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与农耕文明”主题展亮相
“国宝与农耕文明”主题展亮相
本报讯(记者孟苗)9月21日,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文物局、山西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国宝与农耕文明”农民丰收节(山西)主题展在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开展。展览旨在以国宝见证丰收,展示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演进过程,启迪今天的人们守护家园、传承文明。
展览由“播撒希望”“收获喜悦”“共享安康”3个单元组成,展出的30件文物均为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涉及文物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当代中国。
展品中,吉县柿子滩遗址S9地点,讲述了原始农业起源;翼城枣园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物,展示了原始社会田园农家风貌;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盘非常引人注目,其优美的龙纹麦穗设计与装饰,见证了早期中国人民的劳动智慧。山西博物院馆藏金代戏曲砖雕《瓜田乐》生动地刻画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场景。
“国宝与农耕文明”农民丰收节(山西)主题展将持续至本月25日。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