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全国网媒聚焦山西三县脱贫记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站)>>媒体聚焦

时 间
2020
12/04
14:43
分 享
评 论

脱贫攻坚,“晋”心竭力!11月28日,“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站)正式开启。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山西省委网信办承办。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媒体以及山西日报、山西新闻网、新浪山西等省内重点新闻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晋城陵川、沁水和运城垣曲进行实地采访,记录山西省的脱贫经验和脱贫成果。

山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58个贫困县于2019年年底全部脱贫摘帽,7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由329万减少到2.16万,贫困发生率从13.6%降到0.1%以下,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山西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攻坚深度贫困“一县一策”,生态扶贫“互促双赢”,整村搬迁“六环联动”,产业就业“到村到户”,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凝聚合力“六个帮扶”,党建引领“强化一线”,探索出了脱贫攻坚山西模式。

陵川县:开着叉车奔小康 劳务品牌响当当

晋城市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区,境内交通落后,经济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因而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山西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之一。

2017年以来,陵川县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市场需求打造出“棋源叉车工”劳务品牌。三年来,数千名优秀叉车工进入各大城市的物流和制造企业工作,人均月工资5千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2019年“棋源叉车工被人社部评选为“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优秀项目奖”。陵川县人社局副局长牛建武介绍说,现在,"棋源叉车工"已经成为全国物流、港口等企业求之不得的"香饽饽"。

在“棋源叉车工”训练场,叉车教练李忠烩向记者们演示着叉车技术,当被问到叉车工的就业环境好不好时,“不是好,是相当的好。”他激动地说。李忠烩以前是这里的学员,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叉车教练。他告诉记者,取得叉车操作证后,进入企业工作,工资每月最少6000元左右。

除“棋源叉车工”以外,据介绍,陵川县还创建了陵川焊工、古陵淘宝客、幸福家政等劳务品牌,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391人次,有效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截至2020年10月底,陵川县全县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退出,累计完成脱贫人口9852户,26473人,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的目标。

沁水县:本地企业门前办 百姓安居又乐业

一栋栋新型楼房整齐划一,一件件休闲设施遍布小区……这里是沁水县固县乡固县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富茗小区的面貌,这里安置了13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的204户669名贫困人口,世代居住在山中的贫困群众现如今都住上了八九十平方米的新房。

搬出穷窝只是手段之一,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并且“能致富”才是易地扶贫搬迁根本目的。一年多来,固县乡党委秉承“搬迁不是终点,而是生活的起点”的理念,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摘帽的重中之重。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在固县村富茗小区外不到百米的地方,建有百舒康服饰加工厂和春晖智能化出菇基地两处工厂。其中,春晖扶贫智能化出菇基地主要生产蟹味菇、白玉菇两大品种。自2020年5月8日正式投入生产以来,已吸纳周边就业人员101人,其中贫困户就业人员54人,日产鲜菇8吨(4万瓶),年产值2300余万元,纯利润400万元,人均年增收入可达3万元,实现了同步搬迁、同步就业、同步脱贫的“三同步”目标。

蟹味菇切工王粉香向记者提到,以前她在山上种地,现在来到厂里上班,工作起来很轻松,厂里是论筐算工资,有时候切四五十框,有时候是五六十框,一个月工资能拿两三千块钱,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

固县村春晖食用菌基地和百舒康服装加工厂只是沁水县扶贫搬迁加产业兴旺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沁水县全县21个集中安置点1215户贫困搬迁户全部实现后续产业带动,涉及蔬菜大棚、鞋业、养殖、物流、农业园区等多个行业,真正让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新路子。

 

垣曲县:农旅融合闯新路 康养产业成支柱

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新城镇左家湾村曾经是全镇15个村当中唯一的贫困村。那时的左家湾,村内房屋破旧,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失,经济产业单一,村民收入微薄……从精神到物质,都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为了实现整村脱贫致富,垣曲县充分发挥“有山、有水、有林、有田”的生态优势和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按照县委“全景垣曲、全域旅游”战略目标,以农旅结合为抓手,发展了采摘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建成了林、果、花、药、茶五大农业产业体系。与此同时,还规划了生活休闲区、康养疗养区和创意观光区三大区域,通过建设农耕体验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滨水度假区、风情度假谷、村屋酒店、水乡别墅及百花坊等项目,实施左家湾康养小镇建设,形成了左家湾修身养性、消夏避暑、短期旅居、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的文旅融合发展态势。

垣曲县委办派驻左家湾村第一书记许健说,2014左家湾被确定为贫困村,2015年县委办正式确认左家湾为帮扶单位。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左家湾村建档立卡户99户239人全部脱贫,2018年实现了全村脱贫,2019年实现了所有脱贫群众摘帽。今年7月到10月,共获经济收益200万元,带动贫困户20余户。

据了解,脱贫后的左家湾先后荣获“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山西省扶贫旅游示范村”“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山西第二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称号,成为垣曲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这五年,山西投入了真金白银,干部真帮实扶,倾注真情实感,实现了贫困人口减少多、贫困群众增收快、农村面貌变化显著、贫困地区产业重构成效明显,老百姓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此次历时5天的“决胜2020”脱贫攻坚山西行活动,窥见的不仅是晋城陵川、沁水以及运城垣曲这三个小县城的脱贫变化,更见证了整个山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重任仍然在肩,唯有真抓实干、勠力攻坚,山西方能行稳致远。

(责编: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