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读历史 ”雁门关里鉴往知来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媒体聚焦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杨佳)9月23日,“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长城线来到有“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之称的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忻州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因此有“中华第一关”之誉。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曾在此设雁门郡,后经历朝历代的修葺完善,形成了雁门关,兵家自古就有‘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的说法,足见雁门关军事地位的重要。”雁门关景区工作人员甄志介绍。

在这里,赵国名将李牧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秦代,蒙恬率兵二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汉武帝时,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经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与匈奴浴血鏖兵。

雁门既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兵戎相见的战场,也是民族和解的见证。汉竟宁元年,王昭君由雁门出塞与匈奴和亲。北宋年间,杨家将在雁门关地区与辽兵多次会战。北宋雍熙三年,杨继业在雁门关附近战斗中重伤被俘,绝食而死。

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北部疆界的逐渐北移,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雁门关失去了战略作用,转而成为塞北通往中原的商道关卡。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周围、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多达200余起。古代国灭亡、汉高祖被围、雁门之变、雍熙北伐……”甄志如数家珍,历史奔流淘尽千古英雄,李牧、李广、薛仁贵、李克用、杨家将、汉高祖刘邦、隋炀帝杨坚等等一代代英雄及帝王们,在雁门关这个历史的大舞台上,留下了悲歌壮举。

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聆听雁门关背后的岁月长流,也是深入了解一部长城军事斗争史、民族融合发展史、古代建筑艺术史、汇通天下晋商史、中国红色革命史和劳动人民创造史的过程。历史的帷幕已经落下,血与火的碰撞也烟化成一个遥远的过去,而雁门关屹立于此,中华民族的奋进永不停歇。

(责编: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