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生态扶贫“一个战场上”打赢“两个攻坚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生态扶贫“一个战场上”打赢“两个攻坚战”
永和县乾坤湾两岸生态全景。
经济林提质增效惠民生,左权县科技副县长王勇在泽城村传授高光效修剪新技术。
右玉县牛心孕璞景区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针对贫困地区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互为因果的省情,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吹响了生态扶贫攻坚深度贫困的战斗号角,联动实施造林绿化务工、退耕还林奖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不断拓宽生态扶贫之路,走出了绿化彩化财化同步推进、增绿增收增效有机统一的新路子,实现了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的目标。
立夏的一场透雨使得吕梁山更绿了。
望着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林木,正在干活的贺瑞生对记者说:“这些林子不但美了环境,还让我们赚了钱,是我们贫困户的脱贫林、幸福林!”贺瑞生是大宁县徐家垛乡索堤村村民,2016年12月与2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大宁县第一批造林扶贫合作社。4年多来,合作社造林2000多亩,贫困户人均年收入2.1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我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扶贫,联动实施造林绿化务工、退耕还林奖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特别是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机制,组建造林扶贫合作社,广泛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
造林绿化务工保收入。我省创新林草生态建设参与机制,组建造林扶贫合作社承揽贫困县造林任务,改招投标为议标,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运作模式,打破不能干的制度壁垒,补齐不会干的能力短板,防范不公正的分配漏洞,让贫困群众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全省58个贫困县组建造林扶贫合作社3378个,吸纳贫困社员7万余人,累计完成造林1300万亩,平均每年惠及4.3万贫困社员,人均年增收8700多元。
退耕还林奖补增收益。牢牢把握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从2016年开始向国家争取退耕指标,下功夫把生态区位重要、贫困人口集中、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基本实现25度以上陡坡耕地的应退愿退尽退。全省累计退耕还林473万亩,其中58个贫困县实施436万亩,20.66万贫困户退耕154.4万亩;累计下达退耕还林农户补助36.84亿元,其中58个贫困县33.96亿元,户均累计增收7700多元。
森林管护就业促脱贫。在精准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的基础上,整合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未成林管护等项目投资,精准设立生态管护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在参与管护中增收。以2020年为例,58个贫困县管护员数量达到4.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8万人,管护工资达到每人每年7300元。
经济林提质增效惠民生。大力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实现贫困户低质低效经济林的全覆盖,累计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450万亩,建设省级示范园100个,补齐了林农经营管理的短板,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全省新发展经济林450万亩,干果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1950万亩,初步形成了核桃、红枣、仁用杏、柿子、花椒五大干果主产区,晋西北沙棘、安泽连翘等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西核桃、吕梁红枣成为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
特色林产业增收拓财源。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大力推行“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立体化种植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着力构建“稳受益、不返贫”的林草产业发展体系。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535万亩,实现产值29亿元,带动农户30万人。
5年来,我省紧紧扭住目标精准施策,不断开辟林草生态扶贫的路径和空间,“五大项目”带动52.3万贫困人口增收,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国家三部委发文推广我省造林扶贫合作社模式。
本报记者李全宏
【脱贫户的心声】
静乐县鹅城镇王端庄村 吕润怀
退耕还林政策真是定到咱心坎上了。2017年,我家退的26亩坡地全种上沙棘。到去年,光退耕补助就有2.86万元。我算了算,家里6口人,每人4700多元。退了地,儿子媳妇外出打工,我农闲时也到县城打工,一年能挣7万元,日子过得舒坦安心。今年,退耕地上的沙棘到了采摘期,估计有5000元的收益。下一步,我把自己的退耕地经营好后,再承包200亩退耕地。
永和县打石腰乡石畔岭村 付立保
以前在外打工,辛苦一年也只够吃喝,更别提还债了。多亏国家的扶贫政策让我当上了生态护林员。从塔庙腰到土肚腰,再从山房里到花儿坡,1995.75亩的林子都归我巡护。从此,我在家门口就有了近万元的固定收入。护林之余,我把原有的土地复耕,地里有了收入,孩儿他妈养鸡喂猪种菜,收入增加了,开支反而少了,债务也还了。如今,我姓付(幸福)的护林,护林让我的生活幸福。
左权县龙泉乡西瑶村 姜维华、李军萍夫妇
我们一直住在这山里,家里收入都靠几亩地。后来,太行龙泉旅游区在村子附近成立,说要搞康养旅游。按帮扶政策,我俩成了景区的员工。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山上的林子也能挣钱。经过技能培训,我到了维修部工作。军萍成了景区的保洁。现在,我俩一个月有5000多元工资,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贫困户的帽子也摘掉了,日子过得很舒心。大家都说我俩这是端起“绿饭碗”了。
本报记者张丽媛整理
【特写故事】
合作社造出“绿色银行”
“凤明,快点。车都到啦。”“来了,来了,这是儿子从天津寄回来的好吃的,我带上给大家尝个鲜。”说话间,岚县界河口镇东口子村的闫凤明和李贵珍已经走上村口的中巴车。
一到铁青村,大家就分组开始整理需要补造的沙棘苗。“今天皮卡拉了4万苗,你看个顶个精神,这几天雨水多,种上肯定错不了。”李贵珍说。“是呢。这小苗苗从种下到结果都能给咱带来收入,像个存折似的。”收拾好工具的闫凤明开始上山。
当初,因为家里两个孩子上学,还有生病的父母要养,一直不能外出只靠薄田生活的老闫成了贫困户。村里成立森生财造林专业合作社时,负责人郑二小让他加入造林,他两手一挥:“我顾不上,还得给爹妈做饭呢!”当闫凤明看到入社有奔头再找过来时,郑二小二话没说答应了:“给你留着位子呢!”
