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临汾段风光。王一霖摄 自2023年我省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来,投资逾千亿元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285个子工程目前全部开工,完工率达61.1%。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山西始终以“能源重镇”的身份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面对“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这座“煤炭巨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3月24日,阳泉高新区的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目前已完成A1、A2、B1、C1、C2楼以及柴油发电机楼的基础设施部分,整体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记者李强)累计投运服务器68.2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之城”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典型案例、荣登全国30个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榜单……从地下“乌金”到云端智算,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曾以煤闻名全国的大同在如今的算力浪...
北京与长治跨越千里的交流合作是历史赋予的一次机遇。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确定20对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走进中鼎物流园,一排排集装箱有序摆放,高耸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吊放到火车上,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吉美鲜冻干果蔬产品销往全国30余省份;吉美宠物食品公司深耕冻干宠物食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省前三;总投资11亿元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加快推进,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3亿元;核心区已建成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围绕“苹果全产业链”布局的吉美系列四大龙头企业已全部入驻…… 近年来,吉县现代农业...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
本报讯(记者秦洋)村卫生室有了大学生村医,并且全部实现医保定点接通结算,“千名医师下基层”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提档升级……去年以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织密兜牢,县级医院能力持续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拓展新内涵,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县域群众享受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
春风轻拂,大地回暖。3月20日,在永济市尊村引黄灌区,随着闸门缓缓开启,黄河水奔涌而出,沿着渠道一路欢歌,直抵广袤的农田。
以工程机械作笔、沥青砂浆为墨、山峦大地为画卷,2025年,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迈入“高速时代”,比原规划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在三晋大地,一条条风光独好的锦绣大道铺展眼前。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宣讲党的政策、挖掘乡村历史脉络、摸排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服务乡村文化振兴……3月7日,吕梁市乡村振兴文化特派员梁大智又一次来到文水县北辛店村,围绕清末建筑“贺家大院”文旅开发与当地群众展开座谈。 北辛店村地处汾河滩深处,是一个拥有20多座遗存古院落的千年古村。
本报讯(记者沈佳)3月21日,随着“晋创谷·朔州”揭牌仪式举行,我省11个设区市已全部完成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布局,提前达成“设区市全覆盖”的目标。 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型省份,我省长期以来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
开栏语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我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在政...
推进实施建设项目1426个。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排全省第一,完成率排全省第二; 年度计划投资8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57.4亿元,完成率106.4%; 计划产业投资410.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6亿元,完成率1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排全省第二。
清晨,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轻柔地洒在河津市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教室里。一个个婴幼儿如同欢快的“小鸟”,在这里开启一天的托育生活……一场围绕“托育服务”的改革,正在河津这座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这是我的‘新同事’,共事以来,靠谱得很。”3月13日,指着在绞车机头不停穿梭的瓦斯智能巡检机器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水峪煤业瓦检队职工雷生平介绍道。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全自动生产线一字排开,智慧型引导运输车来回穿梭,蓝色的机械手挥舞“手臂”上下翻飞灵活操作,切片机、清洗机、分选机等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穿着无尘服卡控每一道工序生产质量。3月10日,在朔州市平鲁区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单晶硅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新能源产业项目生产的整个...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年产100万吨薄带铸轧项目施工现场。本报记者周明飞摄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古耿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汾河临汾段风光。王一霖摄 自2023年我省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来,投资逾千亿元的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285个子工程目前全部开工,完工率达61.1%。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山西始终以“能源重镇”的身份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面对“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这座“煤炭巨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本报讯(记者白雪峰)3月24日,阳泉高新区的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作为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山西云峰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目前已完成A1、A2、B1、C1、C2楼以及柴油发电机楼的基础设施部分,整体建设进展顺利。
本报讯(记者李强)累计投运服务器68.2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之城”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典型案例、荣登全国30个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榜单……从地下“乌金”到云端智算,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曾以煤闻名全国的大同在如今的算力浪...
