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弱人群推进“颐养工程”7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一。作为该区正在创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火山脚下的贺店村充分结合大同火山群的地质特色和资源优势,既要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又要建设宜游宜养新农村,放大创建效果,推动新型产业发展。
作为沁州黄小米原产地和主产区,沁县以发展沁州黄小米种植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地标的“特优”沁州黄小米品牌化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沁州黄小米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为目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我们建立了淘宝账号,在淘宝网、大众点评、百度搜索销售我们公司生产的真空礼盒凉粉、黑豆腐干、纯胡麻油、传统家酿醋、土豆粉条等土特产品,并为60余户农户销售农副土特产品30多吨,网上销售年营业额达200万元,网上销售已经超过了实体店。
炎热的夏季,长治市屯留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挥洒汗水的背影出现在田间。针对西红柿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讲解,面对面解决种植难题。“老百姓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有些误区,例如水浇反了,大棚温度过高了,病虫害没有及时治理等,都会影响西红柿口感,影响产量和品质。
”忻府区作为“中国甘甜红薯之乡”,红薯种植成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百姓铺就了增收致富的阳光大道,每公斤红薯最高可卖到2元以上,带动当地百姓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科技赋能,打出红薯这张“明星牌”在忻府区的主要红薯种植基地——董村镇游邀村,今年红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亩。
和顺县持续擦亮“和顺生态”名片,全力抓好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沙棘林改造、太行山绿化、重要水源地造林、生态管护等工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之路。
打造就业创业平台解决青年“急难愁盼”6月29日,怀仁市云中街道花园街社区的网格员张建峰在社区微信群里发送一条消息:“可为有创业意向的居民代办工商营业执照……”“80后”社区居民刘善海第一时间报名,他创业开了一家快递驿站。
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方式,形成了集生态饲草种植、智能牧场散养、产品系列分割、线上线下销售、餐饮连锁加盟、农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养羊发展模式。
在位于神池县的山西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内,养殖的“杜湖神羊”在养殖区内活动。该县通过引进山西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天牧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一方面推广饲草种植,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立了充足的饲草供给加工体系, 2020年共种植饲草18万亩。
保存完整的昭馀古城是晋商故里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是新时代祁县城市有机更新的文化起点。
偏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深入大田,了解托管后农业生产情况。来自该县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 2022年,全县参与农业托管服务的农户共有3676户,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农业生产托管任务5.29万亩,包括健康天下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顺通种养殖家庭农场、地生金谷子专业合作社等7家服务组织参与了托管服务。
平定县委、县政府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作为必须要打赢的“五场硬仗”之一,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实施“分片包保、网格管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包保制度和“职责明确、精抓细管”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在建成区及城乡接合部区域内,建立县直领导、县直单位网格化包保责任制。
“作为农业大县,我们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同时还要不断补齐和完善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通过城镇化建设使县城更加宜居宜业。
2021年,该区扛回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四块“国字招牌”, “金太谷”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7月8日,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投资总额13.02亿元的铝大师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自主驾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招商产业园项目等三个重点项目成功落地。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在全县30多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兴县将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继续谱写绚丽“兴”篇章。
该县处级领导履行包联帮扶责任,全程跟踪、一包到底,主动服务对接,定期现场办公,精准化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形成“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的强大合力。
》《浑源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统筹提升文旅空间、优化城镇空间、改良交通空间,明晰古城、老城、新城、水城边界,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贯穿始终,立体打造具有浑源特色的县域城市风貌,形成了“古城山色一水绕”的美丽画卷。
当时,该市已规划了“晋国古都·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并提出“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1236”发展思路,凸显昔日“旱码头”的城市“民生温度”和“个体价值”,百姓因“公园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而倍受鼓舞。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市拥有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9个,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9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山西美丽休闲乡村1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个。
天镇县有关部门根据该县2021年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新创建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3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以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所有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今,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天镇县徐徐展开……本报记者杨晓明。
偏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深入大田,了解托管后农业生产情况。来自该县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 2022年,全县参与农业托管服务的农户共有3676户,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农业生产托管任务5.29万亩,包括健康天下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顺通种养殖家庭农场、地生金谷子专业合作社等7家服务组织参与了托管服务。
平定县委、县政府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作为必须要打赢的“五场硬仗”之一,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实施“分片包保、网格管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包保制度和“职责明确、精抓细管”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在建成区及城乡接合部区域内,建立县直领导、县直单位网格化包保责任制。
“作为农业大县,我们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同时还要不断补齐和完善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通过城镇化建设使县城更加宜居宜业。
2021年,该区扛回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四块“国字招牌”, “金太谷”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7月8日,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投资总额13.02亿元的铝大师高端铝基新材料项目、自主驾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招商产业园项目等三个重点项目成功落地。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在全县30多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兴县将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继续谱写绚丽“兴”篇章。
该县处级领导履行包联帮扶责任,全程跟踪、一包到底,主动服务对接,定期现场办公,精准化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形成“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的强大合力。
》《浑源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统筹提升文旅空间、优化城镇空间、改良交通空间,明晰古城、老城、新城、水城边界,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贯穿始终,立体打造具有浑源特色的县域城市风貌,形成了“古城山色一水绕”的美丽画卷。
当时,该市已规划了“晋国古都·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并提出“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1236”发展思路,凸显昔日“旱码头”的城市“民生温度”和“个体价值”,百姓因“公园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而倍受鼓舞。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市拥有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9个,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9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山西美丽休闲乡村1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个。
天镇县有关部门根据该县2021年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新创建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3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以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所有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今,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天镇县徐徐展开……本报记者杨晓明。
从提升高纯氢制备能力、支持氢气储运和加注设施建设、培育发展氢燃料电池及氢能装备关键零部件、鼓励氢能多领域应用示范、支持氢能企业科技创新、营造氢能产业生态等6个方面,提出了20条实实在在的奖励和补助支持政策措施,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占地160亩,院内有富硒作物试验田、特异种质资源繁育基地和设施完备的展厅。“10”是在平定县锁簧镇、巨城镇、岔口乡,盂县仙人乡、孙家庄镇,郊区西南舁乡等地建设十大富硒农业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形成富硒杂粮、富硒水果、富硒禽蛋、富硒猪肉等十大类别富硒产品全产业链体系。
近年来,木耳种植已经成为繁峙县金山铺乡农发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们坚持走‘集体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引领、党员带头’的模式,以农发村为样板,全乡讨论选定各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干部和党员亲身示范,鼓励村民以入股、打工、分红的方式参与进来,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村民收入也不断提高。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连线成面,农村电商星火燎原,森林村庄建设方兴未艾……曾是国定贫困县的武乡,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乡村振兴之路走得蹄疾步稳。今日的武乡,真抓实干、追赶超越、争先进位,正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铿锵前行……本报记者欧志强通讯员赵海鹏。
麦收时节,我省建立了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大宣传、大培训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本栏责编: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