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西生态行(黄河篇)第一站偏关(1)

恰似双牛饮碧水 九曲黄河入晋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网络公益工程

时 间
2022
06/20
11:22
分 享
评 论

20220620_721685b6e67c0a19fa4601464d3eeb66.jpg

老牛湾,两只“老牛”环抱一泓碧水。 山西晚报记者马立明摄

20220620_155b578b36a78f9828c86ebea275106e.jpg

20220620_9304fce07693b204931d55db935e387f.jpg

20220620_4cb1eb19df4df24b466a28ed8e5e3acf.jpg

20220620_660f937163de75907f0d88878b500495.jpg

20220620_889e5d63480f4aa3b7332c0866d3ec2a.jpg

20220620_4b9ba35d8964e34d66eed0c44641e2b1.jpg

20220620_c1c7a3766c070606c8de661b6fb2b1c2.jpg

20220620_0af97f2f37ac78eae0bea24b308e7cdf.jpg

航拍:马立明制作:张婷

20220620_3215e15e68a2e1139865095a963abac4.jpg

拍摄:李慧辰 张婷制作:李慧辰


  “美丽山西生态行(黄河篇)”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第一站当然是黄河入晋第一县偏关。
  第一脚就踏上了老牛湾,还有什么比眼前碧绿的黄河水更能切合活动主题呢?
  老牛湾的样子,好像两头老牛俯首饮水,更像两头巨牛守护着这一泓碧水。
  住在黄河附近的人说,这段黄河水变绿,变得温柔,是从二三十年前开始的。在早先,汹涌澎湃,并不乐意让人亲近。
  而我们,就是要发现这背后的故事。

  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胡续光摄影报道

  行走笔记
  这是一条绿色的黄河
  烽堠守望相连,一路相伴,“美丽山西生态行”来到第一站偏关县。
  6月15日傍晚,夕阳余晖未尽,我们从偏关县城出发,沿着黄河旅游公路蜿蜒而上。
  抵达时,夜色如墨,云稠星稀,群山只能看见一点轮廓。四野寂寥,然而,听不见一点涛声——黄河,明天见。
  第二天早上6点,天光已经大亮,脸也没洗就出了门。抬眼望去,蓝天之下,大山怀里,一泓碧水。
  尽管从图片和视频中早就见过老牛湾,但当亲眼目睹,还是非常惊讶——没有风,水面平滑如镜,清晰地倒映着蓝天、白云,还有河岸的望河楼。突然,一艘快艇驶过,划出两道长长的波痕,画面陡然有了褶皱,静止的画儿,活了!
  再往前走去,便得见绿帛般的黄河从极远处缓缓淌来,轻泛层层涟漪,在阳光下闪烁着鱼鳞般的光芒。
  这是一条碧色的黄河。
  这是一条温顺的黄河。
  黄河变绿,是因为上游水坝、水库沉淀了泥沙,以及植被增加,有效地改善了水土流失,当然,也和黄河径流水量减少有关。
  只是,现在并不是理性思考的时候,只需享受这片安静。
  7点,老牛湾堡景区还不到开门时间,更加安静。
  日头更高,阳光更烈,照射在古老的堡墙上,亮得刺眼。
  望河楼正在修缮。我们偶遇王玉芳阿姨。
  阿姨是给工人们做饭的。她说,为了让丈夫吃上家常饭,从运城万荣专门跑来;她说她女儿在太原上班,她说她有个老乡我们可能认识;她让我们去她那儿喝点水,歇歇脚……
  絮絮叨叨的话,像水一样淌过,像这条黄河一样。
  古堡里,是一个个闲置的院落。树叶婆娑,树影斑驳。
  它们曾经为此处的主人舞动,今天又给我们展示风姿。我们离去的时候,它们还是会一样的舞动。
  就像这座古堡,就像古堡边的黄河。是时间凝固,还是时间流逝?
  临走的时候,我们在一棵树下,摆放上了刚出版的上一次走黄河时的报道成果《千里走黄河》。
  那年,我们也是先来的老牛湾。
  再见老牛湾。
  再见,老牛湾。

山西晚报记者 李遇

  1.老牛湾全景。
  2.黄河从远方而来,缓缓绕过老牛湾。
  3.烽火台守候在黄河边已经数百年。
  4.老牛湾堡堡门,还保留着旧日的模样。
  5.老牛湾堡内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6.老牛湾堡内的居民都已搬迁,只有房舍树木讲述着旧日的故事。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