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记录伟大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四川绵阳市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旁,有一座特别的建筑,从空中俯瞰,像是大地被地震无情地撕裂后留下的巨大伤口。这座建筑名为“裂缝”,寓意为“将灾难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这就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序厅正中石柱镌刻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15个大字。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念馆党委书记冯正碧介绍,基本陈展《山川永纪》分为6部分,真实记录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灾区发展振兴取得的伟大成就。

震后第一时间从汶川报告灾情的海事卫星电话、打通“都汶”水上生命通道的冲锋舟、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直升机吊绳……纪念馆已征集地震文献实物资料共74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63件(套)。截至今年7月底,纪念馆共计接待社会公众2085万人次。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宣讲“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军队、进企业”活动192场次,通过线上线下举办专题讲座436场次,利用节假日、纪念日举办主题活动131场次,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和实训活动上千场次。

“地震纪念馆已经成为对外展示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开展地震科普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基地。”冯正碧说。

 本报记者 王明峰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