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大传统煤炭产业、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双轮驱动”战略为引擎,近年来,华阳集团在守牢煤炭产业根基的同时,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军,用科技创新点燃传统产业转型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三晋大地书写着“煤海蝶变”的壮丽篇章。 智启矿山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蝶变 当晨光穿透太行...
汾河临汾段风光。王一霖摄 自2023年我省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来,投资逾千亿元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285个子工程目前全部开工,完工率达61.1%。
本报讯 3月25日,高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再次走进正木商贸有限公司,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之前遇到了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帮我们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打通了融资渠道,还帮我们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
本报讯 今年以来,运城市持续破除发展壁垒、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量质双升”。据统计,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51.7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39%;实现税收114.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7.51%;民间投资规模突破509.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4%……多项数据位...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山西始终以“能源重镇”的身份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面对“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这座“煤炭巨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运城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黄河流经运城8县(市)、345公里,占全省1/3,为我省境内岸线最长的市。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3月24日,阳泉高新区的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目前已完成A1、A2、B1、C1、C2楼以及柴油发电机楼的基础设施部分,整体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记者李强)累计投运服务器68.2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之城”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典型案例、荣登全国30个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榜单……从地下“乌金”到云端智算,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曾以煤闻名全国的大同在如今的算力浪...
一个个电商直播中心出现在各个村里,一辆辆快递车来回穿梭,一个个农民主播拿着手机熟练直播……在神池县,随着乡村e镇电商服务中心落地生根,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之路逐渐开阔。 “主播,你这是用啥‘神器’烤月饼呢?看着太特别了。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走进中鼎物流园,一排排集装箱有序摆放,高耸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吊放到火车上,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吉美鲜冻干果蔬产品销往全国30余省份;吉美宠物食品公司深耕冻干宠物食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省前三;总投资11亿元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加快推进,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3亿元;核心区已建成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围绕“苹果全产业链”布局的吉美系列四大龙头企业已全部入驻…… 近年来,吉县现代农业...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
本报讯(记者秦洋)村卫生室有了大学生村医,并且全部实现医保定点接通结算,“千名医师下基层”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提档升级……去年以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织密兜牢,县级医院能力持续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拓展新内涵,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县域群众享受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定13座智能化煤矿建设全部完成,先进产能达到97%;全市粮食产量25.93亿斤,玉米单产创全省最高纪录;“四条全产业链”初步构建,“六大基地”形成规模,草牧业6项指标连续多年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二,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历史上首次…… 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
春风轻拂,大地回暖。3月20日,在永济市尊村引黄灌区,随着闸门缓缓开启,黄河水奔涌而出,沿着渠道一路欢歌,直抵广袤的农田。
推进实施建设项目1426个。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排全省第一,完成率排全省第二; 年度计划投资8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57.4亿元,完成率106.4%; 计划产业投资410.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6亿元,完成率1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排全省第二。
“这是我的‘新同事’,共事以来,靠谱得很。”3月13日,指着在绞车机头不停穿梭的瓦斯智能巡检机器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水峪煤业瓦检队职工雷生平介绍道。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全自动生产线一字排开,智慧型引导运输车来回穿梭,蓝色的机械手挥舞“手臂”上下翻飞灵活操作,切片机、清洗机、分选机等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穿着无尘服卡控每一道工序生产质量。3月10日,在朔州市平鲁区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单晶硅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新能源产业项目生产的整个...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年产100万吨薄带铸轧项目施工现场。本报记者周明飞摄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古耿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本报讯 “井上看见井下、井上控制井下”,3月6日,走进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管控平台,有条不紊地对矿井的各项工作进行远程指挥和协调,巨大的调度大屏上清晰可见矿井各地点的运行情况。 作为我省智能化建设试点煤矿,玉溪煤矿于2021年建成超融合数据中心,...
做强做大传统煤炭产业、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双轮驱动”战略为引擎,近年来,华阳集团在守牢煤炭产业根基的同时,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军,用科技创新点燃传统产业转型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三晋大地书写着“煤海蝶变”的壮丽篇章。 智启矿山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蝶变 当晨光穿透太行...
