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脱贫攻坚答卷】贵州铜仁:理论“飞入”百姓家,精神文明盛开花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要闻

时 间
2021
03/02
15:09
分 享
评 论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早上8点,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沙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准时播报“沙湾快讯”,为村民送上一份“政策早餐”。
  土地坳镇副镇长、沙湾村党支部书记晏旭坤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各方面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村民真正懂政策、讲政策、用政策。
  近年来,铜仁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中心为平台,组织干部、专家、志愿者以播报信息、编排山歌、进村家访等方式开展宣讲、宣传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走入群众心间。
  每当夜幕降临,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城的街心花园里,侗家山歌的旋律此起彼伏,吸引不少群众驻足。这是玉屏县山歌志愿服务队以唱山歌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各种理论和政策。玉屏县山歌志愿服务队队长姚茂祯说,我们通过将党的理论、政策唱进山歌里,让群众能够轻松理解、深刻吸收,并在各自的工作上、生活中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玉屏县位于贵州和湖南交界的地方,80%以上是侗族,他们在歌舞表演方面很有天赋。唱侗歌宣讲,自然是最接地气、最具传播力的形式之一。过去,闲来无事时,村民坐在一起谈论东家长西家短;现在,村民一起编排山歌并进行演唱,不仅让大家相处更融洽,还让理论、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吴晓庆大学毕业后回到万山区,和很多志愿者一起,加入这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他们积极投身实践,或到“四点半课堂”辅导孩子功课,或为基层群众宣讲理论、政策,一抹“志愿红”随处可见。“像晓庆这样的志愿者对我们很照顾,经常到家里走访,了解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提供帮助。”说起志愿服务,万山区居民王仙竖起了大拇指。
  说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积极作用,万山区高楼坪侗族乡青年湖村驻村干部谢飞翔连连称赞:“自从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各种活动就多了起来,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培养了文明习惯,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截至目前,铜仁市共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68个、实践站410个,实现了14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明实践场所全覆盖。

新华社记者汪军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