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初心
——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党建促脱贫
黄土地上的初心
——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党建促脱贫
岭回这块黄土地,祖祖辈辈人都想着富裕……,那一句童谣“岭回村干疙瘩,人人见了哎呀呀”,又决定着这里人的命运,贫穷会给人带来伤痛,在伤痛过后,穷则思变,努力之下会激励着人们继续前行,直到拥有美好的那一天。一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震撼着岭回这块黄土地。
正月刚过,初春的中条山,群山未绿,春色尚浅,但岭回不然。垣曲于晋之南,岭回山山岭岭的山桃园里花开早、花期长、花香浓,成为山中难得美景。这里是“三晋迎春第一花”,桃园里游客如注,密密麻麻的车辆堵得道路水泄不通,在人群里央视记者和岭回支部书记党支部在交谈,“岭回靠乡村旅游脱贫了,这绿水青山的山桃花,给贫困群众带来了金山银山”,乡村的美景使人们无不感慨对岭回未来充满憧憬。
“岭回脱贫了、岭回富了、岭回美了。”人们在传颂着脱贫致富后的喜悦。岭回村在那些年代,因偏僻消沉、廋岭薄土、十年久旱、毫无资源致使发展缓慢、经济贫困,村里建档立卡户有182户562人贫困发生率34%。在脱贫攻坚中“一定要把岭回带上富强路,把群众引上致富路!”,党支部采取“六大行动、六大同步”即“党建保脱贫与三基建设同步、产业脱贫与现代农业同步、搬迁为脱贫与新村建设同步、旅游促脱贫与文化振兴同步、赡养帮脱贫与社会道德同步、爱心助脱贫与文明创建同步”。通过发展核桃、香菇等主导产业,加强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小额金融贷款、教育扶贫、乡村旅游等措施,逐年至2019年底全村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集体经济由2016年至今在土地承包租赁、农副加工业、旅游等方面梯增为年收入2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250元,贫困在岭回一去永不复返,脱贫攻坚扶贫开发工作位居省、市、县前例。
党建引领 脱贫用思想
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狠抓党建促脱贫,党建是方向,是动力,是基础,是保证!支部书记是头雁,政治站位高,主体责任强,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带班子抓队伍,党建引领促脱贫,“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确立“党建统领一切、党建保证一切、党建成就一切”,教育引领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四个全面”。坚持“三会一党课”;强化“三队一基地”;做好“一企一景、一组一业、一党组一园地”;党风带家风、家风带民风、民风带村风、党员做先锋。
党支部把支委班子、全村党员,以党的纪律,明确目标,帮扶到户,形成了班子5位成员人人带头做表率,全村48名党员人人宣誓表决心的党建新局面,建立了“支部+党员+贫困户”的帮扶新模式,增强了结对帮扶力度,提高了服务水平,创新了活动载体,搭建起了坚固的脱贫攻坚平台, 党支部利用微信群作文化、法治、村规民约、德孝、三农发展、乡村振兴等政策教育宣传,也是群众能及时通报发生的情况和各类事务咨询平台,更让村民把自己身边的新鲜事以图文发到群里,坚持发布“每日岭回”微信群,促进正能量传播,良性互动。
在岭回支部一班人精诚团结,把“党建引领走活脱贫棋”的脱贫攻坚思路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教育、思想动员、思想指引的政治优势,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紧密结合起来,破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赵小霞一家4口人,曾经由于缺技术而导致家庭贫困。“以前我除了种田,没有其它想法。后来,党小组包户经常到我家做思想工作,帮助到村香菇厂劳务,月收入2000余元,很快就脱贫了,”她这样的给人讲。
岭回党支部合力形成:支部精准施策保村民增收;党小组创建园地促村民增收;党员以身示范带村民增收。党员结对帮扶示范出效应,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产业,哪里有产业,哪里就有示范带动的良好局面。
全村有能力的党员35名与70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参与“思想扶贫”,化解贫困群众思想,形成了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促脱贫的强大思想合力。
