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小康圆梦 标题 图文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帮在紧要处 扶到点子上

        “一年间,大事小情无数件,村里人的心都被队员们暖透了。去年,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开展“把党员干部身份亮出来,把党员干部形象树起来,让党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飘起来”的行动,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雷打不动开展一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对入党30年以上的党员授牌鼓励。

      2022-11-03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壮大产业,让村集体家底更殷实

        “我家种了7亩红薯,今年产量挺好的,还有村集体帮忙统一销售,价格也很不错!该村党支部书记岳文生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村民种植红薯,他发动村里的党员、能人带头,争取到扶贫资金296万元,入股仁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规划建设500亩红薯种植基地和仓储量达40万公斤的红薯仓储窖。

      2022-10-2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古交:金牛奋蹄拓新局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古交市金牛森林公园最高处的石牌楼上时,这座地处吕梁山东麓的山城便从沉睡中醒来,开始迎接崭新的一天。今年,古交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林麝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从饲养繁殖、圈舍建设等方面出台了6项扶持政策,着力打造千只林麝良种繁育基地。

      2022-10-09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盂县群众不断提升的“幸福指数”

        窗外下着小雨,李红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这个来自盂县上社镇的女孩刚刚找了份新工作——大唐信服(盂县)科技有限公司接线员,键盘上跳动的手指表达着自己的快乐。

      2022-10-05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武乡:一城美景今胜昔

        “武乡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全县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4处,红色革命纪念地950余处,其中有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砖壁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王家峪旧址、烟里旧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下合旧址。

      2022-10-04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岚县:奏出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据了解,目前,该县9个乡镇136个村将移风易俗工作全部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三中心,加快了移风易俗,推动了成风化人。

      2022-10-03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天镇:南洋河畔赓续华章

        针对搬迁群众没技能、增收难的实际情况,天镇县积极争取定点帮扶单位——人社部的支持帮扶,建成全国首家人社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开设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电焊、育婴、护工等11个精品专业,让每一名搬迁群众都能学有所长,目前有220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

      2022-09-28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长子:丹朱故地绿意浓

        秋意渐浓,一排排五彩斑斓的树叶装点着笔直而宽阔的丹朱大街,在阳光下摇曳。“山西美味多,面食一串串,一面百样做,样样是招牌……”,这是长子鼓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引红演唱的长子鼓书《山西面食》,以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唱腔、内涵丰富语言通俗的唱词,曾在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中夺冠。

      2022-09-27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灵丘:山水城镇 多彩画卷

        自2014年起,车河有机社区已连续9年举办“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每年邀请国内外上百名有机农业、生态环境与乡村建设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成为世界有机农业领域的探索者与先行者。

      2022-09-26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厚植蒲坂生态底色 活力永济更上层楼

        “九路八街”打开城市框架, “六大公园”涵养山水人居, 15处景点串起全域旅游“黄金通道”, “一区两园”点燃项目建设冲天干劲, “五大产业集群”打开高质量发展腾飞之翼……山水之间,一个矢志厚植生态底色,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活力永济扑面而来。

      2022-09-26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抓产业振兴 促村强民富

        党建引领创新业,产业振兴富农民。近年来,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组织作用,探索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一”管理模式,以合作社经营为龙头,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肉羊科学养殖和旱作农业规模种植。

      2022-09-15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静乐:精心描绘乡村振兴最美画卷

        通过股份联结的方式,县乡村整体规划、分层推进,构建起纵贯县乡村三级的集体经济产业协作推进体系,形成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集体经济产业格局。以跟班学习的方式培训经营人才、技能人才1615人,组织456名农村优秀青年进入经营实体进行培养,累计吸引870名乡土人才向农村回流,较好地改善了农村产业建设人才...

      2022-09-15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孝义:百强县的“幸福密码”

        胜溪湖水微波荡漾,湿地公园绿植繁密,生态宜居的孝义彰显颜值担当。

      2022-09-13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隰县:浓墨重彩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积极探索推广“善品公社”“内置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四种联农益农模式,实现了4个80%:全县80%的土地栽植梨果、80%的农民从事梨果业、80%的农民收入源于梨果、80%的脱贫户依托梨果业增收。

      2022-09-09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晋城:“防贫保”让脱贫户吃上“定心丸”

        针对脱贫群众在发展养蜂业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实施该保险加以解决。

      2022-09-06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平顺:宜居宜业幸福山城

        采取“院士团队+公司+合作社+农民”推进模式,把荒坡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园,推动潞党参、黄芩等中药材林下有机种植,打造“林下有机潞党参”新品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深度开发潞党参口服液、党参脯、沙棘茶等功能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中药材就地转化率达80%以上...

