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新动能 多点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1>>聚焦2021山西两会>>代表委员说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有人说,如果脱贫攻坚是攻城拔寨的攻坚战,那么乡村振兴就是持之以恒的持久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巩固和拓展我省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本报记者邀请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结合自身的调研、思考与实践,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山西远峰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汾阳市九都村镇银行行长郭建经: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军 确保我省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农业收入较低,农业生产一线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年轻人不愿种地、不会种地,广大农村因劳力短缺而导致土地闲置撂荒的现象日益突出。”省政协委员、山西远峰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汾阳市九都村镇银行行长郭建经说,通过调研,他发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很少,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大军,很难实现现代化农业。结合我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际,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军,确保我省农业发展“后继有人”迫在眉睫。
  据郭建经调查,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思想开放、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具有专业农学学历及相关技术的人员。“比如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农民依托网络零售平台销售滞销农产品。在临猗,一位90后小伙在淘宝上帮助农民销售了两千万元的苹果,临猗苹果一下成了网络‘爆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告效应。由此可见,网络平台日益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郭建经说。
  此外,郭建经调查发现,当前我省务农的农民大多在60—70岁,50岁以下的不足20%,广大农村因劳力“断代”将面临“无人务农”的危险。同时,农民地位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较差,也是导致我省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为此,郭建经建议,首先要着力提升农业收入。其次,以“三权分置”为抓手,着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三,着力构建城乡互补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既能让村民进城务工,更要鼓励支持退休公职人员、乡贤能人到农村创业发展。第四,着力构建激励和扶持政策体系,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第五,创新培育机制,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省政协委员、山西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士权:
  推广县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新模式 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
  作为我省知名的农村电商运营方,赵士权深知电子商务为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在调研中他也发现,在农业供给端我省存在知名农产品品牌少、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产品营销手段创新不足、农产品品牌扶持政策分散等问题。
  “以中阳木耳为例,2018年中阳县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之后,确定黑木耳产业作为重点扶贫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木耳第一县。”赵士权介绍,随着中阳小木耳产业的蓬勃发展,销路一度成为问题,尤其是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物流不畅导致的农产品上行渠道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
  赵士权所在的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调研后,与中阳县签订了木耳兜底销售协议,从品牌、渠道、包装等方面入手,产品短时间内迅速打入全国21个省的100个地市农贸市场、1000个大型社区及十万多个乡村网点,助力中阳黑木耳销售70多万斤,每斤采购价较往期高出4元,使中阳县黑木耳真正成为中阳县老百姓的“致富耳”。
  为此,赵士权建议,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不仅需要加快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更需要创新模式增强我省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小而美”的产品品牌,积极推广政府引导、企业兜底、农户参与的县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新模式,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
  省政协委员、民进吕梁市委会主委李媛:
  科学发展设施农业 提升产业集群综合效益
  “未来,我省的设施农业应通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提升产业集群综合效益,实现由农业变产业、田间变车间、农民变工人、分散变集约、低效变高效的现代化经营模式,以产业链带动实现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省政协委员、民进吕梁市委会主委李媛在今年的提案中指出,只有科学发展设施农业,才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具有抗逆、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等特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省各地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李媛介绍,特别是2020年,我省各地加紧复垦、流转土地,以“村委+合作社+农户”形式发展设施农业,三晋大地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
  “截至2019年底,全省设施农业(主要指蔬菜、食用菌、水果)面积71.5万亩,产量263万吨。”李媛在实地调研后发现,目前我省以冬季日光温室及部分大中棚为主导的设施蔬菜55万亩,产量242万吨,仅能满足全省蔬菜生产淡季市场需求的44%左右,与设施农业发达地区仍存在诸多差距。