产业带动 脱贫有信心
岭回村党支部创新“四三理念(四三理念+四四发展)”:(三基建设: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三个建设好:建设好基层凝聚人心、建设好党性对党忠诚、建设好信仰共同富裕;三进措施:主导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跟进、乡村旅游开发并进;三产思路:产业富民、产品强村、产销重任)。四四发展:(四化农业: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四园一体:农业现代示范园、农耕文化体验园、农田生态观光园、农民创业孵化园;四个一千:千亩核桃产业兴旺、千万袋香菇产品兴众、千亩桃林旅游兴盛、千棚之村科技兴农;四个一百:田园景点一百处、民俗风情一百家、康养窑洞一百个、花果采摘一百园)。
党支部采取各种措施把群众组织起来。创建了村迎舜旅游公司、山桃花公园、景致苗木、红豆杉公园、香菇基地、舜祥工艺、舜誉滑雪、可意工艺、舜王奇石馆、肉联厂、地藏寺旅游、紫曼工艺、舜意服装、鑫达美包装、广告工艺、葡萄酒汁厂、黑水虻土鸡场、仓储物流等28家新型涉农经济组织,提升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形成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循环圈。村内贫困劳动力152人安排在企业就业,人均年收入1.5万元左右;村外,向各地用人企业输送技术型劳动力127人,人均年收入4万元左右。形成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的脱贫攻坚好局面。使岭回村民“产业来带动,农民变班工,离土不离乡,收入有保障”。党支部书记常仁科向村民公开承诺:“村民没活干没钱挣你找我,村民农产品卖不了帮你有我”的责任担当。
完善基础 脱贫得促进
党支部破解“贫困区”整自然庄易地搬迁脱贫难题,从宣传引导、励志教育、典型引路三个方面入手,实施“志气扶贫”,着力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目标不清、志气不足导致的“脱贫难”等突出问题,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
贫困户任永才说:“过了这么多年穷日子,从来不敢想离开小河这穷沟沟住上新楼房。”他家4口人只拿不到10000元就搬到了村统一建的中心村安置点“舜德小区”100平米的单元楼里。村委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户致富措施,安排他到村苗木基地劳务,月工资1600多元;老婆到村香菇厂劳务;介绍其儿子到公司矿上上班。“这一年多,劳动收入多,一家人和和美美。”
小河自然庄整体搬迁结束了,旧村复垦也全面完成。这里人彻底摆脱了贫困。成为:搬迁安居新家园,旧村复垦变资源。
党支部抓基础,改善了生态环境。“田园变公园”,实施了千亩桃园、迎舜公园、尧舜桥、大花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垃圾中转站、污水管理站、公交通车点等民生工程,使岭回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设施功能齐全,人居环境全面优化,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尤其是贫困户们,更是深切感受到了国家扶贫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温暖,进一步坚定了创造美好生活的自信心。
消费扶贫 脱贫多收入
党支部以山桃花为契机,让乡村旅游成为桥梁纽带;让岭回成为旅游胜地;让桃花成为旅游品牌;给游客一个乡村旅游观光平台;给农副产品一个推销广告平台;给村民建立一个经济增收平台。将生产、生态、生活融入乡村旅游,拓宽农民经济收入增收渠道,使旅游经济带动群众致富。贫困户任安水在桃花节期间做生意卖蒸红薯生意,每天收入都近千元。
桃花节已连续3届,届时央视第一时间、央视环球新闻和各省、市、县电视台新闻媒体相继播放了岭回桃花节盛况。每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村民经商摊点300多家,产生经济效益150万元左右,带动贫困户100余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贫困户侯志坚一家五口人,由于缺技术和缺创收资金,落在贫困线上,想致富感觉很难,党支部在一户一策上给他们找出路,给侯志坚联系了一直在北京打工的机遇,每年挣钱三万元左右,孩子在县企业务工年工资近三万元,家人参与村香菇产业园股份合作经营挣钱,冬季农闲又到村工艺厂做工艺品挣钱,几年的努力,一家人均收入超万元,近年又改造了旧房,建设的非常豪华,并计划将“家园变客栈”,再兴旅游去致富。
