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文化 洋溢着祈盼

【新春走基层】年画里的年味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2>>新春走基层>>要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20114_4b8139df93147708155a7ef8dcc3223c.jpg

 

《鞭锏门神》年画


  前些天,一位友人在朋友圈里贴出一幅《鞭锏门神》的年画图片。秦琼和尉迟恭,身披铠甲,侧身而立,执鞭执锏,威风尽显。年画画面构图饱满、色彩浓烈、造型独特,烘托着欢快热闹祥和的气氛,显现出浓郁的年味。
  作家冯骥才曾写道:“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龙头,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成千上万,但是年画是第一位的。”其实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样式,因为吉祥喜庆的寓意和一年一换的民间习俗而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除了张贴春联,还会张贴红红火火的年画,用以寄托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
  年画最早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据南朝宗懔《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汉代春节就有在门上画门神的习俗。到了唐宋时期,在印刷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促进了年画的绘制、生产和销售,形式也愈加多样,有门神画、中堂画、四条屏、福字斗方等。清代是年画发展的高峰,最初被作为驱邪避灾的符录,渐渐地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等题材,从而具有了表达新年美好意愿的功能。
  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谓: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至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正式定名。并因为备受民众喜爱而作为我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古人曰:“吉,喜也,美也,无不利也。祥,好也,福也,益也。”辞旧迎新、避灾求福是人生的一种愿景。年,喜庆吉祥,所以贴年画也是喜庆吉祥的,它求的是一种兴旺,图的是一种如意;它凝聚着一种信仰,散发着一种情怀。一张张绚丽的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它以生动而有趣的内容、优美而真实的形象、富有趣味的构图、五彩斑斓的色彩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年画,折射出一种心境,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内容已不仅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而是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如吉祥年画、生活年画、戏文年画、山水年画、工笔年画、寓教年画和现代年画等,《松鹤延年》《四季平安》《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迎春接福》等更成为经典的主流年画,用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随之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西绛州(绛县)、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等重要年画产地,所出年画作品也各具特色。其中,天津杨柳青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春节很古老,也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记忆里,一进腊月街头就会出现许多摆卖年画的摊点,那些情趣盎然、色泽鲜艳的年画,洋溢着浓浓的年俗味儿扑面而来。
  年画,承载着文化,洋溢着祈盼,历久积淀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

 

钟芳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