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网络公益工程

时 间
2022
05/15
06:23
分 享
评 论

20220515_7fc60ad0b1aad37a1d8344ccac0579c6.jpg

20220515_bbd0460badc98e98fca1fd8b3ec648a5.jpg

山西省残疾人就业宣传年启动仪式。

20220515_266a2bb7d8e8ad988c388eb5f028ea3b.jpg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福利公司残疾职工工作现场。

20220515_3403ae65fbe897a9b3cc97e4dffe24e9.jpg

孤独症青年学习制作扎染作品。

20220515_3ea6e6960abe9701fb88908aafa296a6.jpg

运城新绛,残疾人在农业合作社干制中药材。

20220515_b69cd84158c10d9992519e85a4aeed03.jpg

广灵县巧娘宫残疾人手工编织。

20220515_271bf25d59b67727e1bd0b855309e3c4.jpg

2022年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太原市多个地标建筑点亮蓝灯。

20220515_dcaa84e10485b102dd6cfbb025720d3e.jpg

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宣


  在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我们谨向全省广大残疾人朋友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残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全方位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聚焦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就业创业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扶残助残服务体系,优化供给残疾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全省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残疾人工作实现良好开局。省政府民生实事为6.8万人提供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10.38万名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4.96万名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开展残疾评定上门服务,2.6万名重度残疾人足不出户领到新的残疾人证。为2023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接近100%,为504名残疾大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提供252万元的公益金资助。全年新增残疾人就业近8000人,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876人;对1万余名残疾人实施职业技能培训,2700余名农村残疾人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为1005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就业率78.1%。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各级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代表和服务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的“公转”力、增强服务残疾人事业和广大残疾人的“自转”力,积极带领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全方位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各级残疾人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教育和引导广大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充分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残疾人朋友在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广大残疾人朋友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要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全方位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笃行,埋头苦干,以全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爱心企业
如常集团山西分公司 | 让残疾人轻松找工作

  如常集团是一家集残疾人培训、就业、康复、托养照护等领域为一体的助残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如常集团山西分公司自进驻山西以来,积极响应省残联的号召,运用新型互联网模式在残疾人康复、辅具、培训、就业、文体活动、基地建设及运营等方面展开助残服务。2021年度,如常集团山西分公司成立省级示范型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1处,共计服务山西籍残疾人5519名,其中培训923人,就业291人,康复1925人,辅具75人,其他(文体活动、信息建档及捐赠覆盖)2305人。如常集团将会把更多、更好、更成熟的“培就一体”“康就一体”“以市带县”“集中带动灵活”等服务模式带到山西,为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提供多维度、立体化的服务,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稳定就业,长期受益。

山西馨爱心慈善职业培训学校 |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1991年,年仅19岁的李保平在部队执行任务时,因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灼伤,虽然生命保住了,但永远失去双眼。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他选择了复员。30多年来,他不但创造了自己精彩的人生,还为更多的残疾人献出了爱心。2015年,他创办了山西馨爱心慈善职业培训学校。学校为残疾人“量身定做”选取培训内容,并与相关用人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提高就业率上想办法。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培训残疾人学员3000多名,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得到残联和广大学员的认可。李保平表示,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残疾人的路子会越来越宽,生活会越来越好,用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精气神,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最精彩的人生。

五寨县“阳光家园计划”| 扶残助残 共享社会关爱阳光

  近年来,五寨县依托残疾人托养和综合服务中心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积极开展“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工作,把温暖照进了困中之困、难中之难的残疾人家庭,引导他们在同步小康的基础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助力全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2019年—2021年,五寨县累计为120名符合条件的、有托养服务需求的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上门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日常护理、康复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精神慰藉、心理辅导等专业性服务,有效地改善了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极大地提升了残疾人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使残疾人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励志人物
张喜伟 | 初心系百姓 单臂助脱贫

