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用真心实意换群众称心如意

——我省各地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图解·海报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各地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们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立足岗位,用心为民解难题。

简流程优服务 提升群众满意度

  翼城县医疗保障局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效能,把医保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该县将东西两个医保大厅合并,省去群众来回奔波的麻烦。10月8日,在医保服务大厅,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合并后的大厅窗口环境卫生整洁,服务设施规范完备,医保15项受理业务全部实现了“一站式”办结。张娇辉就感受到了其中的便利,她说:“我来完善医保信息,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来回跑了,感觉很方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翼城县医疗保障局通过在内部开展业务人员轮流讲课、每周四下午定时学习研讨等方式,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悉业务,及时掌握新精神、新技能。该县持续推进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负责制,实现了信息查询、参保登记等一般业务即时办结。针对医保报销时限长等问题,该县医疗保障局逐一梳理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和流程,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申请期限从一个月缩短到20个工作日。恶性肿瘤、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斥免疫调节剂等申请期限从一月一次简化到随时申报、即时办结、当日享受待遇。异地就医备案所有的网上业务即时受理、即时审核。同时,该县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为省外的参保群众提供便利。截至目前,现场办理异地安置333人次,异地就医备案4726人次,让群众急匆匆而来、乐呵呵回家。
  翼城县医疗保障局局长程俊杰表示,下一步要继续贯彻落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医疗保障服务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保领域“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能力建设,打造高效便民的医保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社区听民意 小事不小暖民心

  手拿电风扇、电热水壶、吹风机等小家电的居民,等待维修人员“会诊”,各种小家电摆满了服务台;“帮我剪短一点,我要一个帅气的发型……”义务剪发现场,居民群众排着队,七嘴八舌地商量着理个什么样的发型……随着一顶顶帐篷陆续在居民社区撑起,阳泉矿区平潭街街道便民服务热闹“开集”,为满足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解渴”。
  在阳泉矿区,新式“赶大集”真正让惠民服务火起来,群众内心暖起来。
  “我正打算这两天去医院查一下血压血糖,刚好有专家来社区义诊,让我少跑了一趟路不说,还省了钱。”居民崔爱存高兴地说。在义诊区,居民量完血压后,围着医护人员咨询健康问题,医护人员耐心地回答,指导居民科学用药、正确锻炼、合理饮食,同时普及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以及家庭医生签约项目知识。
  “建议社区提供一些象棋之类的娱乐工具,方便我们在凉亭娱乐”“小区的行道树长得太茂盛了,存在不安全因素”“疫苗什么时候能打啊,我不会用微信,到时候能电话通知我吗”……育才社区的便民服务大集开集,微心愿活动区聚集了不少居民,大家将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写在卡片上,网格员将一个个微心愿汇聚成满载希望和期盼的“红色民意本”,变成了“红色账单”,并将其及时分类、筛选、汇总、分析。
  “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琐碎的小事,为了让群众的事马上办、立刻办,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及各行业志愿者的服务力量,以‘赶大集’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专业的‘靶向’服务。”平潭街街道党工委书记何芸霞说。
  “便民服务大集”活动,是阳泉矿区聚焦群众需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阳泉矿区区委书记张立强表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通过一件件小事的解决处理,汇聚成为民服务的大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沉下去融进去 立足长远解烦忧

  “一看二想三算,掌握这三个字,按照这三个步骤去做,就不会出错……”在长治市潞城区实验小学西贾校区的教室里,来自潞城区实验小学的马俊杰老师正在讲课。与以往不同的是,不同的教学方法带给了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和效果。
  潞城区今年进一步优化措施,继续选派优秀教师下乡进行支教,通过实施“建立名师工作室、实施名师培训和引领行动、实施城乡教师双向交流”等举措,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今年,潞城区城乡教师交流达到了90余人次,惠及8个乡镇(街道),共30余所学校、2000余名学生。
  已是小学副高级职称的马俊杰今年主动向学校申请,作为下乡支教的第十六批老师来到了实验小学西贾校区。这所学校是一所新中国成立前的老校,一座典型的乡村小学,因教师年龄结构逐渐老化,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直是全区教育帮扶的重点校之一。自马俊杰来到西贾校区后,就积极和在校教师沟通交流,进行课改实践,研究教学方法,逐步打造出一套适用于西贾校区学生的教学风格。
  优质资源的下沉让城市里更多的“马老师”来到了乡村学校,为乡村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特别的教学方法。如今西贾校区的教师们教育理念进步了,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提高,更多的家长也放心让孩子就近上学。而在潞城区,这样优秀的乡村学校比比皆是,好学校不再扎堆,优秀教师也随之流动起来,通过优秀教师资源下沉这一政策,集中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打通了教育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沟通交流渠道。

  本报记者郭玉琴 白雪峰 李志江

(责编:李琳)
夏县白沙河开闸泻洪 壮美如画
夏县白沙河开闸泻洪 壮美如画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