      2022-08-30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侯马:晋国古都绘新图

        侯马地处太原、西安、郑州“大三角”和临汾、运城、晋城“小三角”中心,是国家确立的“一带一路”交通枢纽节点城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战略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

      2022-08-24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高平:古韵新唱 生机勃发

        扩建增修的炎帝陵园琼楼玉宇、庄严肃穆,连续7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大典”,成为凝聚华夏儿女血脉亲情的精神家园。炎帝公园、长平公园、炎帝文化苑公园……到处流淌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气韵。

      2022-08-23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平遥:古风今韵总相宜

        日前,文物部门又搭建了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该系统通过安装前端监测设备,可对点位上的裂缝和倾斜状况实时进行数据采集、信息记录,科技的护航实现了平遥古城的实时保护管理,也开创了古城保护和利用的新局面。

      2022-08-15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阳泉市城区:狮脑山欢 桃河水笑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城区全力开展微网格建设,把300—500户的大网格,细化分解为30—50户的微网格, 65个村(社区)的350个大网格分解细化为4625个微网格,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22-08-13    来源:山西日报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帮在紧要处 扶到点子上

        “一年间,大事小情无数件,村里人的心都被队员们暖透了。去年,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开展“把党员干部身份亮出来,把党员干部形象树起来,让党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飘起来”的行动,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雷打不动开展一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对入党30年以上的党员授牌鼓励。

      2022-11-03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壮大产业,让村集体家底更殷实

        “我家种了7亩红薯,今年产量挺好的,还有村集体帮忙统一销售,价格也很不错!该村党支部书记岳文生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村民种植红薯,他发动村里的党员、能人带头,争取到扶贫资金296万元,入股仁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规划建设500亩红薯种植基地和仓储量达40万公斤的红薯仓储窖。

      2022-10-2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古交:金牛奋蹄拓新局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古交市金牛森林公园最高处的石牌楼上时,这座地处吕梁山东麓的山城便从沉睡中醒来,开始迎接崭新的一天。今年,古交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林麝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从饲养繁殖、圈舍建设等方面出台了6项扶持政策,着力打造千只林麝良种繁育基地。

      2022-10-09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盂县群众不断提升的“幸福指数”

        窗外下着小雨,李红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这个来自盂县上社镇的女孩刚刚找了份新工作——大唐信服(盂县)科技有限公司接线员,键盘上跳动的手指表达着自己的快乐。

      2022-10-05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武乡:一城美景今胜昔

        “武乡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全县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4处,红色革命纪念地950余处,其中有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砖壁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王家峪旧址、烟里旧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下合旧址。

      2022-10-04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岚县:奏出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据了解,目前,该县9个乡镇136个村将移风易俗工作全部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三中心,加快了移风易俗,推动了成风化人。

      2022-10-03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天镇:南洋河畔赓续华章

        针对搬迁群众没技能、增收难的实际情况,天镇县积极争取定点帮扶单位——人社部的支持帮扶,建成全国首家人社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开设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电焊、育婴、护工等11个精品专业,让每一名搬迁群众都能学有所长,目前有220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

      2022-09-28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长子:丹朱故地绿意浓

        秋意渐浓,一排排五彩斑斓的树叶装点着笔直而宽阔的丹朱大街,在阳光下摇曳。“山西美味多,面食一串串,一面百样做,样样是招牌……”,这是长子鼓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引红演唱的长子鼓书《山西面食》,以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唱腔、内涵丰富语言通俗的唱词,曾在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中夺冠。

      2022-09-27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灵丘:山水城镇 多彩画卷

        自2014年起,车河有机社区已连续9年举办“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每年邀请国内外上百名有机农业、生态环境与乡村建设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成为世界有机农业领域的探索者与先行者。

      2022-09-26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厚植蒲坂生态底色 活力永济更上层楼

        “九路八街”打开城市框架, “六大公园”涵养山水人居, 15处景点串起全域旅游“黄金通道”, “一区两园”点燃项目建设冲天干劲, “五大产业集群”打开高质量发展腾飞之翼……山水之间,一个矢志厚植生态底色,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活力永济扑面而来。

      2022-09-26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抓产业振兴 促村强民富

        党建引领创新业,产业振兴富农民。近年来,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组织作用,探索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一”管理模式,以合作社经营为龙头,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肉羊科学养殖和旱作农业规模种植。

      2022-09-15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静乐:精心描绘乡村振兴最美画卷

        通过股份联结的方式,县乡村整体规划、分层推进,构建起纵贯县乡村三级的集体经济产业协作推进体系,形成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集体经济产业格局。以跟班学习的方式培训经营人才、技能人才1615人,组织456名农村优秀青年进入经营实体进行培养,累计吸引870名乡土人才向农村回流,较好地改善了农村产业建设人才...

