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晋中:十大脱贫成果造福老区人民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要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10526_4ea8d231fbd855d6ecbff9dd6c5565ba.jpg

20210526_94b97305a495f6664db879fa65e67e06.jpg

和顺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建小区和配套的扶贫产业园。

20210526_599ed420dcf91072d3a8a5f819d0f4af.jpg

榆社县农村新貌。

20210526_004b3f7c1d18435ac8620cad2dff7bd5.jpg

昔阳县仿真花扶贫产业。

20210526_60acc1f6b6cfbdecf916120da807646a.jpg

左权县联村光伏电站。


  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战,晋中市昔阳、和顺、左权、榆社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7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6.7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全面胜利,10大脱贫成果造福老区人民。
  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市20.8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教育资助,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100%。2532个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100%。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7670户,完成住房安全认定98623户。累计实施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1141处,使1531个村、107.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7.04万人)受益。
  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围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累计培训劳动力13.86万人次。加大低收入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打造了榆社“古陶”古建、左权护工、平遥家政、晋中电子装配工等劳务品牌。特别是2020年,出台“七个一批”一揽子举措,推动全市受疫情影响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全市返岗务工贫困人口达到9.27万余人,是2019年务工人数的115%。
  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市确定集中安置点33个,158个深度贫困村完成整村搬迁,10893户26565人喜迁新居。建设扶贫车间17个,配套社区管理机构14个、基层党组织20个、卫生院(所)28个、中小学校20个、幼儿园15个、活动室24个、文化广场22个、社区服务站点36个。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完善。建设“四好农村路”5335.7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建设贫困县太行板块旅游公路290.3公里,建设农村物流节点1786个。大力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全市所有行政村和具备条件自然村通动力电比率100%,供电可靠率99.9%,电压合格率99.98%,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47千伏安。持续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基站数230座,新建光纤覆盖设备57个,贫困村无线网络全部覆盖,光纤通达率98%。
  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得到显著提升。全市乡镇(街道)建成高标准综合文化站135个。行政村(社区)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02个,达标率由2015年的40%提高到2020年的91%。累计送戏下乡6219场,选派文化人才到贫困地区提供服务225人次。
  贫困地区农村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具有脱贫任务的9县共完成87731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66.4%。9县共建成各类农村生活垃圾中转设施105座,垃圾收运覆盖9县98个乡镇、1502个行政村,9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的行政村比例95.18%,覆盖的乡镇比例100%。1178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288个,其中纳管型139个、设施型112个、收集池37个。
  特殊困难群体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2016年的3017元/人/年提高到2020年的4975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平均标准从2015年的3025元/人/年提高到2020年的6489元/人/年;全市有52182名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占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22%。
  农业产业得到全面提升。全市杂粮规模达61.90万亩,设施蔬菜规模达8.15万亩,果园规模达63.98万亩,中药材规模达22.96万亩,畜类存栏达313.42万头,禽类存栏达5311.61万只。光伏扶贫电站累计收益2.85亿元,惠及845个村、6.6万人次。确定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33个,和顺许村、左权莲花岩成为国家乡村旅游创客基地。9个扶贫任务县全部建立了电商产业园,培育涉农电商企业69个。榆社的托管代养契约养殖、左权的光伏、和顺的火麻、昔阳的白萝卜、太谷的设施蔬菜、祁县的酥梨、平遥的养殖、灵石的核桃、寿阳的玉露香梨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乡村实力得到大力加强。选派339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305个行政村任职,其中整建制下派18个村。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100%“破零”,绝大部分达到5万元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551元增加到2020年的9425元,年均增幅比全市农民收入高20个百分点以上,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步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通过开发式扶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干部队伍得到全方位锻炼。2016年以来,累计选派上万名干部驻村帮扶,选拔27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提拔重用178名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干部,754名扶贫干部得到提拔晋升或表彰表扬。基层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在精准扶贫、精准帮扶实践中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得到了全方位历练成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晋中市将继续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亮点】
提升攻坚成效 探索经验做法

  近年来,晋中市积极加大脱贫攻坚领域的改革创新力度,在助推贫困县脱贫摘帽、加强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促进低收入人口就业、社会帮扶等方面创新观念、创新方法,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做法。

