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
【委员热议】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山西”“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连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表述引发委员们广泛关注讨论,如何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绿色是“底色” 发展是“答卷”
“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美丽山西的第一步。”对于三晋父老翘首企盼的绿色发展,省政协委员、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建议,要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上把握先机,占据主动;在引进国际领先企业和领军人才的同时,建立本土研究院和实验室,瞄准区域资源转化,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传统煤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矿山生态恢复研究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息息相关,程芳琴说,要持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继续有效整合优势生态环境资源,对影响我省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如矸石堆放、采煤沉陷区、污水排放等进行持续治理。在这方面,山西大学做了积极的探索,2018年,山西大学与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2020年12月,省科技厅批准依托山西大学和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筹建“山西省黄河实验室”,重点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低品位矿产资源化利用和煤基产业污染控制及环境质量提升3个研究方向。作为多年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教授,程芳琴希望加快建设科研平台,形成创新合力,在矿区生态修复、固废处理等方面实现产学研用有效结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携手共绘生态画卷。
建设美丽山西不仅要构建绿色生产方式,而且要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绿色生活方式,汇集全社会力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程芳琴说,可以通过高新技术构建全产业链的物联网云链大数据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效能,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民众践行绿色生活,让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促进我省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快速形成。
树立绿色理念 畅享低碳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省政协委员、省生态环境厅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副主任王霄娥认为,生产生活中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之一,通过构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建成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山西。
绿色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实施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的一种生产方式。王霄娥建议,在生产上,要依托工业园区,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量化;让所有物质和能源在生产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把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随着绿色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公众普遍认可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王霄娥说,顾名思义,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她建议,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延伸公共交通网络,加大公共交通频次,延长公共交通运行时间,同时健全包括共享单车等在内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从而减少汽油等化石燃料消耗,减少碳排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支持城市老旧小区及农村住房加装保温材料,减少冬季保暖、夏季制冷中电力的消耗,减少发电过程中煤炭消耗对环境的污染;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吸纳污染物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 激发创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等,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山西这个能源大省坚定加快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省政协委员、山西云泉岩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说,这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山西云泉岩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娘子关泉域水资源污染防治、矿山开采与生态环境影响综合治理及绿色材料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下,公司以解决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领域内重大科技难题为己任,升级拓宽材料、工艺、工法,大力研究开发新型高端材料。
随着“两山”理论的逐步落实和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如何将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张云有自己的认识,山西转型异常迫切,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低碳、绿色、高效、集约的新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会有重重压力。“对于企业也不例外,但这绝不能动摇我们走转型之路的决心。”张云信心坚定。
如何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张云建议,应向较早转型发展并取得成绩的省份虚心学习和借鉴经验,因地制宜制定采取发展举措,加快推动固废综合利用、绿色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实施;加大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推动政、校、企联动模式。张云表示,下一步,公司将集中技术资金力量,重点发展水土保持,采空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灾防治,绿色材料的研究、应用及推广,工业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领域。张云说:“公司作为山西省岩土地质工程行业唯一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要在专业领域有胆识、有担当,当好我省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先遣队、排头兵。”
本报记者周慧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