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农家院子成了学习园地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山西要闻

时 间
2021
06/16
06:44
分 享
评 论


  一条红色横幅,几把小板凳,大家围坐一圈,听党的历史、谈亲身感受、畅聊现如今的美好生活。一大早,来自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微子村的男女老少们搬出椅子凳子,整齐地坐在一户农院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宣讲课。
  “要想一个国家保持可持续性的、健康的、良性的发展状态,必须让年轻人多读历史,多了解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史,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知道这些精神背后感人的、震撼的故事,了解这些精神背后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革命烈士、劳动模范,才能在心里树起一座丰碑来……”潞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宋卫国,正在与村民拉着家常,讲述着党的发展历程。
  近日,潞城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群众身边开设“小院讲堂”,把党史宣讲搬到村头巷尾、街道社区和农家小院,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以“讲身边的事”为切入点,用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用小变化展示大发展、用小互动拓展真知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把党的故事讲给百姓听,打通了理论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样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贾双龙来到了神泉村,与村民们一同回顾着党的奋斗岁月。神泉村村民王枝林说:“这种拉家常式的宣讲方式,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咱们人民群众千辛万苦、流血流汗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用好小讲台、小故事,融合大道理、新风尚,传递党的真温暖、真关爱。“小院讲堂”的开办,进一步拓展了宣讲阵地,把“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农业基地”变成“田间课堂”,让理论政策与群众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真正做到接地气、润民心,打造出党与群众的“同心锁”“连心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
  

本报记者李志江

(责编:candy、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