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蔡家崖:5年华丽蝶变 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2>>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足迹>>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时 间
2022
05/27
11:19
分 享
评 论

20220527_17991936fdd14881c638646da07ff2ec.jpg

20220527_2c2257d5581672a600a402e6438c0371.jpg

20220527_637a96d8347a7b37e7b7c6b8051c151a.jpg

20220527_4804dca8a30d891ea52c66cef3e7f036.jpg

20220527_141a30422d2e35e8ca946995d93567ef.jpg

20220527_cba9c896aefc63f0e9a643bacec1adb8.jpg

20220527_88cc656830ddb71fdf2eee2143a88506.jpg

20220527_47864423e8960da94659f4b3d5018f55.jpg

20220527_799a53a612be811f340569db236d8a10.jpg


  蔡家崖距离兴县县城西7.5公里,背靠元宝山,面朝蔚汾河,这里曾是晋绥边区政府及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当时,晋绥边区曾经肩负着保卫延安、屏障陕甘的重任。作为晋绥边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蔡家崖村也被誉为“小延安”。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吕梁革命老区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是蔡家崖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后,这里的红色旅游出现井喷式态势,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兴县当地以红色旅游为契机,着力打造晋绥首府文化名片,创建“晋绥首府·红色兴县”旅游品牌。
  2018年,太原与兴县之间的客运列车开通,结束了红色老区没有旅客列车的历史,这趟列车被命名为“蔡家崖”号。蔡家崖村的主干道也变成了融合红色资源和乡村特色的“红色一条街”,连续几年的“红色兴县”旅游文化季活动都在这里举办。
  如今,蔡家崖村已经纳入了兴县新城规划范围内。县城的免费公交车直通到了村口,坐车到县城只需20来分钟,特别方便。集中供暖、自来水改造、天然气入户都已经修到家门口,很快就能全部投入使用。村子附近有新修的蔚汾河公园、县人民医院、120师学校……蔡家崖村正在快步从一个小山村向兴县新城区发展。兴县也围绕“主城区提质”和“新城区开发”的总体思路,聚焦项目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城区棚户区改造,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蔡家崖”品牌
  5月,山上的槐花开得繁盛,蔡家崖村被淡淡的清香味笼罩着。89岁的温守慧老人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说起5年前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他依旧记得很清楚:“总书记握住我的手,感动得我啊,差点掉下泪来!”温守慧1947年参军,1950年回村,“我赶上了好时候,每个月都可以领到上千元的补助,国家每年还给我们老战士补贴1万多元,干部们逢年过节送来的米面粮油够吃一年。我过得很好,感谢总书记!”“你看兴县这个变化,楼房盖了不少,公路是四通八达,哪里也能去,以前想也没想到能有蔡家崖火车站!”温守慧笑着说道。5年前,蔡家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山村。2017年后,它像破土的新芽一样,不断给人惊喜。
  5月20日,离温守慧老人家不远的山坡上,蔡家崖村的村干部和几名村民代表正忙碌着为蔡家崖村农副产品加工厂进行选址。2021年换届,蔡家崖村委班子进行了调整,新选举出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6岁,年富力强干劲十足。
  村第一书记温保泉告诉山西晚报记者,2022年,村委计划投资200多万元,新建蔡家崖村农副产品加工厂,对果农的杏、核桃、红枣进行深加工。之后,依托蔡家崖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一系列“蔡家崖”品牌的农副产品。这样既能丰富当地红色旅游产业,还能解决当地农副产品的销路,提高农民的收入。温保泉说:“近年来村里发展各种产业,种植了1258亩经济林。现在,蔡家崖的北山上遍山是桃树、杏树、核桃树。这片经济林每年为乡亲们增收20余万元,惠及村里90%以上的村民。”
  村党支部书记温利军说:“2015年,蔡家崖就整村脱贫了。我们这届村委考虑的更多是如何发展村集体产业,让村民全面增收的问题。今年村里的400亩杏林全部进入盛果期。正月十五刚过,就赶紧请技术员给杏树剪枝,光这片杏树正常年景能收100万斤。大同阳高县是有名的大杏主产区,我们前段时间去那里考察了深加工技术,准备把我们自己的加工厂办起来。村里有经济合作总社,在村居民人手一股,村集体产业发展了,村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新一届村委的乡村振兴规划是这样的: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杏树、核桃、红枣种植,引入果蔬、杂粮、林果产业,良种良法结合推动品质提升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这叫做优一产。之后在此基础上做强二产,健全系列产品加工技术,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加强农业品牌主题IP的创意、包装以及相关文创产品的打造。依托设施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融合区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田园风光,这是做活三产。
  5年来,蔡家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红色旅游等产业,还成立经济合作总社,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里建起了300千瓦光伏电站光伏产业,每年能给集体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村集体拿出资金给全体村民代缴医保费用,全村村民医保参保率达100%,解决了村民因病返贫后顾之忧;村内增设20多个公益岗位,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轮流上岗;村级卫生所服务更加高效,村医每天在岗,方便群众就诊,村民看病难问题得到解决……蔡家崖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6200元增长到2021年的8000元。
