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丽: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那么“奔波”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2021全国两会>>要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新华网太原2月28日电(刘云伶 王亮 吴银冰)“上午做了七台内镜手术,都是年前预约好的。”见到全国人大代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雅丽时,她刚吃完午饭。“这几年我们在专家帮扶下开展了14项新技术,大同的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看消化科疾病,不用像以前那么奔波受累了。”

王雅丽在查房。新华网 发

作为医生,王雅丽对“看病难”有耳闻,但受到震动却是几年前一次学术会议。“会议播放了一个视频,凌晨六点,潮水般的人员向两扇玻璃门狂奔,为的是抢上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时至今天,王雅丽依然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会场鸦雀无声,所有医生笑容凝固,有的还泪眼模糊。

如何让老百姓看病不那么难?王雅丽琢磨着把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的专家请过来,“这样既缓解患者奔波之苦,也避免患者延误最佳救治时间。”

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的楼道中,挂着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北医三院专家的照片。

王雅丽在做手术。新华网 发

“对接到国内顶尖专家后,三年内我们开展了14项内镜下新技术,几乎可以完成内镜下所有的手术治疗。”王雅丽边走边说,遇到疑难病例请专家线上指导,碰到疑难手术请专家过来示范手术。“他们来院时会举办学术讲座,我们也敞开大门欢迎大同市的消化同仁来学习听课。”

在专家的帮扶下,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六台尖端设备发挥了效果。“我们可在内镜下发现非常早期的病变,就是早癌,并通过内镜手术治愈。不用开腹、不用放化疗,患者可享受有尊严的高质量的生活,医保费用也节约了。”

顶尖医疗资源来到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也通过对口帮扶、在县医院设立名医工作站等下沉优质资源。“我是浑源县人民医院名医工作站的专家,每周去到县医院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带回疑难病例,鼓励普通疾病患者在县医院治疗康复等。”王雅丽说。

真心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就会收获老百姓的尊重。科室的墙上挂着厚厚的两摞锦旗,其中还有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患者送来的,这些也给了王雅丽继续前进的动力。

消化领域的实践能否拓展到其他科室?2021年的全国两会,王雅丽带着“尖端医疗资源区域平衡”的建议去北京,“让尖端医疗资源促进区域间医疗水平平衡,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那么奔波。”(完)

(责编:张星秀、candy)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