  为此李媛建议,发展设施农业应围绕“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规划布局,树立标准意识、产品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规模意识,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把设施农业抓出特色、抓出品牌。同时,加强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壮大本土技术力量,提升贫困人口产业技能,调动农民参与经营与建设的积极性;筛选适合设施环境的专用栽培品种,引种选育,配套规范化栽培技术,形成技术标准体系并进行推广,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省政协委员、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山西分所执行合伙人郭颖:
  按照一村一策建立改革方案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地方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服务平台,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了有效服务。
  郭颖表示,我省各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不平衡,其设立、运行、监管也有待规范。
  为此,她建议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按照一村一策建立改革方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的定价标准、体系和农村集体产权的交易市场,提高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同时,她提出在确权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各地将权属清晰的农村资产集合,汇集其规模效应,成立农资公司。农村集体可以发展成有服务、有运营、有支撑的产品+服务型公司,进而带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并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收益,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政协委员、太原市中国旅行社总经理陈宏:
  打造“土味”与“品位”融合体验 推动农家乐提质升级
  2020年对于全省旅游业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疫情的冲击让众多热门景点门可罗雀,但一些乡村却在疫情稳定时期散发出勃勃生机。省政协委员、太原市中国旅行社总经理陈宏就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乡村旅游上,她在今年的提案中指出:挖掘乡村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尝试村官挂职,提升乡村旅游人才质量;打造“土味”与“品位”融合体验,推动农家乐提质升级。
  “都市近郊的农家乐是现代旅游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目前我省的农家乐大都停留在1.0版的观光、吃农家饭阶段,有少部分进入2.0版的休闲、娱乐阶段,比如采摘蔬果、自制农家饭、体验农事活动等。但是作为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的3.0版度假模式和4.0版全域旅游模式在山西很少。”陈宏说。
  陈宏表示,乡村旅游在具体的建设中,除了要突显本地秀美的自然景色外,还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地的人文底蕴。比如,将吕梁山、太行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等自然景观作为乡村旅游根据地,将晋商文化、红色文化、边塞文化、黄河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视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区域。
  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后,陈宏看到,有的地方一味地追求“土味”,形式上千奇百怪,内容上荒诞离奇,扭曲了乡土文化的价值,给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样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陈宏建议,要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发挥乡土优势,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积淀,尝试打动人心,唤起游客特定的乡村记忆或者田园生活想象,让乡村旅游有“土味”更有“品位”。比如,提供餐饮、休闲服务时,要在有乡土特色的菜肴上下工夫,围绕“舌尖上的乡愁”做文章,要创造制作带有乡土特色的纪念品和工艺品,刺激消费意愿,激发游客的体验兴趣,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尝试农家生产生活,从而让游客来了有看头,回去有回忆。
  省人大代表、娄烦县云昇昌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奋生: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返乡创业十年,省人大代表、娄烦县云昇昌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奋生一直重点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他提出建议: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从改变三农的传统职能,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入手。农业做到三产融合、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农民成为职业农民。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郭奋生说,全域旅游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郭奋生认为,发展全域旅游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加速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手段,还是解决旅游供给不足的有力抓手。
  他建议,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各地在规划期内重点打造1—2个旅游龙头项目;全省一盘棋,按照各市在五年规划期内各新建1—2个5A级景区进行部署,各县集中力量打造一个3A级景区,切实形成县域文化品牌项目,构建龙头项目拉动旅游市场繁荣的产业发展体系;比照周边省份大省会发展战略,建议省政府倾力省会城市建设,强化太原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提高省会在全域旅游规划中的引领作用,有效带动全省旅游大发展。
  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乡村振兴又是乡村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对此,郭奋生建议,实施特色小镇项目规划布局,以乡村为基地,以产业为核心,以文旅为包装,积极构建绿色生态加工制造业体系,形成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布局。
  同时,正式出台全域旅游发展奖补办法,进一步发挥政府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推进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扶持奖补主要包括旅游景区品牌创建、旅游标准化建设、导服人员培养、旅游市场开拓、旅游宣传推介、旅游商品开发等。

  山西晚报记者 岳威 薛建英 郭燕杰 武佳 张梦莹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