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后宫乡:“飞地经济”破解发展难题
闻喜县后宫乡:“飞地经济”破解发展难题
近日,在闻喜县后宫乡阳庄村设施蔬菜飞地经济示范园内,一座座崭新的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走进大棚,放眼望去,一颗颗红玛瑙似的圣女果冒出叶面,散发出阵阵清香,很是诱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圣女果,来装货的车也是络绎不绝,一辆接着一辆。
集体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尤其是一些山上村资源匮乏,就地发展可持续性集体经济项目难度较大。自去年以来,后宫乡党委、政府主动谋划,把发展“飞地经济”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所谓“飞地经济”,即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阳庄村设施蔬菜飞地经济示范园就是后宫乡的“飞地经济”项目之一。该园区由乡党委、政府统一规划,统筹谷清、偏桥、白石3个脱贫村的15个日光温室项目和10个钢架履被暖棚项目,易地建设在交通便捷、土地资源广、水资源丰富的阳庄村,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的100个冷棚项目,建成占地300余亩的设施蔬菜园区,发展圣女果、西瓜、草莓等水果蔬菜种植。园区建成以来,每年为3个脱贫村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并带动阳庄村劳动力务工100余人,既帮助脱贫村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也解决了阳庄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下一步,阳庄村将立足园区发展需求,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充分发挥“飞地经济”产业优势,让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的效益。
后宫乡通过发展“飞地经济”,有效地破解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资源要素的制约困境。异地置办经营性资产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给资产所在地带来了收益。通过对资产的有效运营,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是为抱团村带来了长期稳定的经营性收入,使企业、村集体、村民群众都享受到抱团发展带来的福利,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开路,后宫乡还积极探索“支部领办型”“反租倒包型”“村企联建型”等发展路径,结合各村资源禀赋,选准“造血细胞”,“示范村”“典型村”串珠成链带动全乡村级集体经济“蝶变升级”,实现了“村村有路径、一村有多策”。一波波硬招实招,鼓起村民“钱袋子”,增厚集体“家底子”,全乡上下发展信心满满、动力十足。(陈俊倩)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