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我省开展“文博聚力‘晋’展风采”系列活动
可线上品可现场赏 这顿“文博大餐”够丰富
5·18国际博物馆日,我省开展“文博聚力‘晋’展风采”系列活动
可线上品可现场赏 这顿“文博大餐”够丰富
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近日,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山西省博物馆协会联合全省多家博物馆以及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山西卫视等多家媒体平台,开展“文博聚力‘晋’展风采”系列精彩活动,共同凝聚推动全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开启文博山西带你云观展
本次系列活动中,重磅活动就是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协办的“第二届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评选线上推介活动”。该活动将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在人民网、央广网、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山西省博物馆协会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平台开展,届时将有16个精彩的展览呈现给观众。
据了解,此次评选经过项目初审、观众投票、专家终评等环节,评出精品展览10项、特别展览6项。10项精品展览为太原市博物馆“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山西博物院、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关公文化研究院“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山西考古博物馆“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晋商博物院“天下晋商”基本陈列,运城博物馆“与华相宜——晋南西阴文化特展”,大同市博物馆“北朝风韵——北朝历史文物展”,临汾市博物馆“丹青释道——晋南明清宗教绘画艺术展”,阳泉市博物馆“陶铸文明——平定紫砂艺术展”,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晋城博物馆)、长治市博物馆、阳城县文物博物馆“琉光溢彩——山西特色琉璃专题展”,晋中市博物馆“猫儿岭墓群出土精品带钩展”。
6项特别展览包括: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太行山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战文物展”、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吕梁革命文物展”、百团大战纪念馆“百团大战专题陈列展”、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复兴路上·国宝归来》——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五台县博物馆“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历史陈列展”、山西地质博物馆“红色自然精华,绿色生态家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
届时,大家也可以关注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微信公众号线上观展,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这些优秀展览的独特之处。
线上科普多样化文物百科知识好玩又有趣
山西是文物大省,珍贵的文化遗存是我们最宝贵的“家底”,为了让更多公众了解山西的文物资源,山西省博物馆协会也推出了系列线上科普活动,还特别针对年轻网友,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科普。
从即日起,山西省博物馆协会联合“哔哩哔哩”网站,推出“山西省博物馆文物百科知识传播系列活动”,我省11家博物馆共推荐33件“明星”文物,与“哔哩哔哩”具有文博背景的UP主(注:UP主,即上传者,网络流行词,指在视频网站、论坛等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共同创作历史、考古、文博、文化等相关知识类科普视频,向公众传播馆藏文物百科知识,提升山西博物馆在公众中的喜爱度,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家可前往“哔哩哔哩”搜索关键词“博物馆”,即可关注本次活动。
第二项线上科普活动为“文物正当潮·问晋千年”,山西省博物馆协会联合我省14家博物馆、山西卫视融媒体、爱因斯坦FM推出此档音频栏目。届时,将会由我省14家博物馆的馆长、10位文艺工作者和8位优秀的山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担任“文物推介官”,通过声音带您走进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解读文物隐藏的文化密码,用声音触摸文明的血脉,用耳朵感知历史的温度。
全省多个博物馆推出庆典活动
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博物场馆的“节日”,为让博物馆的社会宣传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我省多个博物馆相继推出精彩纷呈的庆典活动。山西晚报记者带你先睹为快。
■山西博物院
隶属于山西博物院的山西青铜博物馆,于5月17日展出“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与晋式青铜器不同,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因在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最具典型性而得名。以动物装饰、小巧实用为显著特征。启自商代,盛于春秋、战国,延续至汉,使用人群主要是以狄—匈奴为代表的畜牧—游牧部族。
本次展览由山西博物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展览分为“质朴奔放的青铜世界”“意趣天成的青铜艺术”“多元一体的文明传承”三个单元。400余件精美青铜器为公众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草原生活图景。