“五县帮扶”促摘帽

  针对榆社县条件差、底子薄、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晋中出台《关于扎实做好五县(区、市)帮扶榆社县脱贫摘帽的实施方案》,在市域范围内创新实施“先富”帮“后富”机制,由榆次、介休、灵石、寿阳、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等5个经济相对较好的县(区、市)对口帮扶榆社县5个乡镇,为榆社县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项措施”补短板

  在抓好贫困县巩固提升基础上,晋中推出《关于支持和加强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十条措施》,加大对太谷、祁县、平遥、灵石、寿阳5个非贫困县(区)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推进非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工作补短提质。如2020年将新增政府一般债券规模中的3.5亿元转贷各非贫困县(区);2020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5个非贫困县(区)投入达1.63亿元。

“七个一批”保就业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晋中出台“七个一批”措施:一是企业帮扶就业一批,二是市政项目就业一批,三是涉农项目就业一批,四是公益岗位就业一批,五是农村产业就业一批,六是劳务安排就业一批,七是“爱心”岗位就业一批。2020年,全市返岗务工贫困人口9.27万余人,是2019年规模(80628人)的115%。

“百企万户”稳增收

  晋中组织动员企业通过与贫困村、户结对帮扶方式,参与百企万户带贫工程。受帮扶户以不能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故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四类人群”为主。全市221户企业对接12958户24525人,通过产业到户、劳务用工等精准帮扶措施,共投入帮扶资金2302.35万元。

【脱贫故事】
驻村第一书记 打造致富产业

  杨彬彬,中共党员,就职于晋中学院。2015年4月被选派到左权县羊角乡武家坪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带领和帮扶武家坪村发展特色产业,使全村实现整体脱贫。2019年,他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武家坪是个小山村,贫困人口比例占到全村总人数的50.6%。武家坪村有家家户户养鸡的传统,但品种落后,经济效益不高。杨彬彬思考着从蛋鸡品种入手,打造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为村民寻找致富路。在数次与省农科院专家对接后,终于向村民推荐了营养价值高、市场反应好的绿壳蛋鸡。杨彬彬除了把帮扶单位晋中学院资助的1570多只鸡苗分发到户,还把争取来的1.5万元赞助款也全部买成鸡苗,给贫困户分发下去。
  绿壳蛋鸡产业在武家坪村迅速发展起来,但销售问题又成为瓶颈。为帮助村民打开绿壳鸡蛋的销路,杨彬彬一方面着手注册“羊角跑山”商标,另一方面探索出“农户+合作社+消费者”发展模式,在晋中学院设立了农副产品代销点,还与两家单位签订了合同,对“羊角跑山”鸡蛋进行挂牌销售,每月订单销售200多公斤。此外,他还积极争取乡政府和上级投资18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的“羊角跑山”农副产品加工厂,以此辐射带动全乡,把“羊角跑山”系列品牌做大做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武家坪村绿壳蛋鸡养殖模式日臻完善,已经成为乡亲们的致富产业。

残疾农家女 脱贫带头人

  “残疾人杨莉萍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5月18日,记者来到和顺县李阳镇,当地干部推荐采访杨莉萍的事迹。
  杨莉萍是和顺县泊里村人,身有残疾,腿脚行动不便,过去是深度贫困户,如今在扶贫政策支持下,杨莉萍学知识、学本领,自强不息、自主创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能手。
  走进杨莉萍家,看到她正在电脑前忙着处理电商业务。她说:“脱贫感恩共产党,致富赶上好时代。”
  2014年,参加培训后,杨莉萍进入电商行业,她开网店、做直播,把当地的产品销往大江南北。她说:“主要销售和顺特产,比如莜面、荞面、苦荞面等,每月300多单,销售额3万元左右,最高月销售额达到20万元。”
  通过自主创业,杨莉萍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和帮助别人。村民赵素萍丈夫病逝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杨莉萍就主动联系她,吸纳她到自己这里来帮工,赵素萍既增加了收入,还能够照顾年幼的孩子,使她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在杨莉萍的影响下,和顺县泊里村已有6户村民从事电商业务,并且有更多村民愿意学习、从事电商工作。

本版文字:苗武军 梁朝波 程慧 庭耀
  本版图片由晋中市扶贫办提供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