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八红旗手、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段丹军

扎根高速路 科研在一线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先进典型

时 间
2022
03/09
06:59
分 享
评 论

 

  寒冬腊月,冷冷的北风直吹。一位技术咨询组工程师正在离隰高速现场不时地与值班经理交谈着路基压实质量……她就是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段丹军。2004年毕业后,段丹军就一直从事相关工作,17年间,她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7项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励,还有20余个项目获得专利,科研成果逐步实现了成果转化。荣誉加身,本色不改。现在的段丹军仍坚持深入公路建设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扎身科研一线进行技术攻关。
  “目前,我省乃至全国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养护维修期,将产生大量的沥青铣刨料,若不及时进行再利用,造成很大浪费不说,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段丹军解释道,就目前国内对沥青铣刨料的再生掺配比例来看,还达不到高效高值化再利用,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沥青铣刨料的再生温度低,盲目增大掺量将导致再生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低,路面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段丹军转变思路,通过对道路工程专业与材料、化工专业进行跨界组合,将温拌技术与再生技术结合,从降低沥青混合料温度、添加高效再生剂两方面进行了突破,实现了沥青铣刨料的高值化、资源化利用。“该成果节约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路面施工温度,延长了摊铺时间,减轻了废气排放,减少了集料开挖,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针理念,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显著……”谈及该项目时,段丹军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由于公路工程专业特征,需要时常深入施工现场,段丹军舍小家为大家,一年365天有100多天深入公路现场,提供技术咨询服务。2019年,段丹军承担了山西交控集团“高速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重大研究项目。“该项目结合我省黄土地区首条四改八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对黄土地区路基拼接问题、保通状态下交通安全组织管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及标准、数字化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四个分题展开研究。”段丹军介绍。
  时间紧、任务重,段丹军迅速组建研究团队,结合技术人员专业方向及能力特长进行任务分工。那段时间,为获得第一手研究基础资料,路基拼接现场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无论是传感器现场埋设还是路基拼接段碾压及质量检测,她都在现场一遍一遍地叮嘱。“该项目涉及大量的理论分析,需要找寻新旧路基之间的变形规律,进而提出安全高效的处治措施,段丹军经常连夜设计计算模型,分析计算结果,调整计算方案。好几次都累得生病了还是坚持工作。”团队成员成志强说。
  经过3年的研究,该项目基本研究成果已完成,为中西部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供技术借鉴及范本示例。段丹军又投身到另一个项目中,她说:“科研工作永无止境,我会一直在路上!”

本报记者闫书敏

 

(责编:李琳、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