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优”而行,“近悦远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
沁水县嘉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张亚辉摄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闭会期间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平台。
虎尾沟巷的路灯亮了,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也温暖着群众的心。本报通讯员摄“银龄义工队”为居民义务修理家用电器。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记者李若男)2月20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并召开全省医药企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面对面听取企业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2月21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持续引深“2024·33333强基行动”,以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监管新模式,全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切实...
2月15日,±800千伏特高压雁门关换流站,6台巨型换流变压器轰鸣不息,5100个数据点位在智能大屏上耀如星河。站长时伟光指着监控系统向记者介绍:“这里显示每天约1.5亿千瓦时电能跨越六省,点亮长三角万家灯火。
2月15日,记者走进平鲁区凤凰城镇店坪村的和义农牧专业合作社,一个个披着黑色棉被的香菇种植大棚立刻跃入眼帘。移步棚内,阵阵菌香扑鼻而来,只见一袋袋码放整齐的香菇菌棒上,朵朵肥硕可人的香菇从菌包中俏皮地探出脑袋,宛如春日里竞相绽放的花朵。
“院子里养鸭,空余的地方有了用处,还不耽误种地,鸭苗厂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鸭子和鸭蛋的销售也有专人负责。”春节前夕,家住灵丘县东河南镇北张庄村的麻鸭养殖户赵义依旧在自己的鸭棚里忙着当他的“鸭司令”。
作为全省煤炭产量第一县区,平鲁因煤而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90%的财政收入依赖于煤电行业,煤炭价格的变动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极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极为迫切。
2月13日,走进位于阳泉矿区的晋能控股集团华越华益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高精密数控设备发出“嗡嗡”声响,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加工工段长芦富春介绍说:“随着焊接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加工、自动流水线等生产规模化的布局和落地,依托智能装备、数字管理支撑,企业产品成套化、数智化、高端化步伐...
阅读提示 “我因工作失误,被问责了,职业生涯怎么办啊?”这是每一位在岗位上“犯错跌倒”的干部,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 被处分的干部不应被贴上“标签”。
2月13日,走进位于阳泉矿区的晋能控股集团华越华益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高精密数控设备发出“嗡嗡”声响,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加工工段长芦富春介绍说:“随着焊接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加工、自动流水线等生产规模化的布局和落地,依托智能装备、数字管理支撑,企业产品成套化、数智化、高端化步伐...
作为全省煤炭产量第一县区,平鲁因煤而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90%的财政收入依赖于煤电行业,煤炭价格的变动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极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极为迫切。
前不久,位于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行润滑科技股份公司”)亮出2024年度亮眼成绩单:完成产量4万多吨,同比增长88.19%。润滑油销售收入达7.71亿元,同比增长94.96%;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329.63%。
办理用地规划、开办运输企业、企业信息变更、新生儿出生户口登记、新生入学报名……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事务,却紧密联系着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 近年来,泽州县始终聚焦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要求,不断在提升政务服务的速度、力度、温度上下功夫,通过构建保障措施、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数字赋能等举措,大力推动政...
本报太原2月9日讯(记者王龙飞)近日召开的全省能源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以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目标,统筹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能源新质生产力,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任务。 坚持以能源规划为引领,高起点谋划改革发展路径。
本报太原2月9日讯(实习记者 刘迎春)2月8日,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提出,今年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为牵引,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聚焦八个重点,实施八大工...
汾河治理三期工程与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交汇处。(资料图)本报通讯员摄 山西煤长水短,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加快构建现代水网,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省内黄河干流长965公里,占黄河干流总长的近五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莅晋考察调研,作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要指示。
朔州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牧业,图为苜蓿收割现场。(资料图片)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同时,洪洞县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梳理全县创世文化、汾河文化、镇山文化、金元文化、根祖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举办“走遍天涯洪洞是家”洪洞城市文旅创意设计大赛,打造“家”文化,宣传“家”品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省人大常委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我省黄河流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从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洪洞籍毕业生温燕燕,返乡创业成立洪洞钰卉养殖专业合作社,养了500多只羊。她总结羊群管理、疾病预防经验,开展直播带货,带动周边数百家养殖户增收。
金秋时节,左云县省级风景名胜区摩天岭长城沿线,万物竞秀,层林尽染,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从高处俯瞰,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犹如一条条彩带,把沿途农村、景点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山河入半秋,人间正丰收。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省住建厅等7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山西省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17条措施统筹住房存量和增量两个关系,调整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7条措施主要包括:取消太原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取消各类商品住房转让...