此外,5月17日10时,山西博物院官方微博举办“大汉楚王——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直播活动,徐州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做客直播间,带领大家提前“云观展”,一同领略汉代楚国精品文物的独特魅力。山西悦龙台汉墓出土的文物也将悉数亮相,同为汉代文物,南北方有什么差异呢?带着疑问,我们可以在直播间寻找答案。
5月17日14时,山西博物院官方微博举行“山西文博有力量”直播,将联合省内多家知名博物馆,讲述自己的特色陈列及馆藏资源,举多家博物馆之力,共同讲好山西故事,弘扬三晋文化。
5月18日10时,举行“博物馆的力量——古韵新生”直播,届时将从文物修复角度进行相关介绍;14时的直播名为“苍穹之下云之上”,将会带大家欣赏“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
■山西地质博物馆
5月18日,“征程——山西地质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五周年特展”将正式展出。本次展览通过“来路、奋进、硕果”三个单元,系统展现山西地质博物馆五年来在博物馆建设、陈列展示、地学普及、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新成果、新认识,阐释了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地博人故事、地博力量,全面立体地呈现出一个砥砺奋进、蓬勃向上的山西地质博物馆新形象。
该馆推出的第二个展览名为“山川筋脉自然神韵”地质素描作品展,地质素描是素描艺术与地质科学的完美结合,本次展览展出的地质素描作品共60余幅,均出自地质工作者徐朝雷先生之手。展览分为“地层”“构造”“岩石”“第四系与新构造”“地貌”五个单元,让广大观众在认识地质现象、了解地质工作内容、领略素描笔下地质艺术之美的同时,树立起热爱地质、珍惜自然的意识。
此外,该馆还将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线上科普讲座”以及“有奖线上答题”,通过在线的《蕨类植物森林》《常见古生物的生存环境》《山西地质发展史》三堂科普课程,带领观众了解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古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山西地质发展历史。竞答活动内容主要涉及博物馆日的由来、主题,博物馆的定义、意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以及山西地质博物馆的简况等。喜欢地质学的读者可以尽情参与。
■大同市博物馆
该馆推出“以活动寓教,践行博物馆力量”主题活动。配合“剪彩作春华——非遗雕花剪纸展”策划“素手剪纸巧作花”活动;配合对外展览“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策划实施“宝髻瑶簪——元代金饰品”“画辽知辽”活动;配合“万木有灵——非洲雕塑艺术展”策划实施“土著肖像超轻黏土画”“飞非洲啦!”“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归根又一春——探索非洲”活动;配合“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策划实施“北魏服饰——鲜卑人的罗衣华裳”“华裾飞髾纸刻璀璨——北魏漆屏风画服饰剪纸书签”“瓦承风雨”活动。与此同时,该馆运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推送“云讲同博当成语遇见同博”,以云视听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同博文化、中华文化。
■晋中市博物馆
“传承千年窑火——陶艺文化体验活动”是对于古代陶瓷传承和发展的延续,也是对陶瓷历史的续写。通过近距离接触陶艺的机会,了解陶瓷文化,学习工匠精神,发扬陶艺文化。《博物馆文物征集与鉴定》讲座,讲座在传播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工作实例,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介绍博物馆文物的征集与鉴定等方面,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博知识素养。通过该馆微信公众号,推出“古代织绣技术鉴赏”“晋中古建之寿阳平舒崇福寺”赏析等线上科普。
■忻州市博物馆
从5月18日至22日,将分别举办“斑斓扎染——DIY扎染”“面塑传承——DIY面塑”“忻博讲坛——忻州古城的前世今生”“青少年文化学堂——传承历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创意脸谱——DIY脸谱”“走近文物——文物拼图”等系列活动。
■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
5月18日,将推出西北军工革命文物专题展览,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兵工建设军事强国的光荣历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
■晋国博物馆
将在5月18日和5月19日,实行免费不免票的原则,观众持有效证件于售票处领取门票可入馆参观。该馆将为广大观众提供两场免费讲解服务,讲解时间为上午10时、下午14时,大家可以在晋魂雕塑前集合,共同观展。18日,该馆还将推出“和合与裂变——晋与三晋八百年”主题展览,向观众展示晋国称霸百余年的辉煌时代。
在线上互动方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田建文研究员将于18日进行《和合与裂变——晋与三晋八百年》专题讲座;18日上午10时,该馆将举办鼎鼎有“铭”——金石拓印体验,以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为主要内容,将其还原于青田石上,参与者可以观察、触摸感受到古代文字,再通过鬃刷、宣纸、墨汁等材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临摹制作,动手体验铭文拓印的过程。
■大同市雕塑博物馆
18日,该馆提供免费讲解活动。安排讲解员讲解雕塑文化知识,共同欣赏雕塑作品,讲述雕塑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开展“5·18席地而坐博物馆”活动,组织家长与小朋友们在活动展厅席地而坐,以最自由的方式进行创作绘画,感受经典雕塑的艺术魅力,开启雕塑博物馆的艺术之旅。此外,通过“大同市雕塑博物馆”抖音官方账号,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专区进行线上报名,随机抽取10位幸运观众参加现场泥塑制作体验活动。
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