技创新及金融支持”主题,共同探讨了绿色技术发展路径、行业机遇和挑战、政策激励措施、绿色投融资等议题。
5月9日从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获悉,2025年度省级中小企业园可申报了。 申报者需具备开展生产经营和公共服务活动的厂房、场地、设施等条件,生产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建筑面积至少在5万平方米以上,其他类园区建筑面积至少在2万平方米以上,鼓励片区相对集中。
4月3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在山西省公路养护中试基地阳曲园区,车间外码放整齐、等待交货的公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护栏。在交通科技园,高标准固废利用与低碳材料实验室为我省工业固废在交通领域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山西日报记者赵建军报道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茁壮成长,也是施工建设的黄金时期。眼下,山西省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快进模式”,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开足马力,施工人员紧密协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处处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记者王蕾)近日,省能源局对新型储能项目库进行了调整。经申报、评审和公示,此次调整入库119个项目、总容量2400万千瓦,调整出库89个项目、总容量1566.576万千瓦。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记者马永亮)近日,“共赴山海同谋划、携手前行促便利”之2025年京津冀晋内蒙古“五地共建”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互认业务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此次会议共同发布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优质企业互认名单2970家,对推动我省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太原5月10日讯(实习记者宋烨)5月9日,以“创新、合作、共享”为主题的第二次黄河流域中药材产教融合共同体大会在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举行,来自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黄河流域中药材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作为我省首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山西药科职业学院联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成立,涵盖黄河流域9省域的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单位,贯穿中药材产业全链条。
为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省财政厅、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近日联合发布《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主要支持五大方面,最高奖励500万元。自6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讯(记者冷雪)5月6日,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矿东井,钻机司机王建伟在综采工作面进行瓦斯抽采作业。作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瓦斯治理技术的代表,寺河矿所采用的煤矿区煤层气“四区联动”井上下联合抽采模式及技术体系,日前在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推进会上亮相。
(一) 表里山河,华章日新。 火花四溅,机械臂拈起炽红钢坯,高铁轮对在太重集团轨道公司“灯塔工厂”下线。
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发展依赖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时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
在晋能科技TOPcon电池智能制造车间,机器人精确地搬运和操作装有电池片的花篮。刘夏摄在太钢精密带钢生产车间,一卷卷不同规格的“手撕钢”整齐排列,绽放出创新与匠心交融的独特魅力。
本报太原5月7日讯(记者 王佳丽)记者今天从省人社厅了解到,我省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自4月中旬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共组织了2593家次企业参加服务月活动。通过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4592人,其中一线工人2259人,技能人才998人。
本报太原5月7日讯(记者 王佳丽)近日,省人社厅印发通知,启动以“晋博晋创、智启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山西省博士后创新大赛。大赛设创新赛和揭榜领题赛两个组别,5月15日前报名。
本报讯(记者沈佳)近日,省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对2024年度考核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予以通报表扬,旨在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强化这些平台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根据相关规定,经严格考核评估,“煤矿综掘与短壁开采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15个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山西省半导体深紫外技术创新中心”等14个省技术创新中心获评2024年度考核“优秀”。
日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我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
本报讯(记者陈俊琦)近期,我省制定出台《关于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人才融通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等6个文件。这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在人才强省建设上求实效,立足省情、以用为本,持续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的又一重大举措。
本报讯(记者姚毅)4月30日,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推进会议在太原召开。副省长赵红严出席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