  1992年,张喜伟因患骨肿瘤截去右臂,但他身残志坚,身体康复后创办民营企业。2003年,张喜伟响应党中央政策,决定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和像他一样的残疾人。他创办了忻州伟业奶牛养殖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伟业奶牛公司成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养殖场”,这为扶贫助弱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在忻府区开展了“扶贫100户、助残100户、帮弱100户、济困100户、手拉手100户、助力搬迁一个村”活动,扶贫助残1000多户,10000多人。2021年,张喜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从北京回到伟业奶牛养殖公司,他对身边的同事说,“我们要继续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郝能吉 | 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1980年,运城市夏县裴介镇的郝能吉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失去了右手,人生遭遇了重大挫折。“我们身体残疾,改变不了,但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2010年春节期间,郝能吉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栽植优质葡萄奔小康的报道后,很受启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种植的6亩葡萄地,年收入达到了4万元。一花独放不是春,2012年,郝能吉牵头成立由60余户村民参加的果美葡萄生产协会,其中残疾户10户,他被推选为会长。目前,合作社有社农102户460人,种植优质葡萄450余亩,其中残疾人21户种植90亩,每年葡萄收入达270万元。郝能吉从自身摆脱贫困到帮助大家一起致富,带领乡亲实现了华丽转身,2020年2月,他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王贵明 | 一心为民情怀不改

  王贵明是山西省唯一一名坐在轮椅上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真正把为“为人民服务”当成了自己的职责。他自幼家庭贫苦,从搞运输,到发展成车队,一个脚印一步台阶,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成为全村致富的先行者。一场事故把30岁的王贵明变成一名与轮椅相伴的残疾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性格,王贵明最终选择了继续奋斗。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太原市杏花岭区东沟村村委会主任的竞选活动,却以高票当选,这使他很吃惊,没想到乡亲们对他居然抱有这么大的信心。当选后他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在担任东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20年里,他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领导大伙一道走出了一条近郊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杨军宏 | 让凋零之花再次绽放

  出身于长治市襄垣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杨军宏小小年纪便知道:要想活出样子,一切要靠自食其力。他打工、卖早餐、倒运货……1997年,他捕捉到通信行业商机,创建光宇通讯,经过20余年的艰辛努力和打拼,现如今旗下已拥有30余家手机连锁门店。作为一名残疾人,杨军宏深深体会到残疾人创业的艰辛。杨军宏自创业初始,就将“扶残助残”当作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光宇通讯把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都留给了残疾人。2016年,为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光宇通讯投资590余万元,兴建了光宇职业培训学校,至今已累计培训学员数万人,其中残疾人近4000余人。作为省人大代表,杨军宏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多次就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在人大会议上提出议案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宋卫军 | 坐着轮椅开公司 带动残疾人创业

  “我总想着,要做一个用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尊的人,做一个能够给我爱的人、爱我的人带来价值的人。”太原市华夏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宋卫军自幼重度残疾,全身肌肉萎缩,40多年只能靠轮椅生活、创业。从自学创作、画画,再到后来创办企业,他坚持帮助残疾人、大学生创业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先后培训残疾学员、贫困失业人员、农民3万余人次,帮助900余名残疾人、贫困失业人员创业,帮助2360名贫困人员实现就业,为130家小微企业提供入驻孵化、创业公共服务。他扎实促进就业、创业,带动了贫困人群的经济发展,为5969户残疾人家庭提供了居家托养服务。减轻了残疾人的家庭负担,改善了重度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宋卫军用顽强的毅力谱写自强脱贫、创业奉献之歌。

韩众城 | 探家乡历史 扬乡贤文化

  1970年生,山西浑源人。1995年因车祸致残,此后辗转求医,共做过7次手术,现在一直居家疗养,与轮椅为伴。“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在康复无望的情况下,韩众城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他觉得一个人再大的痛苦在历史长河中都不值一提,只有做一些国家和民族需要,并且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事情,活着才更有价值。他开始以研究的角度留意起浑源近代的历史人物,以及浑源古城的建筑遗存。他在身体状况很差的情况下,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研究家乡近代历史人物及相关历史问题,写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史料性文章,得到当地文史界的重视和关注。在他眼中,家乡历史信息非常丰富,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切顺其自然,必会水到渠成。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