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陈舫为家乡代言 临猗遇到“可好吃”系列

山西新闻网>>融媒·专题>>2020>>中国梦•黄河情>>千里走黄河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沿黄河一路行来,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挖掘地方美食,多是当地朋友推荐,挑选一两款有代表性的吃食。行走至临猗却不然,每天忙于工作,总有采访团记者顾不上吃饭,热情的宣传部美女陈舫每日里招呼我们吃喝时,总要推荐一番当地美食,必定不忘加上一个定语“可好吃了”。三五次之后,我们看到陈舫都会说“可好吃了”,于是这一路采访过的大刀面、炸油糕、花股麻花、馒头干等临猗地方小吃都被归入“可好吃”系列。

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热爱,最根本的是对美食的热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物产,一方物产又养育了一方人民,最深的爱往往来自胃的召唤。

采访团行至孙吉镇,恰遇这日有市集,只是来得太早,天气太冷,并无太多摊点开业。陈舫极力推荐这里的炸油糕,“软黄米面做的,可好吃、可好吃了,每人一个……”一番“可好吃”的盛情之下,明明刚刚吃得饱饱的,还是把一大块热乎乎、软糯糯、甜滋滋的枣馅油糕塞进了嘴巴。

每个人大概都会对集市上的某种味道念念不忘,或甜、或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热烈、喧哗、渴望中品尝的滋味。孙吉镇是临猗县西北的一大重镇,紧邻黄河边,自古商贾往来频繁,每个月逢二、五、八都有集市,这里聚集了南来北往客,自然也就汇聚了东西美食,荞麦黑烧饼、关公大刀面、孙吉羊肉泡……都是被当地人念念不忘的最美吃食。

乡愁的滋味往往最先来自胃的思念。李海丽是一个从陕西嫁到临猗的山西媳妇,从一个打工女变成女老板,靠得仅仅是晋南人离不了的馍,远离家乡的游子最思念的就是故乡的味道。在传统蒸馍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加工改造,把白面大馒头变成了特色小馍干,让那些漂到山西之外的娃们起了思乡情,解了思乡味,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些各种各样的、添加了南瓜汁、菠菜汁、番茄汁的小馍干也成了陈舫嘴里“可好吃、可好吃”系列的临猗特色。

在临猗还有一款小零食算是“可好吃”系列中的经典,那就是花股麻花。“出城五里上北坡,年前户户支油锅,男人压面女人搓,花股麻花香得多。”说的是临猗人家喻户晓的花股麻花。沿临猗县城北上,有一条绵延数里的缓缓长坡,当地人形象地称为“五里坡”,它将临猗县分为坡上与坡下,朱柿花股麻花就产于临猗县的坡上。与晋南地区传统麻花不同,朱柿花股麻花用发酵和未发酵两种面搓成,加配特色水果朱柿,一股浅黄色一股橘红色,搓制成浑股麻花,口感酥脆香甜,如今又增加了五香、麻辣、孜然等十多种口味,粗细、长短都做了不同规格,更加适应现代市场,从地方小吃做成了食品工业,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地方风味的脚步也应该迈出世界化的节奏。“可好吃”是每个人对故乡滋味的最佳推广词。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责编:王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