孝老爱亲 脱贫加赡养
为做好脱贫攻坚的全面工作,一部分老年贫困户成为无法脱贫的新题,根据岭回实际情况,党支部以“德孝治村”促“赡养脱贫”,在全村掀起“养老、孝老、争当好子女”的氛围。
全村贫困户中65岁以上老人和子女分户的32户51人,由老人、子女和养老协会三方参与签订养老协议书。岭回村脱贫要求人均年收入达到3800元以上,其余子女必须交足老人的每月每位老人的赡养费200元。村监委会和养老协会对没有履行到规定的公布黑名单,予以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党支部依照“村规民约”集中表扬一批赡养促脱贫的“好家庭、好媳妇、好子女”。
在赡养协议签订兑现会上,多少老人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儿女的孝心有了,咱们的生活有保障了,也没有在脱贫路上落下”。
扶志扶智 脱贫有志气
岭回村在脱贫攻坚中,为做好扶智扶志脱贫,创办“爱心超市”,“爱心超市”有效地整合社会爱心善举慈善资源;借助超市形式开展帮困育人;发挥更加人性化的帮扶济困,有益实现“精准扶贫”。爱心超市“积分改变习惯,勤劳充实生活”,以积分量化兑换相对应价值的商品,赠于在生产生活中的“四好八净”、善孝义德、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创业创新、遵纪守法、公益奉献等现实表现好的贫困户及群众,有80多户受到了爱心超市的物质精神双帮扶。
岭回村民们走进爱心超市以“爱心卷”自选商品,赏心感恩。加入电商平台将自做产品赚利增收275万元。在全村形成“爱心传递,激励奋进”、“脱贫当责,帮困为荣”良好氛围。
用“爱心超市”激励配合村委工作的办法,针对贫困户学历较低、观念保守落后、缺乏致富技能的问题,帮助其参加各类技能培训。通过示范培训,开展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自主创业技术指导,解决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的问题,实现向“扶智扶志”的转变。贫困户乔书生说“刚开始,村委动员去学核桃技术,都懒得去,一学习还尝到了甜头,懂得了技术,并参加了乡上核桃技术管理队,村上还奖发了爱心超市卷。”
巩固成效 统筹六大提
2020年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岭回村党支部紧跟党中央,群防群控、大战疫情、党员群众为国捐款11万元、严防死守、复工复产、团结奋战,全村取得了“战疫”胜利。结合工作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找准差距,狠抓落实。以“党建统领大提级、产业发展大提效、脱贫巩固大提升、乡村旅游大提档、环境治理大提高、农民增收大提进”的六大举措,夺取全年收官决胜,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统领大提级:支部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党员包户、包人、包项目、包事干。从疫情防控到中心工作落实,一路成效显著;
产业发展大提效:搬迁旧村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葡萄产业园滴灌工程投入使用;葡萄园发展和葡萄酒汁厂建设进行中,葡萄种植技术培训辐射5个乡镇;黑水虻土鸡绿色养殖见成效,养猪厂在紧张建设和运行。
脱贫巩固大提升:岭回党支部大抓易地搬迁后续工作,狠抓10个清零;扎实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赡养扶贫、土地流转+务工的双重收入;扶贫车间包装厂扩充再创新;
乡村旅游大提档:村集体迎舜旅游公司成立,将开辟岭回乡村旅游发展新征程;百眼窑洞饮食、客栈、康养方兴未艾;桃花公园基础设施再提升;各类桃林栽植在发展;社会性开发旅游招商项目在继续;
环境治理大提高:以“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为抓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卫生乡村创建。实施 “绿化、亮化、硬化、美化、文化、古化、净化、优化”八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优化了人居环境。投资百万元的高山引水工程及水系美化工程成功。
农民增收大提进:村民增收一直是村党组织的揪心事,记在心上、拿在手上、做在事上、落在质上。2020年通过“六大措施”实现村民稳定增收,向人均收入万元迈进。
岭回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启动十四五三农规划目标。推进岭回乡村振兴。让村民脱贫后充满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