北京与长治跨越千里的交流合作是历史赋予的一次机遇。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确定20对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走进中鼎物流园,一排排集装箱有序摆放,高耸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吊放到火车上,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吉美鲜冻干果蔬产品销往全国30余省份;吉美宠物食品公司深耕冻干宠物食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省前三;总投资11亿元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正加快推进,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3亿元;核心区已建成6.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围绕“苹果全产业链”布局的吉美系列四大龙头企业已全部入驻…… 近年来,吉县现代农业...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
本报讯(记者秦洋)村卫生室有了大学生村医,并且全部实现医保定点接通结算,“千名医师下基层”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提档升级……去年以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织密兜牢,县级医院能力持续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拓展新内涵,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县域群众享受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3月20日,山西数据流量谷成员企业山西鹏景科技自研的智慧广告大模型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是我省首个完成模型备案的大模型。此次备案,既是对鹏景科技大模型在技术创新性、应用可靠性及安全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权威认证,也标志着山西数据流量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
春风轻拂,大地回暖。3月20日,在永济市尊村引黄灌区,随着闸门缓缓开启,黄河水奔涌而出,沿着渠道一路欢歌,直抵广袤的农田。
以工程机械作笔、沥青砂浆为墨、山峦大地为画卷,2025年,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迈入“高速时代”,比原规划提前一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在三晋大地,一条条风光独好的锦绣大道铺展眼前。
本报讯(记者康少琼)宣讲党的政策、挖掘乡村历史脉络、摸排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服务乡村文化振兴……3月7日,吕梁市乡村振兴文化特派员梁大智又一次来到文水县北辛店村,围绕清末建筑“贺家大院”文旅开发与当地群众展开座谈。 北辛店村地处汾河滩深处,是一个拥有20多座遗存古院落的千年古村。
本报讯(记者沈佳)3月21日,随着“晋创谷·朔州”揭牌仪式举行,我省11个设区市已全部完成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布局,提前达成“设区市全覆盖”的目标。 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型省份,我省长期以来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
开栏语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我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在政...
推进实施建设项目1426个。省级重点工程开复工率排全省第一,完成率排全省第二; 年度计划投资8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57.4亿元,完成率106.4%; 计划产业投资410.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6亿元,完成率1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3%,排全省第二。
清晨,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轻柔地洒在河津市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教室里。一个个婴幼儿如同欢快的“小鸟”,在这里开启一天的托育生活……一场围绕“托育服务”的改革,正在河津这座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这是我的‘新同事’,共事以来,靠谱得很。”3月13日,指着在绞车机头不停穿梭的瓦斯智能巡检机器人,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水峪煤业瓦检队职工雷生平介绍道。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全自动生产线一字排开,智慧型引导运输车来回穿梭,蓝色的机械手挥舞“手臂”上下翻飞灵活操作,切片机、清洗机、分选机等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穿着无尘服卡控每一道工序生产质量。3月10日,在朔州市平鲁区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单晶硅片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新能源产业项目生产的整个...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年产100万吨薄带铸轧项目施工现场。本报记者周明飞摄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古耿大地处处生机勃勃。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草木展芽栖春光,根脉绵延向沃土。植树造林的号角再次从黄河岸畔吹响,我省今年将聚焦“三绿”并举“四库”联动,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不断厚植全省生态根基和绿色家底,释放美丽山西绿色财富。
本报讯(记者任永亮)一块煤矸石能够创造出多少价值?3月2日,记者走进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催化剂裂化前驱体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把煅烧的高岭土放到制浆罐中,再经过研磨、成胶等工序,这条生产线把高岭土转化为石油催化剂,附加值提升了3倍。公司总经理李亚军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的原材料都来源于朔州...
2月6日,踏着春天的脚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在长治举行。安博泰克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山西特瓦时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等长治市的55个重大利好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吹响了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冲锋...
2月15日,±800千伏特高压雁门关换流站,6台巨型换流变压器轰鸣不息,5100个数据点位在智能大屏上耀如星河。站长时伟光指着监控系统向记者介绍:“这里显示每天约1.5亿千瓦时电能跨越六省,点亮长三角万家灯火。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记者李若男)2月20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并召开全省医药企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面对面听取企业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太原2月21日讯(实习记者宋烨)2月21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持续引深“2024·33333强基行动”,以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监管新模式,全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切实...
2月13日,走进位于阳泉矿区的晋能控股集团华越华益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高精密数控设备发出“嗡嗡”声响,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加工工段长芦富春介绍说:“随着焊接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加工、自动流水线等生产规模化的布局和落地,依托智能装备、数字管理支撑,企业产品成套化、数智化、高端化步伐...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党委开展数字转型观摩。本报通讯员摄 1月23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太重榆液生产车间,技术工人穿梭于设备之间,通过扫码,机器的生产、销售、调拨等情况清晰呈现在屏幕上,操作便捷、精准。
山西顺丰快递“小哥”下雪天帮助被困车主推车。杨惠斌摄 “送快递的路上,能‘捎带手’参与社区治理。
本报讯(记者李志江)1月12日,古交—娄烦—方山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国道108线太原过境段公路新建工程项目在娄烦县和阳曲县同步举行启动奠基仪式。 古交—娄烦—方山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网“四纵十五横”布局中第六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省级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