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埋首十年治渣山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埋首十年治渣山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堆积,太钢渣场形成一座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体积约1000万立方米的大渣山,不仅威胁着企业的发展和钢城人的正常生活,也对太原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如今,治渣后腾出的约2000亩土地,除建设了太钢消防队大院、太钢加工厂厂区和成片的居民宿舍楼外,还建了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花园式的太钢渣场被命名为“全国环境教育基地”。
李双良塑像。
[红色记忆]
环院皆山也,其东南处,有池曰荷花,望山顶绵延者,葱茏草木也。
夏至时节,记者走入太钢渣场,放眼四望,心里不由得吟出《醉翁亭记》的诗句来。
如果说,琅琊之美在于山水,而渣场之美,更在山水之外感动人心的故事里。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双良。上世纪50年代,他是闻名全国冶金系统的“爆破大王”;80年代,他是享誉国际的“治渣能手”;退休之后,他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外辅导员”。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钢材,而当时的炼铁炼钢设备陈旧落后,还常常发生事故,影响产量。为了节省修炉时间,1952年,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太钢成立了一个由9人组成的“高温沉渣爆破小组”。
“这个小组的任务是,每当炉内结瘤石,在高温条件下,工人们钻到炉内放置炸药,实施爆破。”缓步走进第一展馆,讲解员深情的讲述,“谁都知道,这活又苦又累又危险,一起来学习的几名工人先后离开了,坚持下来的只有李双良一个人。”在多次实践中,李双良总结出“胆大心细讲科学”的七字经验,在全国冶金行业推广。后来,许多钢厂都请他去实施爆破,大获成功,因此获得了“钢铁战线爆破大王”的美誉。
1983年,年满60岁的李双良从加工厂工段长的岗位上退休,很多单位许以重金请他“出山”,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已经有了一件让他牵肠挂肚的事。那就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堆积,太钢渣场形成一座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体积约1000万立方米的大渣山,不仅威胁着企业的发展和钢城人的正常生活,也对太原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承包制的推行,给李双良带来了治理渣山的希望和勇气。他主动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从人工挖渣入手,走以渣养渣道路,逐步实现机械化,开展综合利用”的设想。
1983年3月,李双良被太钢确定为治理渣山的负责人,同时从加工厂抽调近百人、配备了13台大型设备组建起了渣场工段,并成立了党支部。
站在展馆内,望着展墙上一幅幅记录着当时情形的老旧照片,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加工厂党群科科长宋阳生动情地说:“治理渣山是一个系统工程,挖排废渣、废钢回收、废物利用等一系列的艰辛探索和实践不仅锻造出了一支治渣铁军,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企业绿色发展之路。”
“钢渣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没有废品,全是宝。”李双良经常说,“渣山是个大宝库,十个百货大楼也换不了。咱们要想办法将渣山里的宝贝选出来。”于是,他发动职工捡拾废镁砖,一年捡回6万元。1989年,国内市场不锈钢紧缺,李双良带领职工安装使用不锈钢光谱仪,从渣山中分拣出不锈钢渣8000余吨,累计价值达1500余万元,并实现了废钢渣中可回用资源的应选尽选。
“李双良带领职工自力更生,从镐刨车推起步,自行积累资金升级机械装备,先后购置了大中型机械化设备112台,实现了由手工劳作向机械化作业的转变。”宋阳生告诉记者,“1988年,李双良引进‘用钢铁废渣代替原生资源’的全新技术,自筹资金4700万元,将连年亏损的东山水泥车间改造扩建成年产30万吨的钢渣水泥生产企业,一期工程就年产10万吨水泥。到1994年二期工程完工后,每年又新增产值7000万元,从而为废渣综合利用开辟了更广泛的市场。”
“金点子”一个接着一个。之后,李双良又将高炉渣破碎后经过加工筛选,用来代替石子铺路,仅修成一条1.9万平方米的柏油路,就节约石子费近20万元;用钢渣制成四方和六方水泥砖200多万块,为渣场的新建工程和公司内的一些公共场所提供了大量建材;加工破碎了35万吨高炉渣,为我省7个矿棉厂生产矿棉制品提供了原料……
走在绿植掩映的护坡上,解说员笑盈盈地指着眼前的坡道介绍道:我们现在走的这个防尘护坡全长2500米、高13米、底宽20米,坡道上使用的就是咱自制钢渣水泥砖,不仅设计美观,而且结实耐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很环保。
198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席穆斯塔法·托尔巴在致李鹏总理的电函中这样说道:“在贵国的公民中有一位普通体力劳动者,他搬走了一座垃圾大山,这是一个伟大的惊人之举。他的惊人之处在于消除了工业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中,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他和他的业绩被列入‘全球500佳’名人录。”
1983年至1993年,李双良带领职工们共清运废渣1949万吨,其中除了549万吨填沟造地外,其余都作为路基、房地、建材等材料进行了利用,创造经济价值3.3亿元。
如今,治渣后腾出的约2000亩土地,除建设了太钢消防队大院、太钢加工厂厂区和成片的居民宿舍楼外,还建了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花园式的太钢渣场被命名为“全国环境教育基地”、山西省和太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1990年至今,已累计接待参观者80余万人。
[感悟初心]
学习榜样 汲取前行动力
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加工厂党委副书记 杨毅
李双良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钢的倒渣难题,更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渣新路子,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循环经济、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双良身上所蕴含的精神是太钢几代人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这就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的敬业精神;就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为企业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就是团结一致,精诚协作,高效执行的团队精神;就是遵循规律,珍惜资源,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精神;就是与时俱进,挑战自我,精益求精,奉献精品的创新精神。以此为动力,太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使循环经济成为太钢新的效益增长点。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学双良活动与提升团队素质、增强团队合力结合起来,与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结合起来,与建设创新型企业结合起来,与培养职工良好职业素养结合起来,为太钢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手记]
当不锈钢渣作业区点检员李翔走到李双良入党照前时,不由得挺直了腰板,面露崇敬之色。
展馆内,李翔这一不经意的动作打动了我。事后了解到,在刚入厂的时候,便是李双良给他上的“第一课”,勉励李翔以厂为家,勇于担当奉献。
如今,李翔不仅当上了劳模,获得了“双良传人”称号,还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在太钢,像李翔这样优秀的职工还有许多。
记者在采访中深深地感受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的典型带出更多典型,太钢用传承和弘扬的方式,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支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双良式职工队伍。
本报记者范珉菲 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