      2022-09-15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孝义:百强县的“幸福密码”

        胜溪湖水微波荡漾,湿地公园绿植繁密,生态宜居的孝义彰显颜值担当。

      2022-09-13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隰县:浓墨重彩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积极探索推广“善品公社”“内置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四种联农益农模式,实现了4个80%:全县80%的土地栽植梨果、80%的农民从事梨果业、80%的农民收入源于梨果、80%的脱贫户依托梨果业增收。

      2022-09-09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晋城:“防贫保”让脱贫户吃上“定心丸”

        针对脱贫群众在发展养蜂业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实施该保险加以解决。

      2022-09-06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平顺:宜居宜业幸福山城

        采取“院士团队+公司+合作社+农民”推进模式,把荒坡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园,推动潞党参、黄芩等中药材林下有机种植,打造“林下有机潞党参”新品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深度开发潞党参口服液、党参脯、沙棘茶等功能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中药材就地转化率达80%以上...

      2022-08-30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侯马:晋国古都绘新图

        侯马地处太原、西安、郑州“大三角”和临汾、运城、晋城“小三角”中心,是国家确立的“一带一路”交通枢纽节点城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战略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

      2022-08-24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高平:古韵新唱 生机勃发

        扩建增修的炎帝陵园琼楼玉宇、庄严肃穆,连续7年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大典”,成为凝聚华夏儿女血脉亲情的精神家园。炎帝公园、长平公园、炎帝文化苑公园……到处流淌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气韵。

      2022-08-23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平遥:古风今韵总相宜

        日前,文物部门又搭建了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该系统通过安装前端监测设备,可对点位上的裂缝和倾斜状况实时进行数据采集、信息记录,科技的护航实现了平遥古城的实时保护管理,也开创了古城保护和利用的新局面。

      2022-08-15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阳泉市城区:狮脑山欢 桃河水笑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城区全力开展微网格建设,把300—500户的大网格,细化分解为30—50户的微网格, 65个村(社区)的350个大网格分解细化为4625个微网格,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22-08-13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乡村振兴 行动见证

        针对老弱人群推进“颐养工程”7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一。作为该区正在创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火山脚下的贺店村充分结合大同火山群的地质特色和资源优势,既要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又要建设宜游宜养新农村,放大创建效果,推动新型产业发展。

      2022-08-12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沁县:一笔一画绘名城

        作为沁州黄小米原产地和主产区,沁县以发展沁州黄小米种植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地标的“特优”沁州黄小米品牌化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沁州黄小米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为目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2022-08-12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应县:古塔脚下展新颜

        “我们建立了淘宝账号,在淘宝网、大众点评、百度搜索销售我们公司生产的真空礼盒凉粉、黑豆腐干、纯胡麻油、传统家酿醋、土豆粉条等土特产品,并为60余户农户销售农副土特产品30多吨,网上销售年营业额达200万元,网上销售已经超过了实体店。

      2022-08-10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大棚里的“农技课堂”

        炎热的夏季,长治市屯留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挥洒汗水的背影出现在田间。针对西红柿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讲解,面对面解决种植难题。“老百姓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有些误区,例如水浇反了,大棚温度过高了,病虫害没有及时治理等,都会影响西红柿口感,影响产量和品质。

      2022-08-0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忻州忻府区:红薯成了农民致富“王牌”

        ”忻府区作为“中国甘甜红薯之乡”,红薯种植成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百姓铺就了增收致富的阳光大道,每公斤红薯最高可卖到2元以上,带动当地百姓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科技赋能,打出红薯这张“明星牌”在忻府区的主要红薯种植基地——董村镇游邀村,今年红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亩。

      2022-08-0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和顺:清漳河畔竞风流

        和顺县持续擦亮“和顺生态”名片,全力抓好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沙棘林改造、太行山绿化、重要水源地造林、生态管护等工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之路。

      2022-08-08    来源:山西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怀仁 幸福画卷入眼来

        打造就业创业平台解决青年“急难愁盼”6月29日,怀仁市云中街道花园街社区的网格员张建峰在社区微信群里发送一条消息:“可为有创业意向的居民代办工商营业执照……”“80后”社区居民刘善海第一时间报名,他创业开了一家快递驿站。

      2022-08-05    来源:山西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张宏祥:带领乡亲们发“羊”财

        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方式,形成了集生态饲草种植、智能牧场散养、产品系列分割、线上线下销售、餐饮连锁加盟、农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养羊发展模式。

      2022-08-01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乡村振兴·小康圆梦】神池羊产业 “杜湖神羊”成头牌

        在位于神池县的山西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内,养殖的“杜湖神羊”在养殖区内活动。该县通过引进山西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天牧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一方面推广饲草种植,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立了充足的饲草供给加工体系, 2020年共种植饲草18万亩。

      2022-07-2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走进县城看发展】祁县:魅力昭馀入画来

        保存完整的昭馀古城是晋商故里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是新时代祁县城市有机更新的文化起点。

      2022-07-25    来源:山西日报

本栏责编: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