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未来】冬奥之火点亮中国冰雪产业
【一起向未来】冬奥之火点亮中国冰雪产业
北京2022年冬奥会拉开大幕,更多目光也聚焦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群众上冰上雪,各地将冰雪资源转化为冰雪经济,“冷”冰雪变身“热”资源,冰雪产业获得繁荣发展。
作为冬奥会举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坚持“场地建设、人才培养、赛事举办”协同发力,大力推进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氛围愈加浓厚。
目前张家口已建成大型滑雪场9家,拥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总长度164公里,分别占全省的65%和88%。建成滑冰馆20座,直接参与滑冰体验和培训人数超过6万人。
远不只是在北方地区,2020年7月,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的成都融创文旅城雪世界正式对外运营,为成都乃至西南地区众多群众开辟了“四季滑雪”“家门口滑雪”的全新体验。滑雪场内,随时可见跟随教练学习滑雪的年轻人,年龄稍小的孩子则在父母的陪伴下戏雪,行走在其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对冰雪的热情和喜爱。
数据显示,浙江省8个地市建有冰雪运动场所,共有滑雪场16家和滑冰场7家,其中四季开放的室内滑雪场6家。2020至2021雪季共有143.3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产值达到2.27亿元。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借此东风,全国多地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提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
这份冬奥“大礼”,扎扎实实送到了慈溪一家生产冰雪运动器材的企业——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的手中。借“轮转冰雪”契机,该企业通过提前布局赛道和数年研发积累,产品销量每年都有超过20%的增长,去年共销售包括冰刀鞋在内的各类鞋品近40万双。
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不仅赋予冰雪装备制造业强大推力,这份“冰雪奇缘”也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掀开新的篇章,各地在大潮中抓紧“白雪换白银”,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吉林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东北亚冰雪资源核心区,这里近年来紧抓北京冬奥会契机和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连续举办5届雪博会、连续5年推出“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系列主题活动。“冰雪”已成为吉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跃全省经济的重要一极。
《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以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我国冰雪产业体系正快步完善。
借冬奥之光,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正在迎来高光时刻!
据新华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