能源革命成果展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本报记者王蕾摄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吹响了新时代中国能源革命的号角。
9月11日,记者在山西超牌煅烧高岭土有限公司实验室看到,研发人员正对一款新研发的耐火材料进行强度、膨胀系数等关键指标检测。目前,固废综合利用产品从传统建材领域,拓展延伸到新材料、陶瓷、防腐绝热材料、装饰材料以及其他新型建筑材料等7大类200余个产品种类,以煤电固废为主的综合利用率已达到73%。
双方结合各自服务模式,达成合作共识,在绛县农商银行所有网点设立了税费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便捷税务+金融服务”。税费服务驿站的创建,开辟了客户在银行同时办理“金融+税务”双业务的新模式,这也是绛县农商银行继开通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群众窗口之后的又一创新之举。
初秋的五寨,天高云阔,山西春野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内,自动环控系统、自动喂料系统、干湿分离机等数字化养殖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运转中,工作人员穿梭其间,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叔,您的血压这几天控制得挺好,以后还按我说的方法服药。”8月26日,朔州市平鲁区向阳堡乡中钟牌村的中心村卫生室村医宋俊兰和孙溶娟一起来到村民王岗家,一边翻看他的慢性病自我管理“作业本”,一边对王岗说。
“现在村门口挂的牌子少了,需要开具的证明也大幅减少,党群服务中心更加亲民,村干部的劲头更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多了。”8月28日,灵丘县红石塄乡下沿河村党支部书记马现礼与记者谈起县里为基层组织减负的举措,连连叫好。
2020年10月,天娱数科联合华阳集团、北京北投集团、晋民投在山西落地数据流量园,打造“全国数据要素第一园”; 2023年12月,“数据要素×科技创新”大会暨山西数据流量谷启动,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由园升谷”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 2024年4月,山西数据流量谷总部基地落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
夏秋之交,万物峥嵘。行走阳城城乡,一派兴旺蓬勃景象。
近年来,太重滨海公司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充分发挥“前港后厂”的区位布局优势,打造“制造+物流”新模式,积极探索发运新货类、新形式,拓宽服务领域、完善综合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加速推动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向海发展通道功能和作用,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赋能。
修善村党支部书记段续斌介绍,修善村推行以“善文化”为核心的道德理念,依托田善友、王允、温序三位历史名人,建设三贤善馆、“二十四孝”文化墙、砖雕“百善”照壁、王允文化公园、家风家训一条街,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活动,深入挖掘典型案例。
位于盂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欧冶链金(阳泉)金属再生资源加工生产基地,一台台电磁吸盘将废钢进行有序分类,准备加工利用,制成新的钢材。
今年以来,大同市新荣区紧扣“同城一体化先行区、特色产业链集聚区、文旅大融合示范区”的“三区”建设新定位和“1+2+3”产业体系培育思路,大力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奋力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取得明显成效。
秋日里,平定县岔口乡西头岭村的蓝天绿野间,白色的土豆花竞相绽放。西头岭村位于太行山深处,山大沟深、昼夜温差大、土层厚且疏松透气,非常适合土豆生长。从50亩到1000亩……随着土豆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西头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土豆村”,村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水温要控制在20℃到30℃之间,盐度要淡化到千分之一,保持最佳的水质,虾苗成活率才高。今年以来,王茅镇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水资源优势,打造南美白对虾和大闸蟹两大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在复兴村建成17亩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在王茅村白水居民组建成6个大闸蟹...
”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天悦社区党支部书记武美红细数种种变化:社区网格员多了,力量和资源下沉,服务小区群众的时间也多了, “居民现在有关于保险、证明等问题都会来咨询网格员,物业、物管会成了小区党支部的‘最强助手’,党支部成员也更有积极性了。
奋力开创“两个健康”工作新局面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旭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系统部署。
初秋潞城,卢医山下。8月16日上午,2024卢医山首届异域风情嘉年华精彩启幕。
阳城县町店镇红薯种植科技产业园直播基地里,技术员正在进行红薯苗脱毒速繁直播。 图为“高山小米可视化溯源基地”里的太阳能农业小型气象站。
闻喜县薛店镇沟渠头村黄芩、柴胡等中药材连片基地。图片由闻喜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解更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一家专业生产传统矿用设备的科技型制造企业,山西启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能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之本。公司2012年即组建专家团队,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推出一系列拳头产品。
闻喜县咱家果园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工山楂切片。图片由闻喜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黄芩、柴胡、远志……闻喜北垣,一望无垠的田野间,20万亩中药材绿意葱茏、长势正好;大金星、大五棱、歪把红……峨嵋岭前,错落有致的梯田里,5万余亩山楂林果实累累、生机盎然。
“高效又安全,科技小院老师们制作的酵素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8月15日,望着眼前拔节生长的玉米,灵丘县田脊梁种养专业合作社社员段书毕满眼希望。
本报讯(记者丁园)8月15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市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行动的相关情况。 近年来,太原市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构建良好经济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综合施策、不断改进,先后入选全国“公共服务优化”“区域壁垒破除”“权益保护健全”3个维度标杆城市。
8月12日,祁县华达玻璃器皿有限公司,一个个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MU16斐波那契收藏酒杯优雅地陈列着,它们刚刚获得2024德国iF设计奖金奖。该奖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知名设计竞赛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