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奋斗 勇毅笃行——新春走基层】新绛县三泉镇席村蔬菜种植户:越过这道坎 前面就是好日子
【追梦奋斗 勇毅笃行——新春走基层】新绛县三泉镇席村蔬菜种植户:越过这道坎 前面就是好日子
尽管是阴天,但上午9时30分的亮度正好,新绛县三泉镇席村东北一处温室大棚基地上,100多个大棚保温卷帘仿佛得到号令,整齐划一地拉开“面罩”。透过一层塑料薄膜,绿色的西红柿苗打破了冬日的寒气,给即将到来的虎年增添了春色。
1月25日,记者来到新绛县三泉镇席村。这个蔬菜产业村,曾经每天可外运蔬菜1万斤以上。去年10月,席村遭受持续强降雨,田地被淹,全村400多个大棚有三分之一倒塌,其余的不同程度受损。
很难想象,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村民已走出灾害的阴霾,重拾生活信心。
在一栋灾后重建的阳光温室大棚里,棚主李淑霞穿着白色的羽绒服和时髦的皮靴正在调控温度,“你看,这一排都是按钮,温度湿度轻松调控……”数说着科技感满满的新大棚,李淑霞笑得合不拢嘴。
去年,连绵阴雨导致她家的4个大棚两个倒塌、两个严重受损。李淑霞家的“主导产业”倒塌了,生活的信心也几乎崩塌。
但无缝对接的灾后重建,很快让李淑霞重新燃起信心。“那些天,镇上的干部和县上的技术员就没断过,不仅按照受损标准给予补贴,还鼓励和指导我们发展新式阳光温室大棚,以增强设施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种新式阳光温室大棚,钢架结实,墙体厚实,完全可以抵御雨灾、风灾、冻灾等。从温度、病虫害防治,到蔬菜生长过程,都是自动化管理,品质有保证,等于给蔬菜产业和种植户上了双保险。”新绛县蔬菜发展中心主任王建元在一旁解释道。
“老天爷给我们坎儿越高,我们越要攒劲儿跳。”王建元告诉记者,新绛县是我省的菜篮子,蔬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这次灾情,倒逼农业产业化升级改造,淘汰了一大批产出效益低的老旧大棚,全县设施农业从2.0时代直接跨越到了4.0时代,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不,以前人得跪在地上干活,低矮潮湿,霉菌病害多,提温慢、产量低,机械进不去,活儿就忙不完。现在新大棚长170米到250米,高9米,宽敞透亮,把老大棚的‘短板’都补上了。”隔壁棚里干活的村民张建全也过来和记者聊起了感受。
“要不是灾情,我还在凭老经验种菜,也用不上这新技术。”
说着,张建全拉着记者进了他的棚,给记者现场操作保温卷帘,“以前,我早上晚上都得爬上去,一个帘子一个帘子地收和放,每次都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用时不到10分钟。”
说起灾后重建,村民们心里充满感激。他们告诉记者,去年灾情发生后,是政府协调购买新大棚所用的材料,两个月时间大棚就建了起来。没有适合晚播的苗子,又协调县瑞恒农业进行培育。
“由于苗期推后,我们的西红柿、黄瓜耽误了春节档期,有些可惜。但咱这大棚生产的优质蔬菜,上市后有一定价格优势,雨灾带来的损失一定会补回来的。”种植户们个个信心满满。
现代农业,吸引了年轻人回村创业,给乡村振兴带来了生机。正在地头忙活的韩晓军就是回乡创业者中的一员。35岁的他关了经营几年的店面,投资40万元建了2个高标准温室蔬菜大棚,看着满棚的西红柿已经核桃大小,韩晓军脸上满是笑容,“正月里就能上市,可以收入6万多元。”
如今,新绛县的蔬菜产业蹚出了现代农业的新路子。产业链越来越“结实”,有以瑞恒农业为代表的集约化育苗场25个,有近百家合作社带动的一批大棚蔬菜基地和8个产地批发市场。尤其是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举措,解决了平时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菜农们技术、销路都不愁。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县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通过合作社带动、产业园引领、社会化服务等形式,让普通菜农紧密联结在现代产业链上。”王建元说。
“今年的年货一样也不会比往年少。”李淑霞边给西红柿苗松土散湿,边和老公商议置办年货的事儿,“损失这么大,心疼啊,但建起了新大棚,跨过这道坎,日子就能再过回来。”
天色渐黑,天气渐冷,温室大棚那一层厚“棉被”,又整齐划一地落下来。大棚内,勤劳的菜农,还在侍弄着蔬菜,希望它们能尽快上市。
本报记者李宁波 王荔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