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沁水易地扶贫搬迁户:“有事可做、有业可就、有钱可赚”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站)>>媒体聚焦

时 间
2020
12/01
08:23
分 享
评 论

人民政协网晋城11月29日电(记者 付振强)一栋栋新型楼房整齐划一,一件件休闲设施遍布小区……楼顶的显眼处,四个红色大字写着“富茗小区”。

这里是沁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一处景象。中午时分,午饭后出门遛弯的居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富茗小区门口的卫生服务站。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富茗小区”,名如其实,一副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沁水县固县乡扶贫站工作人员张娜告诉记者,他们以前的生活比较艰苦,交通不便还没有暖气,一家人只能在土地里忙生计,年末算算收入账,勉强能保住生活。

富茗小区是沁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共涉及13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目前已集中安置了204户669名贫困人口。一年多来,乡党委秉承“搬迁不是终点,而是生活的起点”,书写着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为搬迁群众构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如今,搬迁群众如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扶贫车间’也建到了家门口啦!”小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搬”出的幸福生活不止如此,现在还“有事可做、有业可就、有钱可赚”。

春晖扶贫智能化出菇基地的扶贫车间。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顺着该居民手指的方向走去,记者来到一家名为“春晖扶贫智能化出菇基地”的扶贫车间。这家乡村办集体企业,是固县乡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产业项目。

种植、仓储、运输、加工、销售……在厂房内的墙壁上,记者看到“我能!依靠劳动去脱贫!我行!严把安全创收益!”几个大字。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搬迁过来居民中,有101人都在此就业,其中贫困户就业人员54人。

“工厂化白玉菇、蟹味菇,全省仅此一家市场优越,前景良好。”该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组建科研团队加快出菇参数信息采集、归纳、进行大数据分析,逐步实现全自动数字化生产,同时实现开发菇产品深加工产业和菌渣加工利用产业。“如菇酱,菇脆,菌渣饲料,菌渣有机肥等,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基地斜对面,一家服装企业内的员工正在紧张工作中,他们是经过培训上岗后的第一批工人。一件件服饰在手中有序成形,日加工可达4000余件。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就地安置就业人员20余人,其中贫困户10人。此外,还带动周边运输、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直接或间接吸纳周边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全乡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百舒康服装家纺固县乡扶贫车间。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工人们制作的服装展示。人民政协网记者付振强 摄

张艳霞说,自己有幸成为了第一批上岗工人,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她自己一天就能做百余件儿童衬衫。“上班之后感觉蛮好的,没服装厂之前,这边也见不到工厂,在这里工作收入还不错,离家也近,中午还能回去吃个热乎饭!” 

(责编: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