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风采】全国人大代表郝旭: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2021全国两会>>要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马铃薯加工制品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22年价值可达500多亿美元。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常年居世界首位。”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深耕马铃薯产业16年。山西如何发展加工型马铃薯产业,今年郝旭依然关注,这是他履职重点所在。
  马铃薯在山西有着深厚的渊源。有一种说法是,早在清朝时期,走西口的山西人率先在山西各个地区种植马铃薯。山西闻名遐迩的文学流派,也以山药蛋命名。进入新时代,在服务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进程中,马铃薯产业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我省着力培育马铃薯优势产业,不仅保障着粮食安全,防止贫困地区返贫,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郝旭说,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手段。“山西有集约化发展马铃薯的优势,我要在这方面发力,让马铃薯帮助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2019年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西代表团第一小组讨论过程中,郝旭的发言,引发了代表们的“马铃薯议题”。随后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部分在晋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建设“晋西北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建议》。2020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郝旭再次围绕发起“土豆革命”,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建言献策。郝旭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一定会继续聚焦马铃薯产业发展,以初心使命为民发声,倾力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履职尽责是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郝旭先后参加了全国人大和省人大组织的一系列学习调研活动、重要会议等。2020年8月至9月,郝旭与其他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及各有关单位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我省部分市县及内蒙古、陕西、河北、甘肃等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实地考察调研,与一线人员深入交流,分析探讨山西发展加工型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方向。
  2020年,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晋西北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取得阶段性成效,亩产达到1万斤,实现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经济收益相应翻倍,并且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郝旭通过持之以恒的积累和实践摸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助推马铃薯产业振兴,走出了一条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山西是全国马铃薯主产省和优势产区,并且山西马铃薯主产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理位置高度重合,加快布局我省马铃薯产业体系,对调整我省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郝旭说。
  小土豆,大产业。郝旭表示,将认真履职,把好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继续探索乡村振兴创新模式,通过精深加工大幅度提高马铃薯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实力,带动更多民众从中获益,打造方式多样化、模式多元化的助农新蓝图,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马铃薯产业在山西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杨文俊

(责编:张星秀)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