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物局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省文物局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本报太原6月11日讯(记者王媛)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旨在让文物文化得到宣传,展现新时代风采,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今天上午,省文物局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山西传媒学院举行。今年我省的活动主题是“梦回三晋地、文物青春行”,旨在更好携手寻根,坚守历史文化自信,让更多新生力量参与传承保护,借助传媒、科技手段展示山西文化。
山西是文物大省,是华夏古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三晋大地,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根据最新统计,山西国保级文物数量达到531处,稳居全国第一,不可移动文物5万多处。
活动伊始,大家观看了活动宣传片《馆藏》,共同了解山西璀璨的文物资源。
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物是民族的实物见证。山西文物系统将以本次主题活动为契机,努力推进山西文物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山西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利平表示,山西传媒学院将立足学科优势,记录文物故事,展现时代风采,把专业知识变成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用光影艺术传播文化遗产的时代魅力。
活动邀请了研究馆员、原山西省古建筑维修质量监督站站长李会智,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原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朱向东,山西省开元文物保护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晓玫,长治市文明守望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何艳军,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等专家,以“我与文物”为主题,围绕古建筑的价值、如何保护古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文保志愿行动、博物馆事业的方向发展等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馆员、考古专家田建文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他30多年来扎根考古一线的心得体会。山西文博志愿者之家创办人李强引领新入队的大学生志愿者宣誓,为山西文物之家——山西传媒学院团队授旗。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