汾河临汾段风光。王一霖摄 自2023年我省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来,投资逾千亿元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285个子工程目前全部开工,完工率达61.1%。
本报讯 3月25日,高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再次走进正木商贸有限公司,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之前遇到了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帮我们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打通了融资渠道,还帮我们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
本报讯 今年以来,运城市持续破除发展壁垒、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量质双升”。据统计,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51.7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39%;实现税收114.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7.51%;民间投资规模突破509.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4%……多项数据位...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山西始终以“能源重镇”的身份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面对“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这座“煤炭巨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运城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黄河流经运城8县(市)、345公里,占全省1/3,为我省境内岸线最长的市。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3月24日,阳泉高新区的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目前已完成A1、A2、B1、C1、C2楼以及柴油发电机楼的基础设施部分,整体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记者李强)累计投运服务器68.2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之城”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典型案例、荣登全国30个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榜单……从地下“乌金”到云端智算,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曾以煤闻名全国的大同在如今的算力浪...
一个个电商直播中心出现在各个村里,一辆辆快递车来回穿梭,一个个农民主播拿着手机熟练直播……在神池县,随着乡村e镇电商服务中心落地生根,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之路逐渐开阔。 “主播,你这是用啥‘神器’烤月饼呢?看着太特别了。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走进中鼎物流园,一排排集装箱有序摆放,高耸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吊放到火车上,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吉美鲜冻干果蔬产品销往全国30余省份;吉美宠物食品公司深耕冻干宠物食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省前三;总投资11亿元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加快推进,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3亿元;核心区已建成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围绕“苹果全产业链”布局的吉美系列四大龙头企业已全部入驻…… 近年来,吉县现代农业...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
本报讯(记者秦洋)村卫生室有了大学生村医,并且全部实现医保定点接通结算,“千名医师下基层”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提档升级……去年以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织密兜牢,县级医院能力持续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拓展新内涵,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县域群众享受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定13座智能化煤矿建设全部完成,先进产能达到97%;全市粮食产量25.93亿斤,玉米单产创全省最高纪录;“四条全产业链”初步构建,“六大基地”形成规模,草牧业6项指标连续多年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二,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历史上首次…… 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
春风轻拂,大地回暖。3月20日,在永济市尊村引黄灌区,随着闸门缓缓开启,黄河水奔涌而出,沿着渠道一路欢歌,直抵广袤的农田。
推进实施建设项目1426个。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排全省第一,完成率排全省第二; 年度计划投资8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57.4亿元,完成率106.4%; 计划产业投资410.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6亿元,完成率1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排全省第二。
“这是我的‘新同事’,共事以来,靠谱得很。”3月13日,指着在绞车机头不停穿梭的瓦斯智能巡检机器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水峪煤业瓦检队职工雷生平介绍道。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全自动生产线一字排开,智慧型引导运输车来回穿梭,蓝色的机械手挥舞“手臂”上下翻飞灵活操作,切片机、清洗机、分选机等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穿着无尘服卡控每一道工序生产质量。3月10日,在朔州市平鲁区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单晶硅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新能源产业项目生产的整个...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年产100万吨薄带铸轧项目施工现场。本报记者周明飞摄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古耿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本报讯 “井上看见井下、井上控制井下”,3月6日,走进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管控平台,有条不紊地对矿井的各项工作进行远程指挥和协调,巨大的调度大屏上清晰可见矿井各地点的运行情况。 作为我省智能化建设试点煤矿,玉溪煤矿于2021年建成超融合数据中心,...
本报讯(记者任永亮)一块煤矸石能够创造出多少价值?3月2日,记者走进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催化剂裂化前驱体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把煅烧的高岭土放到制浆罐中,再经过研磨、成胶等工序,这条生产线把高岭土转化为石油催化剂,附加值提升了3倍。公司总经理李亚军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的原材料都来源于朔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体育局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备战第十五届粤港澳全运会,激发青少年体育发展活力,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3月5日,在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雁峰表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体育局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备战第十五届粤港澳全运会,激发青少年体育发展活力,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3月5日,在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雁峰表示。
2月6日,踏着春天的脚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在长治举行。安博泰克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等长治市的55个重大利好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吹响了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冲锋...
主讲人:龙平平大同市天蓝水净,宜业宜居。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三晋百姓安居乐业。
向“优”而行,“近悦远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
沁水县嘉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张亚辉摄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闭会期间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平台。
虎尾沟巷的路灯亮了,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也温暖着群众的心。本报通讯员摄“银龄义工队”为居民义务修理家用电器。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记者李若男)2月20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并召开全省医药企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面对面听取企业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2月21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持续引深“2024·33333强基行动”,以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监管新模式,全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