  网红“铁梨花”为兴县土特产代言
  在兴县蔡家崖红色一条街的西北头上,有一家名为“美特华”的超市。经营超市的是白兴平夫妻和他们的小儿子。今年55岁的白兴平在村里开了近30年的小卖铺。2017年,兴县在蔡家崖村开始建设晋绥边区首府红色一条街,白兴平将原来的小卖铺扩大成了农村超市。
  说起这几年兴县的变化,白兴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去年我闺女从北京回来,一进门就说,‘哎呀,咱兴县变化真大了!下了高速从县城往回走差点走错路。’不用说她了,我们在当地都觉得这几年发展变化特别大。路比以前宽敞了、高楼大厦比以前多了,出门火车、汽车都能坐,比以前好多了。”
  白兴平说:“以前村里就我一家开小卖铺的,现在光这条街(红色一条街)上就有大大小小9家超市。前几年来旅游的人多,我家对门那个饭店,天天人满满的。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来我这儿买东西的主要是工人,修静兴高速的工人、旁边景区建设的工人,一年下来有个七八万的收入。”
  采访的时候,山西晚报记者听到超市后的农家院里传来唱民歌的声音:“蔡家崖的小米,木兰岗的水……”。原来是白兴平的爱人白香油正在用手机录短视频。临近中午,她一边削着土豆一边唱着自编的民歌。白香油今年54岁,性格直爽,一见面就自来熟:“我网名叫‘铁梨花’,在快手上有三万多粉丝,也是我们本地的‘网红’了!平时我干农活、做家务都直播,给大家唱唱戏、唱唱红歌,给大家展示展示农村生活。这个民歌我用的是《樱桃好吃树难栽》的调调,词是我自己改的,唱的就是蔡家崖的土特产。我还给我们本地的杏子、核桃、杂粮面、农家醋带过货,尤其我们的杂粮面卖得还不赖。”
  2022年,兴县着力推动农业特优高效发展,重点培育精品小杂粮、现代设施蔬菜、生态养殖、特色经济林、优质食用菌、高品质中药材6大全产业链。加快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计划打造4个现代农业园区,年内力争培育1户国家级、2户省级、5户市级龙头企业,支持鼓励至少1户企业“晋兴板”上市。
  白大姐民歌里唱到的木兰岗,是蔡家崖附近的一个自然村。2021年,木兰岗村并入了蔡家崖行政村。
  木兰岗相传是花木兰将军囤草料的山寨。革命战争年代,木兰岗村曾是120师家属、警卫连、晋绥公安总局的驻地。这个村三面环山,还建有一座小型水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村民张建国是80后,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做生意,后来在朔州开了家广告公司。2017年后,张建国觉得兴县的红色旅游产业前景会很好,于是返回老家搞起了乡村旅游。经过几年建设,木兰岗村发展起了主题民宿、农家乐、儿童游乐场、水上乐园、冰雪乐园、采摘种植体验中心等旅游项目。
  张建国告诉记者:“我们村离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大概两公里,我的想法是把蔡家崖周边的红色人文景观和我们村的村情民俗及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建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服务的美丽乡村。游客来我们这里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去年冬天,我这儿的冰雪乐园一个月收入已经达到十多万元。虽然是季节性的,但让我看到了我们村乡村旅游的前景。”
  据了解,张建国作为法人的木兰农牧专业合作社已吸纳了当地117名村民。
  “晋绥首府·红色兴县”的热值、颜值、魅力值凸显
  “在晋北的洪涛山下桑干河边,长眠着一位华侨抗日女英雄。抗日战争时期,她驰骋雁北、骁勇善战,是晋绥边区威震敌胆的双枪女将。她就是巾帼英雄李林……”
  5月7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康彦红在微信公众号里更新了最新一期微党课,通过9分钟视频为网友介绍了抗日女英雄李林的英雄事迹。在微信公众号上通过视频讲解晋绥边区的革命历史,是康彦红做的一个新尝试。一条视频从查证资料、写稿、录制、剪辑要一周多的时间,对康彦红这个刚接触网络视频的新手来说真是困难多多。“为了适应新需求,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吕梁精神,了解晋绥革命历史,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作为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内的资深讲解员,康彦红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9年。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时,她作为馆内工作人员,全程负责陪同讲解。康彦红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从2017年开始,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客流最高纪录日接待量超过7000人次。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占地面积20677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974平方米,展陈面积6600余平方米的新馆,收藏陈列了反映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的图片、文字、实物等珍贵文物史料4300件,通过展板、蜡像、声光电等现代化形式,重点突出中央领导人走出陕北,东渡黄河,从临县碛口镇走进山西,经兴县、岢岚、繁峙等地区,走向西柏坡,走向新中国的整个历史背景和过程,同时又将展览内容延伸至当代,是全国唯一 一个全面反映晋绥党政军民12年光辉斗争历程的革命纪念馆。
  近年来,兴县花大力气发展红色旅游:晋绥日报社旧址、358旅旅部旧址修复完成,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展陈及周边环境全面提质,红色一条街建成营运,“晋绥首府·红色兴县”的热值、颜值、魅力值已逐渐凸显。

  08—09版采写、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王晋磊

  1.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外景。
  2.蔡家崖村的主干道变成了融合红色资源和乡村特色的“红色一条街”。
  3.静兴高速蔡家崖收费站。
  4.兴县县城的免费公交车直通到蔡家崖村口,坐车到县城只需 20来分钟。
  5.木兰岗村的120师家属院旧址。
  6.兴县县城夜景。
  7.兴县蔚汾公园航拍图。
  8.蔡家崖村网红“铁梨花”正在家里做直播。
  9.康彦红正在为游客讲解晋绥革命历史。

  图4、6、7摄影:白旭平

(责编:马云梅、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