虽说入社晚,但老闫特别认真,别人一天打150个坑,他打200个。“像种沙棘,一亩有110株,首先得打110个坑不是?接下来才能放苗、浇水、管护。这活儿辛苦归辛苦,可男劳动力一天有120元,女的100元,每年能挣个2万多元。”老闫背着树苗边说边走向下一个坡头。
在森生财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近几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山坡上一棵棵绿苗苗早已成为大家的“绿色银行”。不仅要种树,还要管护,只有二者兼备的合作社才能造好林。如今,老闫管护着社里造的1000亩林子,每天防火防牛羊提高树苗成活率,这份工作也为他带来6000元的收入。
扩大合作社的增收动能。2020年郑二小联合林得财、兴绿森、绿生财三家造林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山西绿缘造林专业联合社。“这样可以带着大家走出县域去做项目。”郑二小满脸自信地说。
从合作社到联合社,从生态林到经济林,山坡越来越绿,老闫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跟着合作社,我们全家稳稳地脱了贫,今后的日子也一定不会差。”
本报记者张丽媛
“青圪蛋”变成“金蛋蛋”
进入5月,舜乡大地处处散发着初夏的气息。在垣曲县蒲掌乡西阳河两侧山坡丘陵地带连片的核桃林,村民们有的在给核桃树修剪拉枝,有的忙着喷洒灭菌抗虫药物……在这里,乡亲们已或多或少尝到了核桃提质增效的甜头,大家纷纷管核桃树叫“摇钱树”。
提起许奎东依靠规模种植核桃林脱贫致富之事,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奎东家曾是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是从承包经营20亩核桃园起步发家的。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他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土专家……”
蒲掌乡2010年开始发展核桃产业,许奎东当年因病无法外出务工,就自己栽植了20亩核桃,并通过县、乡林业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成为蒲掌乡的核桃管理技术员兼任技术队长。但是,由于核桃品种普遍较杂,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并不认可。
许奎东认识到优良品种对产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他第一时间作出嫁接改良品种的决定。经过连年不断增加核桃园的科技含量,许奎东的提质增效项目取得显著成效,20亩核桃园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嫁接改良示范园”和“增产示范园”。
2017年,垣曲县提出品种化栽植、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品牌化发展的“五化”发展思路,通过品种改良、示范园建设等措施进行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为此,该县除了组织果农参加网上培训和微信群传授高接换优、提质增效知识技术以外,还大胆聘用许奎东等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乡土专家,鼓励他们现身说教,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技艺。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福’,这是我脱贫摘帽之后站在新起点上的新观念,也是当上技术服务队队长以后的新追求。核桃产业的发展关系着广大果农的切身利益,更是关乎脱贫攻坚工作决战决胜的大事,我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把蒲掌的青皮核桃从被老百姓嫌弃的‘青圪蛋’变成攥在手里的‘金蛋蛋’。”许奎东信心满满地说。
在连绵不绝的山地核桃林,许奎东带领20多名核桃管护技术员,挨户逐园提供修剪、拉枝、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等保姆式综合技术服务,远远望去,一片生机。
本报记者范珍
本版图片:李兴明 李全宏 樊学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